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开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分解磷化氢制备单质磷的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06907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利用分解磷化氢制备单质磷的负载型催化剂,是以Al↓[2]O↓[3]为载体,与Co、P一起构成的CoP/Al↓[2]O↓[3]非晶态合金,其制备方法是:将可溶性钴盐、柠檬酸钠、次磷酸钠、硫酸铵和Al↓[2]O↓[3]溶于去离子水中;用氨水将反应液pH调节为9~10,在温度为80℃~100℃的条件下,加入硼氢化钾并充分搅拌后生成沉淀物;将沉淀物分离后分别用氨水、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并将沉淀物置于无水乙醇中保存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采用CoP/Al↓[2]O↓[3]非晶态合金作为磷化氢热分解催化剂,分解温度低、转化率高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且易于工业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剂的制备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分解磷化氢制备单质磷的负载型催 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电子级磷酸广泛用于半导体芯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大屏幕液晶显示器等微电子 制造工业,随着液晶电视需求量的增长,半导体芯片制造业向中国转移,我国电子级磷酸 的用量将会有大幅增长,高附加值的精细磷化工产品将是未来磷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 高纯磷是精细磷化工的先决条件,我国使用的高纯磷特别是半导体级高纯黄磷主要靠进 口且价格昂贵,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电子级磷,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我国 是次磷酸钠的生产大国,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磷化氢,目前采用的处理方法是 将其转化为低附加值的磷酸或者次磷酸(钠),如能将其分解转化为高纯磷,既减少环境 污染,又可提高经济效益。分解磷化氢制备高纯磷的关键是寻找适用的催化剂、降低能 耗及改进工艺。非晶态合金作为一种新型催化材料备受催化工作者的青睐。但非晶态是一种亚稳状 态,容易积聚并且在高温下容易晶化而使其催化活性降低。所以用非晶态合金作催化剂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是增加非晶态合金的比表面积,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二是提 高非晶态合金的晶化温度,以保持其较高的催化活性,延长使用寿命。研制负载型催化 剂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八1203能与其负载的活性组分产生"金属一载 体强相互作用",促进金属在其表面高度分散,改善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所以A1A是一 种理想的载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分解温度低、转化率高、具有良好催 化活性和稳定性、成本低且易于工业应用的用于分解磷化氢制备单质磷的负载型催化剂 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分解磷化氢制备单质磷的负载型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是以A1A为载体,与Co、 P—起构成的CoP/AU)3非晶态合金,其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o 38. 15 36.29 %、 P 4. 93 6. 87%、 A1A为余量。上述用于分解磷化氢制备单质磷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 步骤1) 将载体A1A煅烧时后,用钴盐的水溶液在电磁搅拌下浸渍,然后过滤、晾干;2) 将可溶性钴盐和拧檬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次磷酸钠、硫酸铵和处理过的八1203,再用去离子水将反应液稀释;3) 用氨水将反应液pH调节为9 10,在温度为80'C 10(TC的条件下,加入硼氢化 钾并充分搅拌,生成灰黑色粉末状沉淀物;4) 将沉淀物分离后用氨水洗涤,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物至上清液达到中性,最 后用无水乙醇洗涤并将沉淀物置于无水乙醇中保存,该沉淀物即为CoP/Al203非晶态合金。所述载体A1A于45CTC煅烧4小时,用浓度为0. 45mol/L钴盐的水溶液电磁搅拌下 浸渍4小时。所述可溶性钴盐为硫酸钴、氯化钴或硝酸钴,反应液中C浐离子的浓度为0. 24mol/L。 所述柠檬酸钠在反应液中的浓度为0. 35mol/L。 所述次磷酸钠在反应液中的浓度为1. 20 3. 12mol/L。 所述硫酸铵在反应液中的浓度为0. 68mol/L。所述硼氢化钾在反应液中的浓度为1.0mol/L,加入量为15ml/ L反应液。 所述调节反应液pH值和洗涤沉淀物所用氨水的重量百分比浓度均为25%-28%。 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原理是氧化还原法,可用下列化学反应式表示-Co2++H2P02—+H20=Co+H2P03_+2H+ 3H2P02—= H2P03—+2P+ H20+20H— 沉积出来的P溶融于Co中形成非晶态合金,表示为Co+P =CoP (Co-P制式一种表达式)。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采用CoP/AlA非晶态合金作为磷化氢热分解催化剂,可以使磷化 氢的实际热分解温度从800 1000'C降到45(TC左右,而磷化氢的分解率可达到98. 4%, 即分解温度低、转化率高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且易 于工业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将2. 0g载体A1A于45(TC煅烧4小时后,用浓度为0. 45mol/L硫酸钴水溶液在电磁 搅拌下浸渍4小时,然后过滤、晾干;将0. 048mol的硫酸钴和0. 070mol的柠檬酸钠溶 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O. 384mol的次磷酸钠、0. 136mol的硫酸铵和处理过的2. 0g A1203, 再用去离子水将反应液稀释至200mL,在反应液中,Co2+离子、柠檬酸钠、次磷酸钠和硫 酸铵的浓度分别为0. 24mol/L、 0.35mol/L、 1.92 mol/L和0. 68mol/L;用浓度均为25% 氨水将反应液pH调节为9.0,在温度为9(TC的条件下,加入3.0mL、浓度为1.0mol/L 的KBH4溶液并充分搅拌,生成灰黑色粉末状沉淀物;将沉淀物分离后用浓度均为25%氨 水洗涤1次,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物至上清液达到中性,最后用无水乙醇洗涤2次 并将沉淀物置于无水乙醇中保存,该沉淀物即为CoP/AlA非晶态合金。经检测表明,该 产物中Co、 P的质量百分比为Co37 24P5.9。/Al203,比表面积为222. 2115m7g。实施例2改变实施例1中次磷酸钠加入量为0.240mol,即其在反应液中的浓度为1.20mol/L, 其余步骤与条件同实施例1。所得产物,经检测表明,其Co、 P的质量百分比为 Co3815P4 93/Al203,比表面积为199. 1257m7g。实施例3改变实施例1中次磷酸钠加入量为0. 624mol,即其在反应液中的浓度为3. 12mol/L, 其余步骤与条件同实施例1。所得产物,经检测表明,其Co、 P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Co36 29Pe87/Al203,比表面积为235. 1734m7g。将上述三个实施例制得的催化剂进行催化分解磷化氢制备单质磷的反应实验,采用U 型石英管并在加热炉内进行升温,工艺参数为催化剂用量0.10 0.15g、磷化氢流量 4. 15m L /min、氮气流量80. 25m L /min、反应温度340。C 520。C、反应时间50min,实 验结果见表l、表2。表l:不同成分催化剂的磷化氢分解率(%)<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表2:不同催化剂的初始反应温度<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实验结果表明采用CoP/Al203非晶态合金作为磷化氢热分解催化剂,分解温度低、转化率高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效果良好。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分解磷化氢制备单质磷的负载型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是以Al2O3为载体,与Co、P一起构成的CoP/Al2O3非晶态合金,其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o 38.15~36.29%、P 4.93~6.87%、Al2O3为余量。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分解磷化氢制备单质磷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 将载体Al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分解磷化氢制备单质磷的负载型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是以Al↓[2]O↓[3]为载体,与Co、P一起构成的CoP/Al↓[2]O↓[3]非晶态合金,其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o38.15~36.29%、P4.93~6.87%、Al↓[2]O↓[3]为余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贵韩长秀任吉丽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