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6098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7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组件,包括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第一电子装置具有第一机体与配置在第一机体的凹陷内的第一端子组。第二电子装置具有第二机体与第二端子组,第二端子组突出地设置在第二机体上,第二机体仅通过第二端子组伸入并卡置在凹陷而与第一机体组装在一起,且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彼此在凹陷内接触,而使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通过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而相互电性连接。从而完成结构上和电性上的连接,并且具备视觉上的美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子组件,其包括在电性上与结构上能彼此拆装的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便携式电子装置与传统的台式电脑最大的差别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讲求轻薄短小,让电脑的使用者能够易于携带,并且提供使用者在各种环境下进行电脑操作的便利性。然而,便携式电子装置也受限于其轻薄短小的设计要求,其功能与扩展性也不能与具有较大的运用空间的台式电脑相提并论。有鉴于此,现有便携式电子装置多会附带提供扩展基座,藉以让扩展基座作为提供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承载平台而使两者结合形成电子组件,同时也能提供便携式电子装置额外的使用方式与功能。例如,作为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源供应、键盘输入或相关人机操控界面、连接接口或音箱的扩展等,以使便携式电子装置未处于携行状态时能达到现有台式电脑的完整功能。欲达到上述功能,便携式电子装置与扩展基座之间需同时完成结构上与电性上的连接。在现有技术中,大部分是通过各在扩展基座上与便携式电子装置上设置外部连接器,以在扩展基座与便携式电子装置在结构连结的时候,通过连接器的对接而达到彼此电性连接的效果。但,所述设置在集成上且外露的连接器却容易因其在视觉上突兀的外型而对电子组件的美观造成不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组件,其将部分电性连接端子整合在能彼此拆装的电子装置的结合结构上。本专利技术的电子组件,包括第一电子装置以及第二电子装置。第一电子装置具有第一机体与配置在第一机体的凹陷内的第一端子组。第二电子装置具
有第二机体与第二端子组。第二端子组突出地设置在第二机体上,且第二机体仅通过第二端子组伸入并卡置在凹陷而与第一机体组装在一起。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彼此在凹陷内接触,而使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通过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而相互电性连接。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电子组件包括在结构上与电性上能彼此拆装的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并在两者结合时能通过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而达到彼此电性连接的效果,其中第二端子组整合在第二机体的连接卡合结构上,以让第二机体仅通过第二端子组伸入并卡置在凹陷而使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在结构上彼此结合,且同时通过第二端子组与第一端子组在凹陷内彼此接触而达到上述电性连接的效果。据此,对第二电子装置而言,其无需另行设置用以与第一电子装置电性连接的连接器,便能在与第一电子装置结合的过程中同时达到结构与电性的连结关系,且能提供第二电子装置在其第二机体上更加简洁而提升其美观的效果。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组件的爆炸图;图2是图1的电子组件的电性连接方块图;图3示出图1的第二电子装置沿A-A’线的局部剖示图;图4至图6分别示出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的结合过程的局部示意图;图7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的电性连接示意图;图8示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的电性连接示意图。符号说明:100:电子组件;110:第一电子装置;112:第一机体;112a:凹陷;114、114a、114b:第一端子组;116:第一电子模块;120:第二电子装置;121、221:识别电路;122:第二机体;122a:本体;122b:铰链;122c:枢转件;124:第二端子组;124a:第一端子;124b:第二端子;126:第二电子模块;A1:导电部;A2:绝缘部;A3:电线;E1:第一端;E2:第二端;K1:弹片;K2:接垫;L1:底部;L2:侧部;S1、S2:表面;S3:侧面;W1:内壁。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组件的爆炸图。图2是图1的电子组件的电性连接方块图。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电子组件100包括能彼此拆装的第一电子装置110与第二电子装置120,其中第一
