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鞋模,在结构上包括:鞋底(1)与鞋帮(2),其特征在于:鞋底(1)后跟处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齿条孔(1‑1),齿条孔(1‑1)内设置有微型电动机槽(1‑2)和磁块槽(1‑5),鞋底(1)内部设置有电源槽(1‑3),鞋底(1)脚掌处表面设置有蓝牙无线开关(10),鞋帮(2)上靠后跟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鞋帮凹槽(2‑1),齿条孔(1‑1)配有鞋底固定装置(4),鞋帮凹槽(2‑1)配有鞋帮固定装置(3),微型电动机槽(1‑2)配有微型齿轮(6)和微型电动机(5),电源槽(1‑3)配有电源(7),磁块槽(1‑5)配有磁块(9)。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非常方便和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鞋模,尤其是一种智能鞋模。
技术介绍
人们去洗澡或者出门在外住酒店和宾馆一般都不会自带拖鞋使用。由于洗浴中心、澡堂、宾馆等场所客流量大,拖鞋使用频繁,为了服务好客人,满足客人的需要,宾馆、酒店、洗浴中心等场所会为顾客准备的拖鞋有反复使用的塑料拖鞋,然而反复使用的塑料拖鞋有传染脚气等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存在,即便是洗浴中心已经做了非常严格的消毒处理,但是顾客在使用时仍然会有顾虑和担心存在,为了避免客人的脚部受到细菌的感染,以及更好的服务客人,因而酒店、宾馆、洗浴中心等大部分场所都已经摒弃了这种反复使用的塑料拖鞋而是改用一次性的无纺布拖鞋。一次性拖鞋具有制作简单,成本比较低,以及可以预防脚气等传染病的特点。然而一次性的无纺布拖鞋虽然解决了传染性疾病的风险问题,但是它也存在很多缺陷:由于是一次性的拖鞋,因此拖鞋的鞋底和鞋帮用料均比较少,就导致了鞋底和鞋帮都非常薄。由于一次性拖鞋的鞋帮很薄,导致鞋帮容易塌陷并且贴附到鞋底上,客人穿着的时候需要用手撑开才能穿上,使用时很不方便,尤其是在夜间不开灯的情况下,更是不容易穿着,而且一次性拖鞋的鞋帮还不够结实,穿着的时候很容易撕裂开,导致鞋子坏掉而不能够再次穿着。由于一次性拖鞋的鞋底也非常薄,穿着时没有厚度感、缺乏弹性,穿着时不舒服,另外由于鞋底比较薄,会导致顾客穿着时容易走路不稳,在坑凹不平的地方行走会很硌脚,导致脚的肿痛,在寒冷季节使用时,脚底感到冰冷、不舒适甚至冻脚。在平地上穿着行走时,由于一次性拖鞋的鞋底摩擦系数比较小,鞋底下沾水后变得更滑,很容易使顾客滑倒而出现危险,因此不能够在卫生间和浴室等地面湿滑的场所内穿着走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合一次性拖鞋使用的电动鞋模,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具有使用方便,经济实用、干净卫生、舒适耐用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鞋模,在结构上包括:鞋底与鞋帮,其特征在于:鞋底后跟处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齿条孔,齿条孔内设置有微型电动机槽和磁块槽,鞋底内部设置有电源槽,鞋底脚掌处表面设置有蓝牙无线开关,鞋帮上靠后跟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鞋帮凹槽,齿条孔配有鞋底固定装置,鞋帮凹槽配有鞋帮固定装置,微型电动机槽配有微型齿轮和微型电动机,电源槽配有电源,磁块槽配有磁块。所述的鞋底固定装置为L形薄片,其较长的一条边为齿条结构,较短的一条边长五毫米且具有磁性。所述的鞋帮固定装置由内置鞋帮薄片和外置鞋帮薄片通过鞋帮铰链连接组成,且内置鞋帮薄片和外置鞋帮薄片具有磁性。进一步的,微型电动机与微型齿轮同轴心并且同向转动;进一步的,微型齿轮与鞋底固定装置的齿条的模数相等。进一步的,鞋帮固定装置和鞋底固定装置的表面涂有荧光材料。本专利技术的鞋底固定装置和鞋帮固定装置用来将一次性拖鞋的鞋底和鞋帮固定在鞋模上,避免一次性拖鞋的鞋帮塌陷在鞋底上造成不容易穿着,同时避免了脚气等传染性疾病的交叉感染,也避免了一次性拖鞋的鞋帮撕裂开而导致鞋子坏掉而不能穿着。本专利技术穿着后,脚底与地面通过鞋体的鞋底隔离,有厚度感,穿着时舒服,在坑洼不平的地面上不易发生硌脚、在寒冷的季节使用不会出现冻脚的现象,在卫生间和浴室等湿滑的场所穿着时不会发生因鞋底湿水而滑倒的显现。还具有更换方便、经济实用、干净卫生、舒适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鞋体的局部放大图B;图3是本专利技术鞋体的局部放大图A;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非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非工作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C;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非工作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D;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E;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