用于二氧化氯生产方法的高级控制策略技术

技术编号:141368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过计算机监控生产高纯度二氧化氯的单容器型二氧化氯生产工艺的方法,其中采用在作为由操作者输入实施计算机控制的计算机程序的唯一数据的所需二氧化氯生产率的基础上的高级控制策略,其可以连续稳定地运转并具有最佳化学原料用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二氧化氯生产方法的高级控制策略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氧化氯,特别是用于纸浆漂白的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这种制备方法的控制。专利技术背景商业上,在纸浆厂现场制备二氧化氯作为纸浆的漂白剂使用。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描述了各种不同的制备方法,并已在商业上使用。通常,该方法根据下列反应式进行:       一种常见的方法包括所谓的单容器法(SVP),其中二氧化氯由含水酸性反应介质或发生器液体(其在低于大气压下在反应区域中保持在沸点温度)形成。二氧化氯以与水蒸气的气体混合物形式离开该发生器,并被吸收到吸收塔的冷凝水中,而来自该工艺的副产物盐沉淀在发生器中,并从这里被除去。继续加入补充氯酸盐和酸以便在发生器液体中保持稳定状态。循环回路中供应蒸汽的再沸腾器用于维持发生器液体处于其沸点温度。在该方法中,可以通过使用被认为与该方法中的副产物氯反应的还原剂例如甲醇和过氧化氢就地产生氯离子,在这种情况下获得基本上无氯的二氧化氯。另外,也可以加入氯离子作为还原剂,在这种情况下获得混有大量氯的二氧化氯。在二氧化氯的生产方法中二个主要的控制变量是发生器液体中酸的当量浓度和氯酸盐的摩尔浓度。不幸的是,商业上不能获得测量这些主要控制变量的可行的在线仪器,因此,目前操作者必须依靠通常间隔2小时进行的人工实验室化验结果,以指导其调节操作变量(即酸和氯酸盐的进料速度)来保持二氧化氯的生产在所需的水平。该控制由于发生器液体水平的波动(其导致发生器液体类在实验室化验间隔中浓缩或稀释)而进一步复杂化,并因此难以使用常规控制策略来控制这些变量。在大多数的二氧化氯工厂中发现的现代化控制体系配有能够快速计算复杂的多变量的算法的微处理机。计算技术上的这种进步通过高-->级控制策略的实施提供了使化学方法最佳化的机会。长期以来希望提供一系列的高级控制策略,其意图是采用唯一的输入量即二氧化氯目标生产率来严密地监控二氧化氯工厂的操作。该想法是通过下面详细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整个工厂操作可以通过高级控制策略(其可以通过微处理机实现)来操纵。最初需要实验室化验来确定工厂的单位化学原料消耗比例,但是一旦这种初始化验完成,实验室化验的频率可以充分降低。先前用于控制二氧化氯生产的方法陈述在下面的美国专利中:        美国专利号            专利权人         4,251,503               Cowley等         4,251,224               Swindells等列举的这二项专利(转让给这里的受让人)涉及二氧化氯生产方法的机械控制,其使用氯离子作为还原剂制备氯和二氧化氯的气体混合物。这二项专利公开了随着由气体分析(即对比二氧化氯和氯的比)确定的利用率变化来调节操作参数的方法。然而,本专利技术提出具有新原理的高级控制策略来控制现代化的、无环境污染的在产物中仅含痕量氯的高纯度二氧化氯的生产方法(例如使用甲醇作为还原剂,如R8、SVP-MeOH和SVP-Lite)。因此,现有技术和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策略涉及采用不同化学原理的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专利技术概述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生产高纯度二氧化氯的单容器型二氧化氯生产方法的高级控制策略和采用适合的编程微处理机对这种控制策略的实施。这里提供的控制策略在动态基础上控制所有关键的工艺参数并立即进行调节。