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伊军专利>正文

一种行李箱的内支撑辅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4020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1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李箱的内支撑功能辅件,其包括一背板以及分别设于背板两端的上顶托和下底托,该背板与上顶托、下底托为一体成型结构,该背板与上顶托、下底托之间贯通设置有若干掏空位,于上顶托和背板的连接处设有一拉杆安装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稳固,且大大节省了生产时间,既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整体的强度,进而增强了整体的承压能力,又大大减轻了整体的重量,使用于行李箱上,既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又提高了整体的强度,进而增强了整体的承压能力,又大大减轻了整体的重量,同时还解决了传统行李箱轮子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和不走直线问题,且可大大节省了装配时间,使行李箱更具立体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行李箱的
,特指一种一体成型的行李箱的内支撑辅件
技术介绍
行李箱,亦称旅行箱、拉杆箱,是用来放置旅途上所需要的衣物、个人护理用品及纪念品,它是行李的其中一种类型。早期的行李箱是以木材或其他重的材料制成,随着航空旅行的普及,行李箱的材料趋向更为轻便的硬塑胶或布质。大部份的型号亦附有内置小轮,可用拉杆方便拉动。近年亦有出现有4个小轮的行李箱,除了可作360度的旋转外,在平地更可以不费力轻易推动。现有的行李箱一般通过内设的底板、背板和顶板相连接作为箱体的内支撑件,该底板、背板和顶板为三个可相互分离的结构,此类箱体整体稳定性差,承压能力低,且整体较重,以至于使用在行李箱上,会大大增大行李箱的整体重量,不便于使用者出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行李箱的内支撑辅件,该内支撑辅件结构简单稳固,且大大节省了生产时间,既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整体的强度,进而增强了整体的承压能力,又大大减轻了整体的重量,使用于行李箱上,既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又提高了整体的强度,进而增强了整体的承压能力,又大大减轻了整体的重量,同时还解决了传统行李箱轮子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和不走直线问题,且可大大节省了装配时间,使行李箱更具立体感,成品使用轮子灵活,轻便好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行李箱的内支撑辅件,其包括一背板以及分别设于背板两端的上顶托和下底托,该背板与上顶托、下底托为一体成型结构,该背板与上顶托、下底托之间贯通设置有若干掏空位,该掏空位用以减轻背板与上顶托、下底托的重量,于上顶托和背板的连接处设有一拉杆安装位。所述背板与上顶托相互垂直,该背板和上顶托的连接处呈一圆弧倒角。所述背板与下底托相互垂直,该背板和下底托的连接处亦呈一圆弧倒角。所述上顶托和下底托对称设于背板两端,该上顶托的高度与下底托的高度相一致,该上顶托和下底托相对背板一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圆弧包边。所述背板与上顶托、下底托三者宽度相一致,该下底托上设有还设有脚轮安装位和L板安装位。所述背板两端分别设有一切口,该二切口对称设置,且大小形状相一致。所述背板上穿设有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背板和上顶托、下底托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简单稳固,且大大节省了生产时间;于背板和上顶托、下底托之间设置的掏空位,既增强了背板和上顶托、下底托之间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背板和上顶托、下底托之间的强度,进而增强了整体的承压能力,又大大减轻了背板和上顶托、下底托的重量;另外,于背板中部的切口/通孔设置,均可进一步减轻本技术整体重量,使用于行李箱上,既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又提高了整体的强度,进而增强了整体的承压能力,又大大减轻了整体的重量,同时还解决了传统行李箱轮子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和不走直线问题,且可大大节省了装配时间,使行李箱更具立体感,成品使用轮子灵活,轻便好用。附图说明图1 是本技术之具体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 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 是本技术之具体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 是图3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 是本技术之具体实施例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6 是本技术之具体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之具体实施例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背板;2-上顶托;3-下底托;4-掏空位;5-拉杆安装位;K-圆弧倒角;P-圆弧包边;S-切口;T-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行李箱的内支撑辅件,其包括一背板1以及分别设于背板1两端的上顶托2和下底托3,该背板1与上顶托2、下底托3为一体成型结构,形成C形框,该优选采用ABS、PP或PC材料制成,具体材料可根据产品制作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此并不予以自限,具体而言,该C形框采用2.5MM到6MM的蜂巢板做成,即背板1与上顶托2、下底托3的厚度分别均为2.5MM到6MM,且背板1与上顶托2、下底托3厚度相一致,具体厚度按客人需要确定,在此不予以自限,该背板1与上顶托2、下底托3之间贯通设置有若干掏空位4,该掏空位4用以减轻背板1与上顶托2、下底托3的重量,于上顶托2和背板1的连接处设有一拉杆安装位5,背板1与上顶托2、下底托3三者宽度相一致,其中,各掏空位4的间距相一致,各掏空位4的大小和形状相一致,该下底托3上设有还设有脚轮安装位和L板安装位。如图1、5所示,背板1与上顶托2相互垂直,该背板1和上顶托2的连接处呈一圆弧倒角K。如图1、5所示,背板1与下底托3相互垂直,该背板1和下底托3的连接处亦呈一圆弧倒角K。如图1、5所示,上顶托2和下底托3对称设于背板1两端,该上顶托2的高度与下底托3的高度相一致,该上顶托2和下底托3相对背板1一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圆弧包边P。具体实施例2:如图1-6所示,本技术所揭示的一种行李箱的内支撑辅件,其背板1两端分别设有一切口S,该二切口S对称设置,且大小形状相一致,该二切口S设于背板1的中部,该具体实施例的其他技术特征采用具体实施例1的技术特征作解释,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实施例3:如图1-5、7所示,本技术所揭示的一种行李箱的内支撑辅件,其背板1上穿设有通孔T,可进一步减轻本技术整体重量,该通孔T的大小、个数和形状均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在此不予以自限,该具体实施例的其他技术特征采用具体实施例1的技术特征作解释,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技术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李箱的内支撑功能辅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背板以及分别设于背板两端的上顶托和下底托,该背板与上顶托、下底托为一体成型结构,该背板与上顶托、下底托之间贯通设置有若干掏空位,该掏空位用以减轻背板与上顶托、下底托的重量,于上顶托和背板的连接处设有一拉杆安装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李箱的内支撑功能辅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背板以及分别设于背板两端的上顶托和下底托,该背板与上顶托、下底托为一体成型结构,该背板与上顶托、下底托之间贯通设置有若干掏空位,该掏空位用以减轻背板与上顶托、下底托的重量,于上顶托和背板的连接处设有一拉杆安装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李箱的内支撑功能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与上顶托相互垂直,该背板和上顶托的连接处呈一圆弧倒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李箱的内支撑功能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与下底托相互垂直,该背板和下底托的连接处亦呈一圆弧倒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军
申请(专利权)人:伊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