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反馈回吸顶针式点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09522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6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反馈回吸顶针式点胶阀,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顶针式点胶阀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空气泡或真空包的技术问题,包括千分规(1)、上阀体(6)、下阀体(15)、出胶管嘴(16)、负压连接管(9)、二位三通电磁阀(12);所述上阀体(6)包括弹簧帽(2)、压缩弹簧(3)、限位块(4)、密封圈(5)、活塞(7);所述下阀体(15)包括集气室(8)、隔膜(10)、进胶口(11)、针阀(13)、阀门室(1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上进胶为下进胶方式,增加集气室和负压反馈室,点胶阀的出胶连续性和瞬间断胶性能有了明显提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顶针式点胶阀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空气泡或真空包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点胶阀,尤其是一种负压反馈回吸顶针式点胶阀
技术介绍
点胶阀是点胶机上最重要的工作执行部件。点胶机是一种通过点胶阀对流体进行控制,并将流体点滴、涂覆于产品表面或产品内部的自动化机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点胶机广泛应用在电子制造行业,工业电气,太阳能光伏,建筑工程等等,市场应用相当普及。目前设备有手动、半自动、和全自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点胶机的应用领域不断丰富和发展,对点胶阀也提出了各种形式的要求。目前点胶行业市场上现有点胶阀门款式30余种。按出胶方式点胶阀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非接触式点胶阀是近几年刚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类似喷墨打印原理,具有速度快,胶点小的优点,但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对胶水的粘度很敏感;而传统接触式点胶阀因其结构简单可靠、性能稳定、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而得到广泛应用。常见的有:顶针式点胶阀,柱塞式点胶阀,隔膜式点胶阀,AB双液点胶阀,还有旋转式点胶阀等。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回吸顶针式点胶阀,胶水自上往下进入,阀门在关闭时,动阀门快速向上提升,在阀室内腔会产生一个负压,及时“拉住”向下滴漏的胶料,从而实现瞬间断胶,较好地解决了出胶延时和拉丝滴漏现象。但在阀门快速提升过程中,此时胶水有向下运动速度,在阀门处出现负压,才产生空气泡或真空包;而普通顶针式点胶阀关闭时阀门向下运动,没有回吸功能,断胶性能稍差,要打开阀门时顶针快速提升,胶水由上向下运动进入胶阀体内,由于胶水运动方向与顶针开启方向相反,在针阀打开瞬间顶部同样会出现真空负压,同样也会产生空气泡或真空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现有难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反馈回吸顶针式点胶阀,包括千分规、上阀体、下阀体、出胶管嘴、负压连接管、二位三通电磁阀;所述上阀体包括弹簧帽、压缩弹簧、限位块、密封圈、活塞;所述下阀体包括集气室、隔膜、进胶口、针阀、阀门室;所述千分规和所述限位块连接;所述限位块和所述针阀连接;所述限位块和所述活塞连接;所述针阀在所述活塞中上下运动;所述针阀末端为控制进胶量的阀门;所述限位块以及所述限位块和所述活塞外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顶部有弹簧帽;所述弹簧帽和所述上阀体的连接处有密封圈;所述活塞置于所述上阀体的内腔中;所述二位三通电磁阀位于所述上阀体和所述下阀体之间,所述二位三通电磁阀和所述上阀体的内腔的底部连通;所述集气室位于下阀体中;所述针阀末端可通入集气室,所述进胶口和所述集气室连通,且所述针阀末端下降到最低点可将所述进胶口和所述集气室连通处堵住;所述集气室的一侧和负压连接管连通,且所述集气室和负压连接管连通处设有隔膜;所述集气室和所述阀门室通过所述针阀末端隔开,当所述针阀向上运动后,所述集气室和所述阀门室连通;所述负压连接管有两个,一个和所述
上阀体的内腔连通,另一个和所述集气室连通;优选的,所述千分规顶端表面为磨砂、条纹或凸起等防滑结构;优选的,所述针阀末端采用球面结构;优选的,所述隔膜为弹性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为弹性材料制成。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改变上进胶为下进胶方式,增加集气室和负压反馈室,新型点胶阀的出胶连续性和瞬间断胶性能有了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千分规控制阀门开启大小,可精确微调出胶量,在胶水质量和工作压力稳定的情况下,可确保出胶流量的准确性和连续性;2.胶水是在压力作用下主动进入阀门,流动方向与阀门打开方向一至,都是向上运动,不易产生真空;3.增设集气室,可收集开始工作时由于管道排气不干净,或胶水中的残余的气泡以及工作中产生的气体;增设负压室,由弹性隔膜与集气室相联,并与活塞上腔用管道连通,形成负压室。