下面列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达到和保持二氧化氯的目标生产率,-在最佳的操作条件下持续稳定地运转,-通过计算机监控运转,-减少牵涉到操作者和降低人工实验室化验的频率,-使设备运转效率最佳化并节约化学原料。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以预定的生产率连续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其包括在低于一大气压的压力下,在反应介质的沸点温度时,使-->用还原剂和硫酸还原通常由处于反应区域的含水酸性反应介质中的氯酸钠、氯酸或其混合物提供的氯酸根离子;从反应介质中除去包括水蒸气和二氧化氯的气体混合物;将所述的气体混合物吸收到吸收区的冷凝水中以获得产物二氧化氯的水溶液;从反应区域中除去用过的反应介质和副产物结晶硫酸钠的浆料;从用过的反应介质中分离出结晶硫酸钠作为副产物;向用过的反应介质中加入补充量的氯酸钠、还原剂和硫酸以形成补充进料;使用加入再沸腾器的蒸汽蒸发由所有来源供给该工艺的水;将补充进料循环到反应区域中;以及根据唯一由操作者输入实施这种计算机控制的计算机程序的所需二氧化氯生产率,计算机控制该工艺。所述计算机控制操作可以包括连续监视二氧化氯水溶液的目标生产率在其中的变化,连续监视该工艺中氯酸钠、还原剂、硫酸、再沸腾器蒸汽和冷凝水的加料速度,并根据目标生产率的改变修改上述所有料流的初始设定值。所述的计算机控制操作也可以包括连续监控二氧化氯水溶液的生产率是否偏离目标生产率,并修改还原剂的加料速度以便保持该生产率在其目标值。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征中,确定最大允许二氧化氯产物的溶液浓度和最大允许温度并通知操作者。该计算机控制操作可以进一步包括连续监控所有材料的加料情况,以目标生产率为基础并随材料的改变修改加入料进入反应区的进料速度的设定值。该计算机控制操作附加地可以包括连续监控氯酸钠溶液的物理性能、温度和密度,并且在该基础上设立测定氯酸钠溶液体积浓度的在线有效氯酸盐溶液分析仪。在氯酸钠浓度是约450至约750克/升时该在线有效氯酸盐溶液分析仪的精确度是约±0.3%。该计算机控制操作可以进一步包括连续监控反应介质中氯酸钠的进料量,连续监控通过该工艺氯酸钠的消耗量,并修改反应介质中氯酸钠的流量使其与氯酸钠的消耗量相适应,从而保持反应介质中氯酸钠浓度基本上稳定。该计算机控制操作进一步包括以预期的反应介质组成为基础确定-->反应介质沸腾温度的设定值,连续监控含水酸性反应介质的温度,连续控制该反应介质的温度以便在反应介质中保持恒定的酸当量浓度,以及连续地由该水溶液的温度测定含水酸性反应介质的酸当量浓度。在后面的步骤中,该计算机控制操作可进一步包括连续测定含水反应介质的温度是否与该温度的设定值不同,并通过适当地修改该含水反应介质中酸的进料速度来修正该偏差。该计算机控制操作可附加地包括在连续测定系统质量平衡和自适性收率(adaptive yield)跟踪的基础上连续控制含水反应介质中的氯酸钠摩尔浓度。计算机控制操作可进一步包括实验室周期性化验反应介质中氯酸钠的浓度和监控该实验室化验结果以确定该反应介质中氯酸钠浓度改变的趋势,确定反应介质中的氯酸钠浓度是否已经按照与预定数目的上述周期性实验室化验相同的方向改变,在这种改变已经发生并假定操作者已经选择“ADAPTIVE YIELD”功能键的情况下,使用一系列的实验室化验开始收率计算以确定适当的自适性收率。该计算机控制操作可附加地包括实验室周期化验反应介质中的氯酸钠浓度,确定反应介质中的氯酸钠浓度是否已经偏离目标值,并且在这种改变已经发生以及假如操作者已经选择“LAB TEST(实验室化验)”功能开关的情况下,在预定时间内使反应介质中氯酸钠的进料速度一度偏离以便调节反应介质中氯酸钠浓度至目标值。该计算机控制操作可进一步包括通过流入该工艺的水体积和从该反应介质中蒸发的水体积的连续平衡来保持反应区域中反应介质浓度基本上恒定。在该计算机控制操作中,可以连续测定和显示反应介质的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目标生产率下制备二氧化氯的连续方法,其包括:在低于一大气压的压力下,在反应介质的沸点温度下,使用还原剂和硫酸还原反应区域的含水酸性反应介质中的氯酸根离子,从反应介质中除去包含水蒸气和二氧化氯的气体混合物,将所述的气体混合物 吸收到吸收区的冷凝水中以产生产物二氧化氯的水溶液,从反应区域中除去用过的反应介质和副产物结晶硫酸盐的浆料,从用过的反应介质中分离出结晶的硫酸盐作为副产物,向用过的反应介质中加入补充量的氯酸根离子、还原剂和硫酸以形成补充进料, 使用加入再沸腾器的蒸汽蒸发由所有来源供给该工艺的水,将补充进料循环到反应区域中,以及在作为由操作者输入实施计算机控制的计算机程序的唯一数据的所需二氧化氯生产率的基础上,由计算机控制该工艺。