电子装置110具有第一机体112与配置在第一机体112的凹陷112a内的第一端子组114。第二电子装置120具有第二机体122与第二端子组124,且第二端子组124突出地设置在第二机体122上,以让第二机体122仅通过将第二端子组124伸入并卡置在凹陷112a而能与第一机体112组装在一起。同时,第一端子组114与第二端子组124在凹陷112a内彼此接触,因而让第一电子装置110与第二电子装置120通过第一端子组114与第二端子组124而相互电性连接。详细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一电子装置110例如是便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设置在第一机体112内的第一电子模块116,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子组114。第二电子装置120例如是扩展基座,其包括设置在第二机体122内的第二电子模块126,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组124。在此所述电子模块116或126,诸如第一机体112内的液晶显示模块的电路驱动部分,又如第二机体122内的用以提供电源与输入功能的电路驱动部分,以让第一电子装置110或第二电子装置120达到相关功能所需的电子元件及电路。据此,第一电子模块116与第二电子模块126能通过第一端子组114与第二端子组124的电性连接关系而达到彼此通信及数据传输的效果,以让使用者将第一电子装置110组装在第二电子装置120上而达到扩展使用功能的目的。如前所述,由于第二电子装置120是通过将第二端子组124整合在第二机体122上的突出卡合结构,因此便无需在第二机体122上另行设至达到电性连接效果的连接器,即,如图1所示,第二机体122在与第一机体112结合的表面上除了所述第二端子组124的突出结构外均呈平滑表面。如此一来,第二机体122将能因此而保有简洁、完整的轮廓而提升其美观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机体112具有彼此相对的表面S1、S2与邻接在表面S1、S2之间的侧面S3,其中表面S1设置有显示器的显示面,而一对凹陷112a分别位在侧面S3,且各凹陷112a内设置有第一端子组114。对应地,第二机体122包括本体122a、枢转件122c与一对铰链122b,枢转件122c位在本体122a的凹部中且其两端通过铰链122b而与本体122a连接,以使枢转件122c能相对于本体122a枢转。枢转件122c呈L形轮廓,其包括底部L1与侧部L2,第二端子组124包括突出地设置在底部L1的第一端子124a与第二端子124b,且第一端子124a与第二端子124b分别对应上述一对凹陷112a内的第
一端子组114。当第一电子装置110装设在第二电子装置120时,相对于底部L1而呈凸形轮廓的第一端子124a与第二端子124b会分别对应地插入凹陷112a中并与凹陷112a产生结构上的干涉,以让第一机体112能因此卡置在枢转件122c上,且同时承靠在底部L1与侧部L2。图3示出图1的第二电子装置沿A-A’线的局部剖示图。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机体122的枢转件122c是以多个经过金属冲压弯折的部件结合而成,而第二端子组124与铰链122b得以组装在枢转件122c上并据以保持枢转件122c的结构强度,以能顺利支撑组装后的第一电子装置110。再者,第二端子组124的第一端子124a与第二端子124b各具有导电部A1与绝缘部A2,其中导电部A1组装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子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电子装置,具有一第一机体与配置在所述第一机体的一凹陷内的一第一端子组;以及一第二电子装置,具有一第二机体与一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二端子组突出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机体上,所述第二机体仅通过所述第二端子组伸入并卡置在所述凹陷而与所述第一机体组装在一起,且所述第一端子组与所述第二端子组彼此在所述凹陷内接触,而使所述第一电子装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装置通过所述第一端子组与所述第二端子组而相互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电子装置,具有一第一机体与配置在所述第一机体的一凹陷内的一第一端子组;以及一第二电子装置,具有一第二机体与一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二端子组突出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机体上,所述第二机体仅通过所述第二端子组伸入并卡置在所述凹陷而与所述第一机体组装在一起,且所述第一端子组与所述第二端子组彼此在所述凹陷内接触,而使所述第一电子装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装置通过所述第一端子组与所述第二端子组而相互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体在与所述第一机体结合的表面上除所述第二端子组外均呈平滑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体具有一内壁,正对在所述凹陷的开口处,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一接垫,配置在所述内壁;以及一弹片,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在所述内壁,所述第二端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并远离所述内壁,且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接垫保持一距离,其中所述第二端在所述内壁上的正投影至少局部重叠在所述接垫,当所述第二端子组伸入所述凹陷时,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接垫与所述第二端子组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装置包括一对第一端子组,而所述第二端子组包括一第一端子与一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宪为凌正南张宜穆陈俊义王友史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