在针阀下行关闭时,挤压阀室内腔,此时活塞上室内腔压力会同时急剧下降,通过管道将负压传递到负压室,并使弹性隔膜变形,造成集气室容积同步扩大,并且集气室内容积扩大量要大于针阀下行造成阀室容积缩小量,可确保针阀关闭时阀室内腔的压力瞬间减小,对出胶管产生吸胶作用,从而实现瞬间断胶;4.由于集气室的存在,在连续出胶过程中,可起到稳定工作压力的作用,使出胶更平稳、连贯;5.阀门为常闭式,防止意外停机而滴漏;6.针阀末端采用球面结构,有自动对中,关闭和开启的速度比传统锥形结构所需时间更短,控胶更准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其中,1、千分规,2、弹簧帽,3、压缩弹簧,4、限位块,5、密封圈,6、上阀体,7、活塞,8、集气室,9、负压连接管,10、隔膜,11、进胶口,12、二位三通电磁阀,13、针阀,14、阀门室,15、下阀体,16、出胶管嘴。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所示,一种负压反馈回吸顶针式点胶阀,包括千分规1、上阀体6、下阀体15、出胶管嘴16、负压连接管9、二位三通电磁阀12;所述上阀体6包括弹簧帽2、压缩弹簧3、限位块4、密封圈5、活塞7;所述下阀体15包括集气室8、隔膜10、进胶口11、针阀13、阀门室14;所述千分规1和所述限位块4连接;所述限位块4和所述针阀13连接;所述限位块4和所述活塞7
连接;所述针阀13在所述活塞7中上下运动;所述针阀13末端为控制进胶量的阀门;所述限位块4以及所述限位块4和所述活塞7外围设有压缩弹簧3;所述压缩弹簧3顶部有弹簧帽2;所述弹簧帽2和所述上阀体6的连接处有密封圈5;所述活塞7置于所述上阀体6的内腔中;所述二位三通电磁阀12位于所述上阀体6和所述下阀体15之间,所述二位三通电磁阀12和所述上阀体6的内腔的底部连通;所述集气室8位于下阀体15中;所述针阀13末端可通入集气室8,所述进胶口11和所述集气室8连通,且所述针阀13末端下降到最低点可将所述进胶口11和所述集气室8连通处堵住;所述集气室8的一侧和负压连接管9连通,且所述集气室8和负压连接管9连通处设有隔膜10;所述集气室8和所述阀门室14通过所述针阀13末端隔开,当所述针阀13向上运动后,所述集气室8和所述阀门室14连通;所述负压连接管9有两个,一个和所述上阀体6的内腔连通,另一个和所述集气室8连通;所述千分规1顶端表面为磨砂防滑结构;所述针阀13末端采用球面结构;所述隔膜10为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密封圈5为橡胶材料制成。由程序控制电信号驱动二位三通电磁阀12运动,压缩空气进入活塞7内腔的下部后,驱动活塞7带动针阀13上行,此时针阀13末端打开,针阀13末端开启的大小由千分规1调节控制;胶水在送胶压力作用下,主动通过进胶口11上行并进入阀门室14内,并从出胶管嘴16出胶;当电信号再次驱动二位三通电磁阀12往回运动进行放气时,活塞7在压缩弹簧3作用下,下行并带动针阀13迅速关闭进胶口11的末端,此时停止供胶。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负压反馈回吸顶针式点胶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压反馈回吸顶针式点胶阀,包括千分规(1)、上阀体(6)、下阀体(15)、出胶管嘴(16)、负压连接管(9)、二位三通电磁阀(12);所述上阀体(6)包括弹簧帽(2)、压缩弹簧(3)、限位块(4)、密封圈(5)、活塞(7);所述下阀体(15)包括集气室(8)、隔膜(10)、进胶口(11)、针阀(13)、阀门室(14);所述千分规(1)和所述限位块(4)连接;所述限位块(4)和所述针阀(13)连接;所述限位块(4)和所述活塞(7)连接;所述针阀(13)在所述活塞(7)中上下运动;所述针阀(13)末端为控制进胶量的阀门;所述限位块(4)以及所述限位块(4)和所述活塞(7)外围设有压缩弹簧(3);所述压缩弹簧(3)顶部有弹簧帽(2);所述弹簧帽(2)和所述上阀体(6)的连接处有密封圈(5);所述活塞(7)置于所述上阀体(6)的内腔中;所述二位三通电磁阀(12)位于所述上阀体(6)和所述下阀体(15)之间,所述二位三通电磁阀(12)和所述上阀体(6)的内腔的底部连通;所述集气室(8)位于下阀体(15)中;所述针阀(13)末端可通入集气室(8),所述进胶口(11)和所述集气室(8)连通,且所述针阀(13)末端下降到最低点可将所述进胶口(11)和所述集气室(8)连通处堵住;所述集气室(8)的一侧和负压连接管(9)连通,且所述集气室(8)和负压连接管(9)连通处设有隔膜(10);所述集气室(8)和所述阀门室(14)通过所述针阀(13)末端隔开,当所述针阀(13)向上运动后,所述集气室(8)和所述阀门室(14)连通;所述负压连接管(9)有两个,一个和所述上阀体(6)的内腔连通,另一个和所述集气室(8)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反馈回吸顶针式点胶阀,包括千分规(1)、上阀体(6)、下阀体(15)、出胶管嘴(16)、负压连接管(9)、二位三通电磁阀(12);所述上阀体(6)包括弹簧帽(2)、压缩弹簧(3)、限位块(4)、密封圈(5)、活塞(7);所述下阀体(15)包括集气室(8)、隔膜(10)、进胶口(11)、针阀(13)、阀门室(14);所述千分规(1)和所述限位块(4)连接;所述限位块(4)和所述针阀(13)连接;所述限位块(4)和所述活塞(7)连接;所述针阀(13)在所述活塞(7)中上下运动;所述针阀(13)末端为控制进胶量的阀门;所述限位块(4)以及所述限位块(4)和所述活塞(7)外围设有压缩弹簧(3);所述压缩弹簧(3)顶部有弹簧帽(2);所述弹簧帽(2)和所述上阀体(6)的连接处有密封圈(5);所述活塞(7)置于所述上阀体(6)的内腔中;所述二位三通电磁阀(12)位于所述上阀体(6)和所述下阀体(15)之间,所述二位三通电磁阀(12)和所述上阀体(6)的内腔的底部连通;所述集气室(8)位于下阀体(15)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和德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