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密封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72814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9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密封管接头,它包括带有开口的环形外壳、设于该环形外壳开口处的紧固装置、布置在该环形外壳内的密封圈,在所述密封圈内壁的轴向两端处均分别设置有轴向外侧的外密封唇环和轴线内侧的内密封唇环,所述外密封唇环和内密封唇环均为实心圆环结构,且外密封唇环和内密封唇环是由所述密封圈的内壁径向向内凸起而形成,外密封唇环和内密封唇环轴向间隔布置,从而在二者之间形成有环形的变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这种双密封管接头大大提高了管道之间的连接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接头,尤其是一种双密封管接头
技术介绍
在管道施工中,管道连接是非常普遍的应用需求。目前,用管接头来进行管道连接应用广泛。现有的管接头一般包括一开口的环形外壳,外壳内置一密封圈,密封圈的外壁紧贴外壳内壁但二者不固定在一起,紧固机构设置在外壳的开口处,用于紧固该外壳,当紧固机构缩紧时,外壳开口处的间隙缩小,使外壳对密封圈形成径向向内的夹持力,从而使外壳被紧固,并进而使密封圈的内壁收缩以夹紧放置在其内部的管道的外壁实现密封。然而,传统管接头中的密封圈通常为内壁平整的常规密封圈,其在实际应用时,密封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双密封管接头,以提高管道之间的连接密封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密封管接头,包括带有开口的环形外壳、设于该环形外壳开口处的紧固装置、布置在该环形外壳内的密封圈,在所述密封圈内壁的轴向两端处均分别设置有轴向外侧的外密封唇环和轴线内侧的内密封唇环,所述外密封唇环和内密封唇环均为实心圆环结构,且外密封唇环和内密封唇环是由所述密封圈的内壁径向向内凸起而形成,外密封唇环和内密封唇环轴向间隔布置,从而在二者之间形成有环形的变形槽。本技术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所述变形槽的径向外侧部的轴向尺寸大于变形槽的径向内侧部的轴向尺寸。所述外密封唇环的轴向外侧面和轴向内侧面均为外宽内窄的圆锥面。所述外密封唇环的轴向内侧面的根部开设有轴向向外延伸的圆环状的弧形沟槽,该弧形沟槽构成所述变形槽的一部分。所述环形外壳的轴向两端成型有径向向内延伸的挡壁,并在所述环形外壳内设有布置在所述挡壁和所述密封圈之间的带断口的环形卡箍。所述外密封唇环的轴向外侧面形成于所述密封圈的轴向外侧面上,所述环形卡箍的轴向内侧面与所述外密封唇环的轴向外侧面抵接。所述紧固装置包括一对分别设置于所述开口两侧环形外壳上的凸耳,所述凸耳是由环形外壳自开口处向外弯折形成,弯折部分的末端固定于环形外壳上;每个凸耳的弯折处均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轴向间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为宽度尺寸均匀一致的长条孔,并且所述长条孔的长度两端为半圆形结构,每个凸耳内分别穿设有圆钢,其中一根圆钢上开设有与相应定位孔对应的过栓孔,另一根圆钢上开设有与相应定位孔对应的螺纹孔,螺栓横向穿过对应的定位孔和过栓孔而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凸耳的弯折部分的末端是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环形外壳上的。还包括用于封闭所述环形外壳的开口的配桥,所述配桥的一端与环形外壳的开口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外密封唇环和内密封唇环的径向内侧面上均成型有防滑倒刺。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本技术这种管接头在其密封圈的两端均设置有外密封唇环和内密封唇环,在紧固装置的收紧力以及管道内液体介质的压力作用下,内密封唇环受挤压变形从而挤压外密封唇环,并且二者受压变形而紧靠在一起,同时紧压在管道的外壁上,形成双道密封结构,管内介质只有同时透过外密封唇环和内密封唇环才能溢出管接头外,有效保障了该管接头与管道间的密封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这种双密封管接头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这种双密封管接头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这种双密封管接头安装到管道初期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这种双密封管接头安装到管道上后受管内介质冲击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这种双密封管接头安装到管道上后沿水平方向的中心剖视图;其中:1-环形外壳,11-挡壁,1a-开口,2-紧固装置,21-凸耳,22-定位孔,23-圆钢,24-螺栓,3-密封圈,31-外密封唇环,31a-外密封唇环的轴向外侧面,31b-外密封唇环的轴向内侧面,32-内密封唇环,33-变形槽,33a-变形槽的径向外侧部,33b-变形槽的径向内侧部,34-防滑倒刺,4-环形卡箍,5-管道,6-配桥。的轴向尺寸大于变形槽33的径向内侧部33b的轴向尺寸。如此设置可保证管接头连接管道时,外密封唇环31和内密封唇环32能够顺利靠近紧压在一起。