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0-3-17 60/190,0191.一种在目标生产率下制备二氧化氯的连续方法,其包括:在低于一大气压的压力下,在反应介质的沸点温度下,使用还原剂和硫酸还原反应区域的含水酸性反应介质中的氯酸根离子,从反应介质中除去包含水蒸气和二氧化氯的气体混合物,将所述的气体混合物吸收到吸收区的冷凝水中以产生产物二氧化氯的水溶液,从反应区域中除去用过的反应介质和副产物结晶硫酸盐的浆料,从用过的反应介质中分离出结晶的硫酸盐作为副产物,向用过的反应介质中加入补充量的氯酸根离子、还原剂和硫酸以形成补充进料,使用加入再沸腾器的蒸汽蒸发由所有来源供给该工艺的水,将补充进料循环到反应区域中,以及在作为由操作者输入实施计算机控制的计算机程序的唯一数据的所需二氧化氯生产率的基础上,由计算机控制该工艺。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氯酸根离子由氯酸钠提供。3.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计算机控制操作包括:连续监视二氧化氯水溶液的目标生产率在其中的变化,连续监视向该工艺中的氯酸钠、还原剂、硫酸、再沸腾器蒸汽和冷凝水的进料速度,以及根据改变的目标生产率修改上述所有料流的初始设定值。4.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计算机控制操作包括:连续监控二氧化氯水溶液的生产率偏离目标生产率的偏差,以及修改还原剂的进料速度以便保持该生产率在其目标值。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通知最大允许二氧化氯产物的溶液浓度和最大允许温度。6.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包括:连续监控所有材料的进料规格标准,以及以目标生产率为基础并相应于材料规格标准的改变修改所述加入料进入反应区的相应进料速度的设定值。7.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包括:连续监控氯酸钠溶液的物理性能、温度和密度,并且,在该基础上,设立测定氯酸钠溶液体积浓度的在线虚拟氯酸盐溶液分析仪。8.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在氯酸钠浓度是约450至约750g/L时该在线虚拟氯酸盐溶液分析仪的精确度是约±0.3%。9.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包括:连续监控反应介质中氯酸钠的质量输入,连续监控通过该工艺氯酸钠的质量消耗,以及修改反应介质中氯酸钠的流量使其与氯酸钠的消耗量相应,从而保持反应介质中氯酸钠浓度基本上稳定。10.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包括:以预期的反应介质组成为基础确定反应介质沸腾温度的设定值,连续监控含水酸性反应介质的温度,连续控制该反应介质的温度以便在反应介质中保持恒定的酸当量浓度,以及连续地由该水溶液的温度和氯酸盐摩尔浓度预测含水酸性反应介质的酸当量浓度。11.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包括:连续测定含水反应介质的温度是否与该温度的设定值不同,以及通过适当地修改该含水反应介质中酸的进料速度来修正该偏差。12.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包括:在连续测定系统质量平衡和自适性收率跟踪的基础上连续控制含水反应介质中的氯酸钠摩尔浓度。13.