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及抓管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6950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8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包括:一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设有第一油管、第二油管、第三油管及第四油管;一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上设有第五油管、第六油管、第七油管及第八油管,其中,所述第五油管与所述第一油管连通,所述第六油管与所述第二油管连通,所述第七油管与所述第三油管连通,所述第八油管与所述第四油管连通;一驱动缸,所述驱动缸带动所述回转机构在所述固定套内旋转。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抓管器。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及抓管器,实现了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液压油路可满足动、静状态转化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油路传输
,尤其涉及一种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及抓管器
技术介绍
在长输管道施工中,在水网、山区陡坡地带,因地形或地耐力的原因一般采用挖掘机辅助进行吊卸钢管,通常采用吊带进行卸管。采用吊带卸管时需要人工配合,具有不安全因素;因此研究人员在挖掘机端部安装液压抓管器,可利用挖掘机的液压动力作为驱动力进行纲管装卸,该液压抓管器能将所抓钢管进行旋转和侧摆,以适应现场地形情况。为实现液压抓管器抓管旋转和侧摆,在液压抓管器中设有旋转结构和侧摆结构、抓管结构及其液压控制系统。在抓管器作业中存在旋转、侧摆、抓管等作业工作,侧摆结构和抓管结构位于回转结构中,可以随着回转结构的回转而回转。侧摆结构和抓管结构驱动液压缸以液压油为动力来源。通常方法是从控制系统中连通液压油管为液压缸提供液压油。而抓管器的控制系统和液压缸分别位于固定结构部分和回转结构部分中,连接油管需随着旋转结构位置变化而变化,目前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液压油管无法达到这种动、静状态变换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及抓管器,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液压油管无法达到动、静状态变换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液压油路可满足动、静状态转化的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通过提供一种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应用于一特种抓管器中,其中所述抓管器包括侧推液压缸组、抓管液压缸组及控制系统阀
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包括:一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设有第一油管、第二油管、第三油管及第四油管,所述第一油管、所述第二油管、所述第三油管及所述第四油管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阀组连接;一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套中心部位,所述回转机构上设有第五油管、第六油管、第七油管及第八油管,其中,所述第五油管与所述第一油管连通,所述第六油管与所述第二油管连通,所述第七油管与所述第三油管连通,所述第八油管与所述第四油管连通,所述第五油管和所述第六油管分别与所述侧推液压缸组连接,所述第七油管和所述第八油管分别与所述抓管液压缸组连接;一驱动缸,所述驱动缸与所述固定套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缸带动所述回转机构在所述固定套内旋转。进一步地,所述回转机构包括:旋转轴、驱动键及驱动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缸连接,所述第五油管、所述第六油管、所述第七油管及所述第八油管;所述驱动键卡接在所述旋转轴及所述驱动轴之间;所述驱动轴插接在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所述驱动缸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时,通过所述驱动键带动所述驱动轴旋转。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外表面由上至下设有第一环形槽体,第二环形槽体、第三环形槽体及第四环形槽体。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套内表面由上至下设有第五环形槽体,第六环形槽体、第七环形槽体及第八环形槽体;所述第五环形槽体与所述第一环形槽体组合形成第一环形导油槽,所述第一油管通过所述第一环形导油槽与所述第五油管连通;所述第六环形槽体与所述第二环形槽体组合形成第二环形导油槽,所述第
二油管通过所述第二环形导油槽与所述第六油管连通;所述第七环形槽体与所述第三环形槽体组合形成第三环形导油槽,所述第三油管通过所述第三环形导油槽与所述第七油管连通;所述第八环形槽体与所述第四环形槽体组合形成第四环形导油槽,所述第四油管通过所述第四环形导油槽与所述第八油管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的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还包括:环形密封圈,所述第一环形导油槽、第二环形导油槽、第三环形导油槽及第四环形导油槽两侧均设有所述环形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的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还包括:保持架,所述保持架为中空的阶梯状圆片形结构,所述旋转轴套接所述保持架的中心孔内,所述保持架的上端与固定套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还包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设置所述固定套、所述旋转轴及保持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的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还包括: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固定套及所述旋转轴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的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还包括:螺栓,所述保持架