上述变形槽33的结构是通过这种形式来实现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图1~图5示出了本技术这种双密封管接头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与传统管接头相同的是,它也包括带开口1a的环形外壳1(具体为,环形外壳1的圆周面轴向断开而形成所述开口1a)、设于该环形外壳开口处的紧固装置2、布置在该环形外壳内的密封圈3。本实施例的关键改进在于:在所述密封圈3内壁的轴向两端处均分别设置有轴向外侧的外密封唇环31和轴线内侧的内密封唇环32,即共有两个外密封唇环31和两个内密封唇环32。所述外密封唇环31和内密封唇环32均为实心圆环结构,外密封唇环31和内密封唇环32的环壁上并未开孔。并且所述外密封唇环31和内密封唇环32是由所述密封圈3的内壁径向向内凸起而形成的,即所述密封圈3的一部分内壁径向向内凸起而形成的所述外密封唇环31和内密封唇环32。外密封唇环31和内密封唇环32轴向间隔布置,从而在二者之间形成有环形的变形槽33。参照图5所示,在实际应用时,将该管接头套设在两管道5的对接处,收紧所述紧固装置2而使环形外壳1开口处的间隙变小,进而使环形外壳1对密封圈3形成径向向内的夹持力,外壳被紧固,并进而使密封圈的内壁收缩以夹紧放置在其内部的两根管道5的外壁。由于密封圈3的两端均设置有外密封唇环31和内密封唇环32,在紧固装置2的收紧力以及管道5内液体介质的压力作用下,内密封唇环32受挤压变形从而挤压外密封唇环31,并且二者受压变形而紧靠在一起(变形槽33尺寸缩小),同时紧压在管道5的外壁上,形成双道密封结构,管内介质只有同时透过外密封唇环31和内密封唇环32才能溢出管接头外,有效保障了该管接头与管道5间的密封性。为了进一步增强密封圈3的密封效果,本例在外密封唇环31和内密封唇环32的径向内侧面上均成型有防滑倒刺34,这些防滑倒刺34能够增大密封圈3与管道外壁间的摩擦力,使密封更加紧密。而且,本例中所述变形槽33的径向外侧部33a的轴向尺寸大于变形槽33的径向内侧部33b的轴向尺寸。如此设置可保证管接头连接管道时,外密封唇环31和内密封唇环32能够顺利靠近紧压在一起。上述变形槽33的结构是通过这种形式来实现的:外密封唇环31的轴向外侧面31a和轴向内侧面31b均为外宽内窄的圆锥面。而且外密封唇环31的轴向内侧面31b的根部开设有轴向向外延伸的圆环状的弧形沟槽,该弧形沟槽构成所述变形槽33的一部分。参照图3和图4所示,所述环形外壳1的轴向两端成型有径向向内延伸的挡壁11,并在所述环形外壳1内设有布置在所述挡壁11和所述密封圈3之间的带断口的环形卡箍4。环形卡箍4的端口与环形外壳1的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密封管接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密封管接头,包括带有开口(1a)的环形外壳(1)、设于该环形外壳开口处的紧固装置(2)、布置在该环形外壳内的密封圈(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圈(3)内壁的轴向两端处均分别设置有轴向外侧的外密封唇环(31)和轴线内侧的内密封唇环(32),所述外密封唇环(31)和内密封唇环(32)均为实心圆环结构,且外密封唇环(31)和内密封唇环(32)是由所述密封圈(3)的内壁径向向内凸起而形成,外密封唇环(31)和内密封唇环(32)轴向间隔布置,从而在二者之间形成有环形的变形槽(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密封管接头,包括带有开口(1a)的环形外壳(1)、设于该环形外壳开口处的紧固装置(2)、布置在该环形外壳内的密封圈(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圈(3)内壁的轴向两端处均分别设置有轴向外侧的外密封唇环(31)和轴线内侧的内密封唇环(32),所述外密封唇环(31)和内密封唇环(32)均为实心圆环结构,且外密封唇环(31)和内密封唇环(32)是由所述密封圈(3)的内壁径向向内凸起而形成,外密封唇环(31)和内密封唇环(32)轴向间隔布置,从而在二者之间形成有环形的变形槽(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密封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槽(33)的径向外侧部(33a)的轴向尺寸大于变形槽(33)的径向内侧部(33b)的轴向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密封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唇环(31)的轴向外侧面(31a)和轴向内侧面(31b)均为外宽内窄的圆锥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密封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唇环(31)的轴向内侧面(31b)的根部开设有轴向向外延伸的圆环状的弧形沟槽,该弧形沟槽构成所述变形槽(33)的一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密封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外壳(1)的轴向两端成型有径向向内延伸的挡壁(11),并在所述环形外壳(1)内设有布置在所述挡壁(11)和所述密封圈(3)之间的带断口的环形卡箍(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密封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坚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捷英特管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