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德英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型动力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98662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4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动力臂结构。左动力臂由一对相互平行的左加强板组成;右动力臂由一对相互平行的右加强板组成;两左加强板和两右加强板之间连接有底板;左动力臂与右动力臂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左动力臂的尾部设有左轴座;右动力臂的尾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右动力臂的连接处还设有三角加强板;连接板的尾部设有右轴座;右动力臂靠近左动力臂的一端上部设有气缸连接臂气缸连接臂的上设有连接孔;左动力臂与右动力臂的连接处设有中轴座;右动力臂靠近左动力臂的一端设有右支承杆;左动力臂靠近右动力臂的一端设有左支承杆;下支承杆设置在所述夹角的一侧,并与右支承杆和左支承杆构成三角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在不大幅增加自身重量的前提下,大大的提升了动力臂的承受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工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动力臂结构
技术介绍
当装载机进行作业时,其动力臂频繁的承受作业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冲击力会产生内部应力,导致应力集中在动力臂的薄弱处。随着装载机作业的不断进行,动力臂不断的被挤压和扭曲,最终会造成应变开裂。现有的动力臂,为加强自身的承受力,不断的加厚,这导致其自身重量重,在使用中虽承受力得到了加强,但是却增加了发动机的负载,操作笨重,效率低下,费时费油。现需要对动力臂结构设计进行调整,在不大幅增加自身重量的同时,提升其承受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型动力臂结构。一种改进型动力臂结构,其包括左动力臂、右动力臂、左轴座、中轴座、下支承杆、左支承杆、右支承杆、气缸连接臂、右轴座、连接板、右加强板、三角加强板、左加强板、底板。所述左动力臂由一对相互平行的左加强板组成;所述的右动力臂由一对相互平行的右加强板组成;所述两左加强板和两右加强板之间连接有底板;所述左动力臂与右动力臂一体化成型;所述左动力臂与右动力臂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所述左动力臂的尾部设有左轴座;所述右动力臂的尾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右动力臂的连接处还设有三角加强板;所述连接板的尾部设有右轴座;所述右动力臂靠近左动力臂的一端上部设有气缸连接臂;所述气缸连接臂的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左动力臂与右动力臂的连接处设有中轴座;所述右动力臂靠近左动力臂的一端设有右支承杆;所述左动力臂靠近右动力臂的一端设有左支承杆;所述下支承杆设置在所述夹角的一侧,并与右支承杆和左支承杆构成三角结构。所述的夹角范围在120到135度之间。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在不大幅增加自身重量的前提下,大大的提升了动力臂的承受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A-A的剖视图。1-左动力臂 2-右动力臂 3-左轴座 4-中轴座 5-下支承杆 6-左支承杆 7-右支承杆 8-气缸连接臂 9-右轴座 10-连接板 11-右加强板 12-三角加强板 13-左加强板 14-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图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动力臂结构,其包括左动力臂(1)、右动力臂(2)、左轴座(3)、中轴座(4)、下支承杆(5)、左支承杆(6)、右支承杆(7)、气缸连接臂(8)、右轴座(9)、连接板(10)、右加强板(11)、三角加强板(12)、左加强板(13)、底板(14)。所述左动力臂(1)由一对相互平行的左加强板(13)组成;所述的右动力臂(2)由一对相互平行的右加强板(11)组成;所述两左加强板(13)和两右加强板(11)之间连接有底板(14);所述左动力臂(1)与右动力臂(2)一体化成型;所述左动力臂(1)与右动力臂(2)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所述左动力臂(1)的尾部设有左轴座(3);所述右动力臂(2)的尾部设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与右动力臂(2)的连接处还设有三角加强板(12);所述连接板(10)的尾部设有右轴座(9);所述右动力臂(2)靠近左动力臂(1)的一端上部设有气缸连接臂(8);所述气缸连接臂(8)的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左动力臂(1)与右动力臂(2)的连接处设有中轴座(4);所述右动力臂(2)靠近左动力臂(1)的一端设有右支承杆(7);所述左动力臂(1)靠近右动力臂(2)的一端设有左支承杆(6);所述下支承杆(5)设置在所述夹角的一侧,并与右支承杆(7)和左支承杆(6)构成三角结构。所述的夹角范围在120到135度之间。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技术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者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改进型动力臂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动力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左动力臂(1)、右动力臂(2)、左轴座(3)、中轴座(4)、下支承杆(5)、左支承杆(6)、右支承杆(7)、气缸连接臂(8)、右轴座(9)、连接板(10)、右加强板(11)、三角加强板(12)、左加强板(13)、底板(14);所述左动力臂(1)由一对相互平行的左加强板(13)组成;所述的右动力臂(2)由一对相互平行的右加强板(11)组成;所述两左加强板(13)和两右加强板(11)之间连接有底板(14);所述左动力臂(1)与右动力臂(2)一体化成型;所述左动力臂(1)与右动力臂(2)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所述左动力臂(1)的尾部设有左轴座(3);所述右动力臂(2)的尾部设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与右动力臂(2)的连接处还设有三角加强板(12);所述连接板(10)的尾部设有右轴座(9);所述右动力臂(2)靠近左动力臂(1)的一端上部设有气缸连接臂(8);所述气缸连接臂(8)的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左动力臂(1)与右动力臂(2)的连接处设有中轴座(4);所述右动力臂(2)靠近左动力臂(1)的一端设有右支承杆(7);所述左动力臂(1)靠近右动力臂(2)的一端设有左支承杆(6);所述下支承杆(5)设置在所述夹角的一侧,并与右支承杆(7)和左支承杆(6)构成三角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动力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左动力臂(1)、右动力臂(2)、左轴座(3)、中轴座(4)、下支承杆(5)、左支承杆(6)、右支承杆(7)、气缸连接臂(8)、右轴座(9)、连接板(10)、右加强板(11)、三角加强板(12)、左加强板(13)、底板(14);所述左动力臂(1)由一对相互平行的左加强板(13)组成;所述的右动力臂(2)由一对相互平行的右加强板(11)组成;所述两左加强板(13)和两右加强板(11)之间连接有底板(14);所述左动力臂(1)与右动力臂(2)一体化成型;所述左动力臂(1)与右动力臂(2)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所述左动力臂(1)的尾部设有左轴座(3);所述右动力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英
申请(专利权)人:黄德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