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固定套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抓管器,所述抓管器包括上述的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通过连通固定套及回转机构上的油管,使得驱动缸驱动回转机构相对固定套旋转时,在任何位置变化下,油路依旧可以正常运行,实现了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液压油路可以满足动、静状态转化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液路传输回转装置的局部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将控制系统和液压缸油管连通,本技术针对回转结构设计一种能够进行油路传输的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即可以对回转装置旋转轴进行动力驱动,使固定套和旋转轴之间产生相对旋转运动,又可以使液压油在固定套和旋转轴处于静止或相对运动状态下进行传输。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应用于一特种抓管器中,其中抓管器包括侧推液压缸组11、抓管液压缸组12及控制系统阀组13,该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包括:一固定套1,一回转机构及一驱动缸9。固定套1上设有第一油管1-1、第二油管1-2、第三油管1-3及第四油管1-4,第一油管1-1、第二油管1-2、第三油管1-3及第四油管1-4分别与控制系统阀组13连接。回转机构设置在固定套1中心部位,回转机构上设有第五油管7-1、第六油管7-2、第七油管7-3及第八油管7-4,其中,第五油管7-1与第一油管1-1连通,第六油管7-2与第二油管1-2连通,第七油管7-3与第三油管1-3连通,第八油管7-4与第四油管1-4连通。第五油管7-1和第六油管7-2分别与侧推液压缸组11连接,第七油管7-3和第八油管7-4分别与抓管液压缸组12连接。驱动缸9与固定套1固定连接,驱动缸9带动回转机构在固定套1内旋转。其中,回转机构包括:旋转轴7、驱动键10及驱动轴4;旋转轴7的一端与驱动缸9连接,第五油管7-1、第六油管7-2、第七油管7-3及第八油管7-4;
驱动键10卡接在旋转轴7及驱动轴4之间;驱动轴4插接在旋转轴7的另一端,驱动缸9驱动旋转轴7旋转时,通过驱动键10带动驱动轴4旋转。旋转轴7外表面由上至下设有第一环形槽体,第二环形槽体、第三环形槽体及第四环形槽体。固定套1内表面由上至下设有第五环形槽体,第六环形槽体、第七环形槽体及第八环形槽体。第五环形槽体与第一环形槽体组合形成第一环形导油槽14-1,第一油管1-1通过第一环形导油槽14-1与第五油管7-1连通;第六环形槽体与第二环形槽体组合形成第二环形导油槽14-2,第二油管1-2通过第二环形导油槽14-2与第六油管7-2连通;第七环形槽体与第三环形槽体组合形成第三环形导油槽14-3,第三油管1-3通过第三环形导油槽14-3与第七油管7-3连通;第八环形槽体与第四环形槽体组合形成第四环形导油槽14-4,第四油管1-4通过第四环形导油槽14-4与第八油管7-4连通。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及抓管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应用于一特种抓管器中,其中所述抓管器包括侧推液压缸组、抓管液压缸组及控制系统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包括:一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设有第一油管、第二油管、第三油管及第四油管,所述第一油管、所述第二油管、所述第三油管及所述第四油管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阀组连接;一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套中心部位,所述回转机构上设有第五油管、第六油管、第七油管及第八油管,其中,所述第五油管与所述第一油管连通,所述第六油管与所述第二油管连通,所述第七油管与所述第三油管连通,所述第八油管与所述第四油管连通,所述第五油管和所述第六油管分别与所述侧推液压缸组连接,所述第七油管和所述第八油管分别与所述抓管液压缸组连接;一驱动缸,所述驱动缸与所述固定套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缸带动所述回转机构在所述固定套内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应用于一特种抓管器中,其中所述抓管器包括侧推液压缸组、抓管液压缸组及控制系统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包括:一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设有第一油管、第二油管、第三油管及第四油管,所述第一油管、所述第二油管、所述第三油管及所述第四油管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阀组连接;一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套中心部位,所述回转机构上设有第五油管、第六油管、第七油管及第八油管,其中,所述第五油管与所述第一油管连通,所述第六油管与所述第二油管连通,所述第七油管与所述第三油管连通,所述第八油管与所述第四油管连通,所述第五油管和所述第六油管分别与所述侧推液压缸组连接,所述第七油管和所述第八油管分别与所述抓管液压缸组连接;一驱动缸,所述驱动缸与所述固定套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缸带动所述回转机构在所述固定套内旋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机构包括:旋转轴、驱动键及驱动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缸连接,所述第五油管、所述第六油管、所述第七油管及所述第八油管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驱动键卡接在所述旋转轴及所述驱动轴之间;所述驱动轴插接在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所述驱动缸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时,通过所述驱动键带动所述驱动轴旋转。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外表面由上至下设有第一环形槽体,第二环形槽体、第三环形
\t槽体及第四环形槽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液路传输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内表面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虹丁英利吴大伟吴寅虎刘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第二工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