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晓磊专利>正文

一种秸秆还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0993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6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秸秆还田装置。一种秸秆还田装置,使用安装于翻转犁上,翻转犁包括有犁架和若干犁具固定柱,每个犁具固定柱分为上部和下部,所述秸秆还田装置分组设置,每组装置包括上部和与上部相同的下部,秸秆还田装置每组的上部和下部之间通过调节片连接,调节片与每组上部和下部的连接杆一连接,所述秸秆还田装置每组的上部或下部都包括有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连接杆一一端与连接杆二垂直连接,连接杆二外侧环设有固定筒,固定筒固定设置于犁具固定柱上,连接杆一的另一端垂直方向连接转轴,转轴的下端设置固定盘,固定盘的圆周设置耙爪,耙爪端部设置有弯曲部。本装置能够将秸秆作为肥料还入耕田,实现秸秆的再利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秸秆还田装置
技术介绍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由于收集成本、种植规模、作业机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民收集秸秆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导致许多农民在田间直接露天焚烧秸秆,造成了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目前现有的秸秆收集设备大多是将秸秆切碎打捆收集,收集后的秸秆需要再次通过加工设备加工后才能循环利用,收集利用过程复杂,另外加工设备结构复杂,价格高昂,仍然给农民对秸秆的回收再利用造成困难。然而目前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比较快速,大面积的机械收割之后,秸秆都打碎留在地面上,这给收集秸秆工作造成了更大的困难。尽管目前已经有秸秆还田的机器,那都是犁地时或旋耕时直接将粉碎的秸秆掩埋在土里,并且掩埋的深度比较浅,不管哪种秸秆还田方法都存在缺点,就是不能很有效地把秸秆完全掩埋掉,或者是秸秆容易堆积阻挡犁子,影响耕作。而播种时有相当一部分种子就播在这秸秆上面,这就造成了播种后发芽率低,且苗弱,冬天易冻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秸秆还田装置,本装置安装于翻转犁上,能够在翻转犁翻土之后将秸秆抓拾到土里进而能够完全掩埋,从而能够将秸秆作为肥料还入耕田,实现秸秆的再利用,也给农民减轻了劳动负担,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秸秆还田装置,使用安装于翻转犁上,翻转犁包括有犁架和若干犁具固定柱,每个犁具固定柱分为上部和下部,所述秸秆还田装置分组设置,每组装置包括上部和与上部相同的下部,秸秆还田装置每组的上部和下部之间通过调节片连接,调节片与每组上部和下部的连接杆一连接,所述秸秆还田装置每组的上部或下部都包括有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连接杆一一端与连接杆二垂直连接,连接杆二外侧环设有固定筒,固定筒固定设置于犁具固定柱上,连接杆一的另一端垂直方向连接转轴,转轴的下端设置固定盘,固定盘的圆周设置耙爪,耙爪端部设置有弯曲部。具体的,所述转轴上有转轴套,连接杆一上与转轴连接的一端设置套筒,转轴套与套筒连接并一体设置,套筒上设置有调节螺母。具体的,所述调节片上设置有调节孔,每组秸秆还田装置上部和下部的连接杆一上分别设置一个螺纹固定栓,螺纹固定栓与调节孔相吻合设置并通过螺母固定。具体的,所述调节片上部设置三个调节孔,调节片下部设置三个调节孔。具体的,所述连接杆二上设置有调节筒一和调节筒二,调节筒一和调节筒二分别位于固定筒的两侧,连接杆二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调节筒一和调节筒二的销钉和螺母。优选的,所述调节筒一的长度大于调节筒二的长度或者调节筒一的长度小于调节筒二的长度。具体的,为了减少磨损,所述固定盘上方旋转轴上设置有垫片,垫片位于转轴套的下方。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该秸秆还田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在耕地的同时实现秸秆还田;2)本装置不需要动力装置,其安装在翻转犁上,在翻转犁行走的同时本装置着地抓拾秸秆,摩擦力推动转轴旋转,节省了动力资源,经济适用;3)根据需要调整翻转犁能够耕犁的深度,调整本秸秆还田装置的安装调节孔的位置以适应翻转犁,进而能够准确将秸秆抓拾到其犁出的沟里将其掩埋,播种时种子不会播在还田的秸秆上面,因此更加节约种子,播种后发芽率高,苗壮;4)可根据秸秆的多少调整转轴套的位置,进而使旋转轴倾斜度变化,达到行走旋转的速度改变的目的,能够实时的调整速度以适应不同秸秆其秸秆量的不同,实现将秸秆完全的还田的目的;5)可根据翻转犁每组犁之间的距离的不同调整调节筒的位置,翻转犁每组犁之间的距离大是将长度长的调节筒二放置在固定筒的左侧,反之将长度短的调节筒一放置在固定筒的左侧,本装置能够适应多种型号的的翻转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固定筒及调节筒连接图。