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包括:实验室周期性化验反应介质中氯酸钠的浓度和监控该实验室化验结果以确定该反应介质中氯酸钠浓度的改变趋势,确定反应介质中的氯酸钠浓度是否已经按照与预定数目的上述周期性实验室化验相同的方向改变,在这种改变已经发生并假定操作者已经选择“ADAPTIVE YIELD(自适性收率)”功能键的情况下,使用一系列的实验室化验开始收率计算以确定适当的自适性收率。14.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包括:实验室周期化验反应介质中的氯酸钠浓度,确定反应介质中的氯酸钠浓度是否已经偏离目标值,并且在这种改变已经发生以及假如操作者已经选择“LAB TEST(实验室化验)”功能开关的情况下,在预定时间内使反应介质中氯酸钠的进料速度一次性偏离以便调节反应介质中氯酸钠浓度至目标值。15.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包括:通过使流入该工艺的水体积和从该反应介质中蒸发的水体积连续平衡来保持反应区域中反应介质水平基本上恒定。16.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包括连续测定和显示反应介质的酸当量浓度。17.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包括连续测定和显示反应介质中氯酸钠的浓度。18.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还原剂是甲醇。19.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包括:连续监控二氧化氯水溶液的生产率,以及根据甲醇流量的起始设定值,相应于预定范围内的浮动来修改向反应介质中的甲醇进料速度。20.一种在预定生产率下制备二氧化氯的连续方法,其包括:在低于一大气压的压力下,在反应介质的沸点温度下,使用甲醇和硫酸还原反应区域的含水酸性反应介质中的氯酸根离子,从反应介质中除去包含水蒸气和二氧化氯的气体混合物,将所述的气体混合物吸收到吸收区的冷凝水中以产生产物二氧化氯的水溶液,从反应区域中除去用过的反应介质和副产物结晶硫酸钠的浆料,从用过的反应介质中分离出结晶的硫酸钠作为副产物,向用过的反应介质中加入补充量的氯酸钠、甲醇和硫酸以形成补充进料,使用加入再沸腾器的蒸汽蒸发由所有来源供给该工艺的水,将补充进料循环到反应区域中,以及在作为由操作者输入实施计算机控制的计算机程序的唯一数据的所需二氧化氯生产率的基础上,由计算机控制该工艺。21.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监控该工艺的参数,其包括-二氧化氯水溶液的生产率-反应区域的压力-反应介质的温度、液体水平和氯酸钠浓度-向二氧化氯吸收步骤的冷凝水流速-向反应介质中的氯酸钠水溶液、硫酸和含水甲醇的流速-向再沸腾器中的蒸汽流速-向该工艺中补充的水的流速-含水氯酸钠进料的密度和温度-含水甲醇进料的密度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进-步对控制下列流动速度的流量控制器进行修正:-向二氧化氯吸收步骤中的冷凝水流速-向反应介质中含水氯酸钠、硫酸和含水甲醇的流速-向再沸腾器中的蒸汽流速。22.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连续监控二氧化氯水溶液的生产率,并将监测的生产率与目标生产率比较,直至发现由于工艺波动产生的偏差,随后计算机程序开始改变甲醇流速以便使该生产率恢复到目标值。23.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如下确定酸流量设定值:-测定目前硫酸消耗量、硫酸浓度和目标二氧化氯生产率-计算新的酸流量设定值。24.权利要求22或23的方法,其中如下确定甲醇稀释水设定值:-测定目前甲醇消耗量、甲醇密度和目标二氧化氯生产率,-计算新的甲醇流量设定值,-计算新的甲醇稀释水流量设定值(SP40)。25.权利要求22、23或24的方法,其中如下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濮存民JB比尔克斯JJ霍普曼斯
申请(专利权)人:苏皮尔里尔普拉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A[加拿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