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量子点膜、背光单元与显示装置。该量子点膜包括量子点层,量子点层包括:第一红色量子点区域,第一红色量子点区域边缘封闭且设置在量子点层的边缘区中,第一红色量子点区域包括第一红色量子点树脂,红色量子点树脂包括红色量子点与第一基质,第一基质包括环氧树脂、丙烯酸酯树脂、有机硅氧烷树脂与聚氨酯树脂的任意一种;绿色量子点区域,绿色量子点区域设置在量子点层的非边缘区中,绿色量子点区域包括绿色量子点树脂,绿色量子点树脂包括绿色量子点与第二基质,第二基质包括丙烯酸酯树脂。该量子点膜能够缓解无效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量子点膜、背光单元与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液晶背光单元开始采用量子点膜提高显示色域,但由于量子点本身化学稳定性不足,容易与水氧反应,造成量子点发生失效变性,影响器件的发光性能。为了避免水氧侵袭量子点,通常在量子层上下两侧设置阻隔膜,阻隔膜能够对外界的水氧进行阻隔。水氧阻隔率越高的阻隔膜的价格越高,但量子点层的四个侧面没有阻隔膜包覆,容易出现无效边,所以需要一种能够低成本解决量子点层无效边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量子点膜、背光单元与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量子点层出现无效边过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量子点膜,该量子点膜包括量子点层,上述量子点层包括:第一红色量子点区域,上述第一红色量子点区域边缘封闭且设置在所述量子点层的边缘区中,上述第一红色量子点区域包括第一红色量子点树脂,上述第一红色量子点树脂包括红色量子点与第一基质,上述第一基质包括环氧树脂、丙烯酸酯树脂、有机硅氧烷树脂与聚氨酯树脂的任意一种;绿色量子点区域,上述绿色量子点区域设置在上述量子点层的非边缘区中,上述绿色量子点区域包括绿色量子点树脂,上述绿色量子点树脂包括绿色量子点与第二基质,上述第二基质包括丙烯酸酯树脂。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基质为环氧树脂。进一步地,上述量子点层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为圆形或矩形,上述第一平面是上述量子点膜的延展平面。进一步地,上述量子点层还包括第二红色量子点区域,上述第二红色量子点区域设置在上述非边缘区,上述第二红色量子点区域包括第二红色量子点树脂。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红色量子点区域包括多个第一红色量子点子区域和多个隔离墙,相邻的上述第一红色量子点子区域通过上述隔离墙分隔。进一步地,上述绿色量子点区域包括多个绿色量子点子区域和多个上述隔离墙,上述第二红色量子点区域包括多个第二红色量子点子区域和多个上述隔离墙,上述量子点层还包括透光区域,上述透光区域设置在上述非边缘区中,上述透光区域包括多个透光子区域和多个上述隔离墙,上述隔离墙使得相邻的子区域相互分隔。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红色量子点子区域、上述绿色量子点子区域、上述第二红色量子点子区域、上述透光子区域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均为矩形,上述第一平面是所述量子点膜的延展平面。进一步地,上述红色量子点的发光波长在600~650nm之间。进一步地,上述绿色量子点的发光波长在490~540nm之间。进一步地,上述红色量子点发出的光波的半峰宽小于35nm,优选小于30nm,进一步优选小于26nm。进一步地,上述绿色量子点发出的光波的半峰宽小于35nm,优选小于30nm,进一步优选小于26nm。进一步地,上述量子点膜还包括:第一阻隔膜,设置在上述量子点层的一个表面上;第二阻隔膜,设置在上述量子点层的远离上述第一阻隔膜的表面上。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包括量子点膜,该量子点膜为上述的量子点膜。进一步地,上述背光单元的光源为蓝光LED、蓝光OLED或蓝光QLED。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量子点膜,该量子点膜为上述的量子点膜。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量子点膜将量子点层分为第一红色量子点区域与绿色量子点区域,形成第一红色量子点区域的第一红色量子点树脂包含红色量子点与第一基质,并且,第一红色量子点区域包围上述绿色量子点区域与第二红色量子点区域设置,因为红、绿量子点的纳米颗粒的尺寸不同,因而稳定性不同,红色量子点本身稳定性高于绿色量子点,因此,本申请的将红色量子点与绿色量子点分开的结构,利用红色量子点本身的稳定性提高了量子点膜的水氧阻隔性能,能够缓解量子点膜的无效边问题,另外,该量子点膜的结构提高了第一红色量子点树脂中的基质材料的可选择性,进而可以选择更加便宜的基质材料以降低量子点膜的成本。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膜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膜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膜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膜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6示出了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第一阻隔膜;20、量子点层;21、第一红色量子点区域;211、第一红色量子点子区域;22、绿色量子点区域;221、绿色量子点子区域;23、第二红色量子点区域;231、第二红色量子点子区域;241、透光子区域;30、第二阻隔膜;25、隔离墙。