1犁架 2犁具固定柱 3连接杆一 4套筒 5调节螺母 6转轴套 7 垫片 8固定盘9耙爪 10弯曲部 11转轴 12调节片 13调节孔 14螺母 15螺纹固定栓16固定筒17连接杆二 18螺母 19销钉 20调节筒一 21调节筒二。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秸秆还田装置,使用安装于翻转犁上,翻转犁包括有犁架1和若干犁具固定柱2,所述秸秆还田装置分组设置,每个犁具固定柱上设置一组本秸秆还田装置。每个犁具固定柱2分为上部和下部,每组本秸秆还田装置包括上部和与上部相同的下部,秸秆还田装置每组的上部和下部之间通过调节片12连接,调节片12与每组上部和下部的连接杆一3连接,所述秸秆还田装置每组的上部或下部都包括有连接杆一3和连接杆二17,连接杆一3一端与连接杆二17垂直连接,连接杆二17外侧环设有固定筒16,固定筒16固定设置于犁具固定柱2上,连接杆一3的另一端垂直方向连接转轴11,转轴11的下端设置固定盘8,固定盘8的圆周设置耙爪9,耙爪9端部设置有弯曲部10。为了减少磨损,所述固定盘8上方旋转轴上设置有垫片7,垫片7位于转轴套6的下方。为了达到旋转轴倾斜度的变化的目的做以下设置:所述转轴11上有转轴套6,连接杆一3上与转轴11连接的一端设置套筒4,转轴套6与套筒4连接并一体设置,套筒4上设置有调节螺母5。通过调节螺母5旋转套筒4及转轴套6,进而带动转轴11倾斜。倾斜度越大其在运动的时候的旋转速度也越大。为了达到使本装置与地面距离的适应的目的做出以下设置:所述调节片12上设置有调节孔13,所述调节片12上部设置三个调节孔13,调节片12下部设置三个调节孔13。每组秸秆还田装置上部和下部的连接杆一3上分别设置一个螺纹固定栓15,螺纹固定栓15与调节孔13相吻合设置并通过螺母14固定。当本装置与地面的距离较小时,将秸秆还田装置上部调节片12上最下方的调节孔13及秸秆还田装置下部调节片12上最下方的调节孔13与螺纹固定栓15通过螺母14固定,反之使用调节片12上部和下部最上方的调节孔13与螺纹固定栓15通过螺母14固定,实现其距离的调整。所述连接杆二17上设置有调节筒一20和调节筒二21,调节筒一20和调节筒二21分别位于固定筒16的两侧,连接杆二17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调节筒一20和调节筒二21的销钉19和螺母18。所述调节筒一20的长度大于调节筒二21的长度或者调节筒一20的长度小于调节筒二21的长度。可根据翻转犁每组犁之间的距离的不同调整调节筒的位置,翻转犁每组犁之间的距离大是将长度长的调节筒二放置在固定筒的左侧,反之将长度短的调节筒一放置在固定筒的左侧,本装置能够适应多种型号的的翻转犁。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秸秆还田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秆还田装置,使用安装于翻转犁上,翻转犁包括有犁架(1)和若干犁具固定柱(2),每个犁具固定柱(2)分为上部和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还田装置分组设置,每组装置包括上部和与上部相同的下部,秸秆还田装置每组的上部和下部之间通过调节片(12)连接,调节片(12)与每组上部和下部的连接杆一(3)连接,所述秸秆还田装置每组的上部或下部都包括有连接杆一(3)和连接杆二(17),连接杆一(3)一端与连接杆二(17)垂直连接,连接杆二(17)外侧环设有固定筒(16),固定筒(16)固定设置于犁具固定柱(2)上,连接杆一(3)的另一端垂直方向连接转轴(11),转轴(11)的下端设置固定盘(8),固定盘(8)的圆周设置耙爪(9),耙爪(9)端部设置有弯曲部(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还田装置,使用安装于翻转犁上,翻转犁包括有犁架(1)和若干犁具固定柱(2),每个犁具固定柱(2)分为上部和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还田装置分组设置,每组装置包括上部和与上部相同的下部,秸秆还田装置每组的上部和下部之间通过调节片(12)连接,调节片(12)与每组上部和下部的连接杆一(3)连接,所述秸秆还田装置每组的上部或下部都包括有连接杆一(3)和连接杆二(17),连接杆一(3)一端与连接杆二(17)垂直连接,连接杆二(17)外侧环设有固定筒(16),固定筒(16)固定设置于犁具固定柱(2)上,连接杆一(3)的另一端垂直方向连接转轴(11),转轴(11)的下端设置固定盘(8),固定盘(8)的圆周设置耙爪(9),耙爪(9)端部设置有弯曲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秸秆还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1)上有转轴套(6),连接杆一(3)上与转轴(11)连接的一端设置套筒(4),转轴套(6)与套筒(4)连接并一体设置,套筒(4)上设置有调节螺母(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秸秆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卢晓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