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轿顶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8560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1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轿顶护栏,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左护栏、右护栏、后护栏,所述左护栏与右护栏是相同的,所述左护栏包括前框架和后框架,所述前框架与后框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且连接杆向两边延伸至前框架和后框架的最外边,所述后护栏是由一块后下板和二块后上板组合而成,且设置在后框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所述本体的高度为800mm,能够有效的防护工作人员,避免出现坠入井道等事故,且其材质均为不锈钢,具有耐腐蚀、抗氧化等优点,使其更加经久耐用。所述连接杆与前框架和后框架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具有装拆方便,利于检修等优点。所述后护栏与后框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具有装拆方便,利于检修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梯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轿顶护栏
技术介绍
轿顶护栏装置是保护电梯安装工、电梯维保人员的一个重要保护装置。在轿厢外缘与井道距离相差300mm以上时必须设立的安全保护装置,绝大多数电梯务必设立轿顶护栏。老式的轿顶护栏须冲、折弯、点焊,制作过程较为复杂,所需要的工艺较为繁琐,生产过程工序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本技术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轿顶护栏,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等优点。一种轿顶护栏,包括水平放置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左护栏、右护栏、后护栏,所述左护栏与右护栏是相同的,所述左护栏包括前框架和后框架,所述前框架与后框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且连接杆向两边延伸至前框架和后框架的最外边,所述后护栏是由一块后下板和二块后上板组合而成,且设置在后框架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轿顶护栏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的高度为800mm,且其材质均为不锈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轿顶护栏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护栏与后框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轿顶护栏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为40*40的角铁。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轿顶护栏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与前框架和后框架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本技术的优先和有益效果为:所述本体的高度为800mm,能够有效的防护工作人员,避免出现坠入井道等事故,且其材质均为不锈钢,具有耐腐蚀、抗氧化等优点,使其更加经久耐用。所述前框架与后框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且连接杆向两边延伸至前框架和后框架的最外边,使得前框架与后框架更加牢固可靠,所述连接杆为40*40的角铁,所述连接杆与前框架和后框架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具有装拆方便,利于检修等优点。所述后护栏与后框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具有装拆方便,利于检修等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就行优选地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图3对本技术一种轿顶护栏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轿顶护栏,包括水平放置的本体1,所述本体1的高度为800mm,能够有效的防护工作人员,避免出现坠入井道等事故,且其材质均为不锈钢,具有耐腐蚀、抗氧化等优点,使其更加经久耐用。所述本体1包括左护栏2、右护栏3、后护栏4,所述左护栏2与右护栏3是相同的,所述左护栏2包括前框架5和后框架6,所述前框架5与后框架6之间通过连接杆7连接,且连接杆7向两边延伸至前框架5和后框架6的最外边,使得前框架5与后框架6更加牢固可靠,所述连接杆7为40*40的角铁,所述连接杆7与前框架5和后框架6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具有装拆方便,利于检修等优点。所述后护栏4是由一块后下板8和二块后上板9组合而成,且设置在后框架6上,所述后护栏4与后框架6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具有装拆方便,利于检修等优点。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轿顶护栏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轿顶护栏,包括水平放置的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包括左护栏(2)、右护栏(3)、后护栏(4),所述左护栏(2)与右护栏(3)是相同的,所述左护栏(2)包括前框架(5)和后框架(6),所述前框架(5)与后框架(6)之间通过连接杆(7)连接,且连接杆(7)向两边延伸至前框架(5)和后框架(6)的最外边,所述后护栏(4)是由一块后下板(8)和二块后上板(9)组合而成,且设置在后框架(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轿顶护栏,包括水平放置的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包括左护栏(2)、右护栏(3)、后护栏(4),所述左护栏(2)与右护栏(3)是相同的,所述左护栏(2)包括前框架(5)和后框架(6),所述前框架(5)与后框架(6)之间通过连接杆(7)连接,且连接杆(7)向两边延伸至前框架(5)和后框架(6)的最外边,所述后护栏(4)是由一块后下板(8)和二块后上板(9)组合而成,且设置在后框架(6)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凌潇周守成朱华王威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远东快速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