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在量子点层的四个侧面没有设置阻隔膜而容易出现无效边的问题,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量子点膜、背光单元与显示装置。本申请中红色量子点或绿色量子点是根据量子点的光致发光颜色来命名,红绿量子点组分相同也可以不同,根据现有技术可知,量子点的成分不变而尺寸改变,可以得到不同发光颜色的量子点。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出了一种量子点膜,如图1所示,该量子点膜包括量子点层,该量子点层包括第一红色量子点区域21与绿色量子点区域22,上述第一红色量子点区域21边缘封闭且设置在所述量子点层的边缘区中,上述第一红色量子点区域21包括第一红色量子点树脂,上述第一红色量子点树脂包括红色量子点与第一基质,上述第一基质包括环氧树脂、丙烯酸酯树脂、有机硅氧烷树脂与聚氨酯树脂的任意一种;上述绿色量子点区域22设置在上述量子点层的非边缘区中,上述绿色量子点区域22包括绿色量子点树脂,上述绿色量子点树脂包括绿色量子点与第二基质,上述第二基质包括丙烯酸酯树脂,上述第一红色量子点区域21为第一红色量子点区域,上述第一红色量子点区域包围上述绿色量子点区域22与第二红色第一红色量子点区域21设置。上述的量子点膜将量子点层包括红色量子点区域与绿色量子点区域,形成红色量子点区域的第一红色量子点树脂包含红色量子点与第一基质,并且,第一红色量子点区域包围上述绿色量子点区域第二红色量子点区域设置,因为红、绿量子点的纳米颗粒的尺寸不同,因而稳定性不同,红色量子点本身稳定性高于绿色量子点,因此,本申请的将红色量子点与绿色量子点分开的结构,利用红色量子点本身的稳定性提高了量子点膜的水氧阻隔性能,能够缓解量子点膜的无效边问题,另外,该量子点膜的结构提高了第一红色量子点树脂中的基质材料的可选择性,进而可以选择更加便宜的基质材料以降低量子点膜的成本。优选地,该第一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量子点膜,包括量子点层(20),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层(20)包括:第一红色量子点区域(21),所述红色量子点区域(21)边缘封闭且设置在所述量子点层(20)的边缘区中,所述第一红色量子点区域(21)包括第一红色量子点树脂,所述第一红色量子点树脂包括红色量子点与第一基质,所述第一基质包括环氧树脂、丙烯酸酯树脂、有机硅氧烷树脂与聚氨酯树脂的任意一种;以及绿色量子点区域(22),所述绿色量子点区域(22)设置在所述量子点层(20)的非边缘区中,所述绿色量子点区域(22)包括绿色量子点树脂,所述绿色量子点树脂包括绿色量子点与第二基质,所述第二基质包括丙烯酸酯树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量子点膜,包括量子点层(20),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层(20)包括:第一红色量子点区域(21),所述红色量子点区域(21)边缘封闭且设置在所述量子点层(20)的边缘区中,所述第一红色量子点区域(21)包括第一红色量子点树脂,所述第一红色量子点树脂包括红色量子点与第一基质,所述第一基质包括环氧树脂、丙烯酸酯树脂、有机硅氧烷树脂与聚氨酯树脂的任意一种;以及绿色量子点区域(22),所述绿色量子点区域(22)设置在所述量子点层(20)的非边缘区中,所述绿色量子点区域(22)包括绿色量子点树脂,所述绿色量子点树脂包括绿色量子点与第二基质,所述第二基质包括丙烯酸酯树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质为环氧树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层(20)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为矩形或圆形,所述第一平面是所述量子点膜的延展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层(20)还包括第二红色量子点区域(23),所述第二红色量子点区域(23)设置在所述非边缘区,所述第二红色量子点区域(23)包括第二红色量子点树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量子点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红色量子点区域(21)包括多个第一红色量子点子区域(211)和多个隔离墙(25),相邻所述第一红色量子点子区域(211)通过所述隔离墙(25)分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量子点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量子点区域(22)包括多个绿色量子点子区域(221)和多个所述隔离墙(25),所述第二红色量子点区域(23)包括多个第二红色量子点子区域(231)和多个所述隔离墙(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永印,方龙,赵飞,
申请(专利权)人: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