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制氢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78120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30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然气制氢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中变反应器、余热锅炉和中变气与锅炉水预热器,所述中变反应器上端连接有进料转化气管线,下端连接有输送管线,所述输送管线的末端连接有中变气与锅炉水预热器,所述输送管线上跨接有第一阀门连接于余热锅炉,所述输送管线跨接有第二阀门连接于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顶部设有第一调节阀与蒸汽输出管线相连,余热锅炉底部设有第二调节阀与除氧水进料管线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搞干扰性强,动作可靠,实用性强。经改造后,既能保证除氧器温度,同时能够副产部分1.0MPa蒸汽,能够达到余热回收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气制氢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制加氢车间里,天然气制氢装置转化气与从经转化炉加热后的3.5MPa蒸汽混合,进入中变反应器,出口温度为340℃左右,中变气与锅炉水换热、除氧水、除盐水、循环水换热后冷却至40℃进入PSA,因中变气与锅炉水换热后温度过高,导致除氧水温度过高,并且除氧器冒蒸汽严重,造成热量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天然气制氢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天然气制氢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中变反应器、余热锅炉和中变气与锅炉水预热器,所述中变反应器上端连接有进料转化气管线,下端连接有输送管线,所述输送管线的末端连接有中变气与锅炉水预热器,所述输送管线上跨接有第一阀门连接于余热锅炉,所述输送管线跨接有第二阀门连接于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顶部设有第一调节阀与蒸汽输出管线相连,余热锅炉底部设有第二调节阀与除氧水进料管线相连。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搞干扰性强,动作可靠,实用性强。经改造后,既能保证除氧器温度,同时能够副产部分1.0MPa蒸汽,能够达到余热回收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一种天然气制氢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中变反应器1、余热锅炉2和中变气与锅炉水预热器3,所述中变反应器1上端连接有进料转化气管线8,下端连接有输送管线11,所述输送管线11的末端连接有中变气与锅炉水预热器3,所述输送管线11上跨接有第一阀门6连接于余热锅炉2,所述输送管线11跨接有第二阀门7连接于余热锅炉2,所述余热锅炉2顶部设有第一调节阀4与蒸汽输出管线9相连,余热锅炉2底部设有第二调节阀5与除氧水进料管线10相连。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在原有天然气制氢装置的输送管线11上增加第一阀门6、第二阀门7和余热锅炉2,通过控制第一阀门6和第二阀门7,部分转化气进入余热锅炉2,产生部分1.0MPa蒸汽通过第一调节阀4控制由蒸汽输出管线9输出,能够达到余热回收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天然气制氢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然气制氢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中变反应器(1)、余热锅炉(2)和中变气与锅炉水预热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变反应器(1)上端连接有进料转化气管线(8),下端连接有输送管线(11),所述输送管线(11)的末端连接有中变气与锅炉水预热器(3),所述输送管线(11)上跨接有第一阀门(6)连接于余热锅炉(2),所述输送管线(11)跨接有第二阀门(7)连接于余热锅炉(2),所述余热锅炉(2)顶部设有第一调节阀(4)与蒸汽输出管线(9)相连,余热锅炉(2)底部设有第二调节阀(5)与除氧水进料管线(10)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气制氢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中变反应器(1)、余热锅炉(2)和中变气与锅炉水预热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变反应器(1)上端连接有进料转化气管线(8),下端连接有输送管线(11),所述输送管线(11)的末端连接有中变气与锅炉水预热器(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云王红欣吴兆仁郇壮志陈凯凯巴金洲宁顺亮韩少举庄庆庆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汇东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