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图像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三维图像的获取系统、显示系统及所适用的智能终端。
技术介绍
三维图像是基于对具有重叠图像的两幅视图进行三维重建而得到的。在重建过程中,受两幅视图的重叠区域的影响,三维重建系统仅能对重叠区域构建三维图像。而对于不重叠区域,则因图像数据的缺失而无法进行立体化。如此导致了三维图像中中间区域为立体图像、周边区域为二维图像,立体效果较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通过围绕所要立体展示的物体拍摄多张图像,再由三维重建系统利用多张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但是,随着实景增强技术的崛起,上述先围绕物体拍摄,再进行三维重建的方式无法满足实时构建三维图像时的图像获取需求。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用两台摄像装置来获取不同视角视图的获取系统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维图像的获取系统、显示系统及所适用的智能终端,以实现为三维图像中的边缘区域提供用于立体化的图像数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图像的获取系统,包括: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的至少两个居中第一摄像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摄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摄像装置的光轴方向一致且均垂直于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图像的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的至少两个居中第一摄像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摄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摄像装置的光轴方向一致且均垂直于所述直线,所摄取的图像中包含共同的图像区域;所述第二摄像装置分设在所述第一摄像装置至少一侧,用于补充所述第一摄像装置所未能共同拍摄到的图像区域;与各摄像装置均连接的图像预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摄像装置为第一摄像装置或第二摄像装置;所述图像预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连接的各摄像装置和/或所拍摄的各图像进行基于三维重建的预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图像的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的至少两个居中第一摄像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摄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摄像装置的光轴方向一致且均垂直于所述直线,所摄取的图像中包含共同的图像区域;所述第二摄像装置分设在所述第一摄像装置至少一侧,用于补充所述第一摄像装置所未能共同拍摄到的图像区域;与各摄像装置均连接的图像预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摄像装置为第一摄像装置或第二摄像装置;所述图像预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连接的各摄像装置和/或所拍摄的各图像进行基于三维重建的预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图像的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摄像装置的数量为2的整数倍,且所有摄像装置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图像的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相邻摄像装置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等间隔;或者两第一摄像装置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与其他相邻摄像装置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图像的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摄像装置具有标准镜头,第二摄像装置配置广角镜头;或者,所有摄像装置均具有标准镜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图像的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与各摄像装置数量相同的图象信号处理模块,每个图象处理信号处理连接一摄像装置,用于基于所接收的同步指令,对所连接的摄像装置的参数进行设置,和/或用于将所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信号处理;同步模块,用于各所述图象信号处理模块的帧同步及参数同步设置,并向各图像信号处理模块发出所述同步指令;与拍摄有共同图像区域的两摄像装置相连的图像裁剪模块,用于基于共同图像区域分别对两摄像装置所摄取的图像进行裁剪。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三维图像的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摄像装置的光轴方向一致且均垂直于所述直线。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三维图像的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摄像装置向居中方向设置预设偏角。8.一种三维图像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初始化模块,用于基于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获取系统所提供的二维图像的尺寸和预设屏幕的尺寸,确定所述屏幕中的像素尺寸及所述屏幕前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炀,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玮舟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