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凝胶胶带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6499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8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硅凝胶胶带及其制备工艺,硅凝胶胶带由外至内依序为TPU膜、医用压敏胶、载体层和硅凝胶层,医用压敏胶的软度为11-15mm,医用压敏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至少为45g/m2,载体层为PP无纺布或棉布;TPU膜通过医用压敏胶与载体层的一面粘合,硅凝胶层涂布在载体层的另一面。该硅凝胶胶带透气性好,与皮肤的相容性好,无刺激、无过敏、无毒,舒适度高,剥离温和,不会产生痛感,对新生组织无伤害,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固定输液管、覆盖不同类型的创伤或者静脉内套管的固定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特别是指一种硅凝胶胶带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疾病治疗中经常使用到贴布,贴布也称敷料,用于固定输液管、覆盖不同类型的创伤或者静脉内套管的固定和保护。英国专利GB1280631提出了一种由非常薄的、约25微米厚的聚氨酯膜组成,聚氨酯膜上涂布有大约也为25微米厚的粘结剂的自粘性薄层。由于该膜很薄,所以其柔性好,可以在不光滑的、凹凸的皮肤表面上安全地贴附并密封创伤周边。但是,聚氨酯膜与凹凸的皮肤表面会产生褶皱,形成的任何褶皱有时会产生细小的通道,这些通道会导致流体发生渗漏。另外,这些自粘性敷料还存在以下问题:1、为了改善粘结效果,这些自粘性敷料所用的粘结剂多为相对侵蚀性的粘结剂,许多敷料的粘结剂的粘结强度随着时间的增长粘结性能逐渐提高,以致将其从皮肤移开时会引起皮肤变红和疼痛;2、现用的自粘性敷料对毛发具有较高的粘结性,而此类胶带多用于多毛的皮肤表层,移除敷料时会因为拔出毛发而引发疼痛。为解决上述问题,美国专利US2008114278A1提出了一种密封膜敷料,包括涂布有粘结剂的薄塑料膜的膜敷料,粘结剂具有10-22mm的软度,粘结剂涂层的每单位面积重量为50g/m2或更大。粘结剂优选硅弹性体或热熔粘结剂,刚涂布后显示出合适的粘结力水平,并且粘结力随着时间完全不增加或者仅轻微增加,对毛发的粘结力也是如此,当其处于10-22mm软度时会尽快流到基地任意不平坦处,即起到防漏的效果。但是,如采用热熔粘结剂,虽粘结性能好,但此类敷料只能作用于一般病人,当其用于身患癌症、免疫力低下、皮肤过敏、老人、儿童类病人时,对产生刺激、过敏等多种不良反应;如采用硅弹性体粘结剂,虽与皮肤的相容性好,但是硅弹性体与薄塑料膜之间的粘结力差,极易
导致硅弹性体与薄塑料膜异位。如何改进已有敷料的结构,设计出贴敷效果好、生物相容性好,对皮肤无刺激的硅凝胶胶带,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贴敷效果好、生物相容性好,对皮肤无刺激的硅凝胶胶带。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硅凝胶胶带,硅凝胶胶带由外至内依序为TPU膜、医用压敏胶、载体层和硅凝胶层,医用压敏胶的软度为11-15mm,医用压敏胶的每单位面积重量至少为45g/m2,载体层为PP无纺布或棉布;TPU膜通过医用压敏胶与载体层的一面粘合,硅凝胶层涂布在载体层的另一面。优选的,TPU膜透气性至少2kg/m2·24h,厚度10-30μm。优选的,硅凝胶层内、医用压敏胶或载体层上设有消毒、杀菌功能的物质,硅凝胶层上设有透气孔。优选的,TPU膜上设有PE保护层,硅凝胶层上设有保护层。一种硅凝胶胶带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复合:将各个材料层进行涂布、复合最终得到由外至内依序为PE保护层、TPU膜、医用压敏胶、载体层、硅凝胶层和保护层的硅凝胶胶带,医用压敏胶和硅凝胶层涂布后需要在60-150℃加热固化才能进行后续复合操作;第二步,排废:去除TPU膜上的PE保护层;第三步,成型:将第二步所得的产品进行裁切、压痕、复卷、包装处理。优选的,第一步的具体操作为:将医用压敏胶涂布在带有PE保护层的TPU膜上并加热固化,之后在医用压敏胶上复合载体层,接着在载体层上涂布硅凝胶层,再次加热固化后在硅凝胶层上复合保护层。进一步优选的,第一步的具体操作为:将医用压敏胶涂布在离型纸或离型膜上,加热固化后与载体层复合,去除离型纸或者离型膜后将医用压敏胶与带有PE保护层的TPU膜复合,最后在载体层上涂布硅凝胶层并再次加热固化。更为优选的,医用压敏胶和硅凝胶层涂布后需要在80-100℃加热固化才能进行后续复合操作。最为优选的,保护层的宽度大于硅凝胶胶带的宽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皮肤的相容性好,无刺激、无过敏、无毒,舒适度高,剥离温和,不会产生痛感,对新生组织无伤害,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固定输液管、覆盖不同类型的创伤或者静脉内套管的固定和保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硅凝胶胶带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硅凝胶胶带的主视图。图中:1、TPU膜;2、医用压敏胶;3、载体层;4、硅凝胶层;5、保护层;6、硅凝胶胶带;7、压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TPU膜有聚酯材质与聚醚材质,聚醚材质的TPU膜的透气性优于聚酯材质。