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基坑支护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排桩与锚索的深基坑支护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对开挖深度大于10m的深基坑进行开挖时,为防止基坑开挖施工引起地表位移,防止基坑周边已有建筑物发生过量变形与破坏,以保证深基坑下安全施工,并减小深基坑对附近已有建筑、道路的影响,需对基坑进行及时、稳固支护。现如今,对基坑进行支护时,通常采用的是排桩加锚杆支护方案,具体是采用单排钻孔灌注桩加单层土锚杆相结合的桩锚式支护方案。但上述排桩加锚杆支护方案存在施工过程复杂、施工效率较低、投入成本较高等问题,并且施工成型的排桩加锚杆支护结构的支护效果较差,锚杆的锚固力不足,尤其对于深基坑来说,不能简便、快速且及时对深基坑进行有效支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排桩与锚索的深基坑支护施工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所采用的预应力锚索成本低且锚固力较高,能对深基坑进行有效支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排桩与锚索的深基坑支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所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排桩与锚索的深基坑支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所施工基坑(1)进行支护的排桩支护结构和布设在所施工基坑(1)周侧边坡内的锚索支护结构,所述排桩支护结构包括多个沿所施工基坑(1)的四周边线由前至后布设的护坡桩(2)和连接于多个所述护坡桩(2)上部的冠梁(3),所述护坡桩(2)呈竖直向布设且其为钢筋混凝土桩,所述冠梁(3)为呈水平布设的钢筋混凝土梁,每个所述护坡桩(2)的顶部均与冠梁(3)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锚索支护结构包括多个沿所施工基坑(1)的四周边线由前至后布设且均锚入在所述边坡内的预应力锚索(4),多个所述预应力锚索(4)的结构均相同且其均由后至前逐渐向下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排桩与锚索的深基坑支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所施工基坑(1)进行支护的排桩支护结构和布设在所施工基坑(1)周侧边坡内的锚索支护结构,所述排桩支护结构包括多个沿所施工基坑(1)的四周边线由前至后布设的护坡桩(2)和连接于多个所述护坡桩(2)上部的冠梁(3),所述护坡桩(2)呈竖直向布设且其为钢筋混凝土桩,所述冠梁(3)为呈水平布设的钢筋混凝土梁,每个所述护坡桩(2)的顶部均与冠梁(3)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锚索支护结构包括多个沿所施工基坑(1)的四周边线由前至后布设且均锚入在所述边坡内的预应力锚索(4),多个所述预应力锚索(4)的结构均相同且其均由后至前逐渐向下倾斜;所述预应力锚索(4)包括锚索本体、一次注浆管(4-8)和二次注浆管(4-7),所述锚索本体的后端安装有锚具(4-3),所述锚索本体包括多道钢绞线(4-2),所述一次注浆管(4-8)、二次注浆管(4-7)和多道所述钢绞线(4-2)均沿所述锚索本体的长度方向进行布设,所述一次注浆管(4-8)和二次注浆管(4-7)均绑扎固定在所述锚索本体上;多道所述钢绞线(4-2)之间通过多个架线环(4-11)固定连接为一体,多个所述架线环(4-11)沿所述锚索本体的长度方向由后向前进行布设;所述锚索本体分为自由段锚索和位于所述自由段锚索前侧的锚固段锚索,所述锚固段锚索中由后向前设置有多个对中支架(4-9),多道所述钢绞线(4-2)均支撑在所述对中支架(4-9)上。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排桩与锚索的深基坑支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设在所述排桩支护结构内侧的腰梁,所述腰梁沿所述排桩支护结构的内侧边线进行布设;所述腰梁包括上下两道固定在所述排桩支护结构上的钢腰梁,两道所述钢腰梁均呈水平布设,每道所述钢腰梁均与多个所述护坡桩(2)紧固连接;多个所述预应力锚索(4)的所述锚索本体外端均位于两道所述钢腰梁之间。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排桩与锚索的深基坑支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护坡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会荣,张雪娥,张峰,金业鑫,赵长经,李逢博,孟令,王刚,白文卫,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