本专利技术的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TPU膜1均为透气性良好的聚醚材质的TPU膜。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一种硅凝胶胶带,硅凝胶胶带6由外至内依序为TPU膜1、医用压敏胶2、载体层3和硅凝胶层4,医用压敏胶2的软度为11-15mm,医用压敏胶2的每单位面积重量至少为45g/m2;载体层3为PP无纺布或棉布;TPU膜1通过医用压敏胶2与载体层3的一面粘合,硅凝胶层4涂布在载体层3的另一面。硅凝胶质地透明、柔韧、粘附力强,贴敷效果好、透气性能佳。先通过医用压敏胶2在TPU膜1上设置载体层3,再在载体层3上涂覆硅凝胶层4,既可以改善硅凝胶层4与皮肤的贴覆效果,又可以避免医用压敏胶2直接与皮肤接触导致不适反应,还可以促使硅凝胶层4在TPU膜1上分布更加均匀。当医用压敏胶2的软度低于11mm时获得紧固流体膜敷料是很难的,实验证实:医用压敏胶2的每单位面积重量至少为45g/m2时方可实现密封;在软度高于15mm时,医用压敏胶2的内聚力会降低,去除硅凝胶胶带时可能导致医用压敏胶2残余物留在皮肤上。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硅凝胶胶带与皮肤的相容性好,无刺激、无过敏、无毒,舒适度高,剥离温和,不会产生痛感,对新生组织无伤害。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实施例,TPU膜1透气性至少2kg/m2·24h,厚度10-30μm。常用的TPU膜厚度多为10-50μm,其中较为优选的厚度区间为10-30μm,在此区间内的TPU膜制备成的硅凝胶胶带透气性良好。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硅凝胶层4内、医用压敏胶2或载体层3上设有消毒、杀菌功能的物质,硅凝胶层4上设有透气孔。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实施例,TPU膜1上设有PE保护层,硅凝胶层4上设有保护层5。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TPU膜均为商购的带有PE保护层的TPU膜(卷设于料筒上),是通过PE膜与TPU膜共挤生产出来的,PE膜作为TPU膜的载体膜它与TPU膜之间的亲和力小,很容易移除。保护层5可以为离型纸或离型膜;离型膜可以为PE膜或PET膜,较为优选的是PE膜。当然,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硅凝胶胶带6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表面多孔的结构,或者直接将硅凝胶层4在硅凝胶胶带6内的分布由满涂更改为点涂,这些结构也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硅凝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硅凝胶胶带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硅凝胶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凝胶胶带(6)由外至内依序为TPU膜(1)、医用压敏胶(2)、载体层(3)和硅凝胶层(4),医用压敏胶(2)的软度为11‑15mm,医用压敏胶(2)的每单位面积重量至少为45g/m2,所述载体层(3)为PP无纺布或棉布;TPU膜(1)通过医用压敏胶(2)与载体层(3)的一面粘合,硅凝胶层(4)涂布在载体层(3)的另一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凝胶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凝胶胶带(6)由外至内依序为TPU膜(1)、医用压敏胶(2)、载体层(3)和硅凝胶层(4),医用压敏胶(2)的软度为11-15mm,医用压敏胶(2)的每单位面积重量至少为45g/m2,所述载体层(3)为PP无纺布或棉布;TPU膜(1)通过医用压敏胶(2)与载体层(3)的一面粘合,硅凝胶层(4)涂布在载体层(3)的另一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凝胶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TPU膜(1)透气性至少2kg/m2·24h,厚度10-3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凝胶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凝胶层(4)内、所述医用压敏胶(2)或所述载体层(3)上设有消毒、杀菌功能的物质,所述硅凝胶层(4)上设有透气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凝胶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TPU膜(1)上设有PE保护层,所述硅凝胶层(4)上设有保护层(5)。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凝胶胶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复合:将各个材料层进行涂布、复合得到由外至内依序为PE保护层、TPU膜(1)、医用压敏胶(2)、载体层(3)、硅凝胶层(4)和保护层(5)的硅凝胶胶带(6),所述医用压敏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铁刚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博世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