鞋面固定装置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2的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实施例2的非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2是实施例2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其中:1、鞋底;2、鞋帮;3、鞋帮固定装置;4、鞋底固定装置;5、微型电动机;6、微型齿轮;7、电源;8、导线;9、磁块;10、蓝牙无线开关;11-1、光电开关一;11-2、光电开关二;12、一次性拖鞋;1-1、齿条孔;1-2、微型电动机槽;1-3、电源槽;1-4、磁块槽;2-1、鞋帮凹槽;3-1、内置鞋帮薄片;3-2、鞋帮铰链;3-3、外置鞋帮薄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它们。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专利技术”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专利技术,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专利技术或专利技术构思。也即,本专利技术可能存在不止一个实施例,而且各个实施例的方案或技术特征之间存在重组和替换的可能,但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看,这些重组和替换都是可实施的。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鞋底1上设置有齿条孔1-1用来配合鞋底固定装置4使用,鞋底固定装置4放置在齿条孔1-1中并且可以上下移动来实现松开与压紧鞋底1。鞋底上设置微型电动机槽1-2用来配合微型齿轮6和微型电动机5使用,微型电动机槽1-2设置在齿条孔1-1内,微型电动机5和微型齿轮6放入微型电动机槽1-2中,微型齿轮6与鞋底固定装置4的齿条相互啮合,微型齿轮6的转动带动鞋底固定装置4在齿条孔1-1内上下移动。鞋底1上设置电源槽1-3用来配合电源7的使用,电源7放置在电源槽1-3内,通过导线8与微型电动机5连接,接通电源7后,微型电动机5带动微型齿轮6转动,进一步带动鞋底固定装置4在齿条孔1-1内移动。鞋底1上设置有蓝牙无线开关10,利用手机扫描贴在房间内的二维码后,手机会发出信号,蓝牙无线开关10可接收并识别手机发出的信号,此时就可以在手机上控制鞋底固定装置4在齿条孔1-1内的升降。当手机操作为鞋底固定装置4上升时,电源7接通,微型电动机5带动微型齿轮6反向转动,当手机操作为鞋底固定装置4下降时,微型电动机5带动微型齿轮6正向转动,当鞋底固定装置4压紧鞋底1后电源7断开。鞋底1上设置磁块槽1-5用来配合磁块9使用,磁块9插入磁块槽1-5内,当鞋底固定装置4压在鞋底1表面时通过磁力相吸与其压紧,避免了当微型电动机5在断开电源7后鞋底固定装置4在齿条孔1-1内滑动而导致不能压紧鞋底1。鞋帮2上设置鞋帮凹槽2-1用来配合鞋帮固定装置3的使用,鞋帮固定装置3由鞋帮铰链3-2连接内置鞋帮铰链3-1和外置鞋帮铰链3-3组成,内置鞋帮铰链3-1插入鞋帮凹槽2-1内,外置鞋帮薄片3-3可通过鞋帮铰链3-2旋转。如附图4所示,在非工作状态时,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输入让鞋底固定装置4上升的指令,此时电源7接通,微型电动机5带动微型齿轮6反向转动,微型齿轮6通过与鞋底固定装置4的齿条啮合传动,且微型齿轮6驱动鞋底固定装置4的齿条的力大于磁铁的吸引力,使鞋底固定装置4在齿条孔1-1内上升一定的高度,此时可以取出需要更换的一次性拖鞋12从而换上新的一次性拖鞋12。鞋帮固定装置3的内置鞋帮薄片3-1插入鞋帮凹槽2-1内,外置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鞋模,在结构上包括:鞋底(1)与鞋帮(2),其特征在于:鞋底(1)后跟处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齿条孔(1‑1),齿条孔(1‑1)内设置有微型电动机槽(1‑2)和磁块槽(1‑5),鞋底(1)内部设置有电源槽(1‑3),鞋底(1)脚掌处表面设置有蓝牙无线开关(10),鞋帮(2)上靠后跟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鞋帮凹槽(2‑1),齿条孔(1‑1)配有鞋底固定装置(4),鞋帮凹槽(2‑1)配有鞋帮固定装置(3),微型电动机槽(1‑2)配有微型齿轮(6)和微型电动机(5),电源槽(1‑3)配有电源(7),磁块槽(1‑5)配有磁块(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鞋模,在结构上包括:鞋底(1)与鞋帮(2),其特征在于:鞋底(1)后跟处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齿条孔(1-1),齿条孔(1-1)内设置有微型电动机槽(1-2)和磁块槽(1-5),鞋底(1)内部设置有电源槽(1-3),鞋底(1)脚掌处表面设置有蓝牙无线开关(10),鞋帮(2)上靠后跟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鞋帮凹槽(2-1),齿条孔(1-1)配有鞋底固定装置(4),鞋帮凹槽(2-1)配有鞋帮固定装置(3),微型电动机槽(1-2)配有微型齿轮(6)和微型电动机(5),电源槽(1-3)配有电源(7),磁块槽(1-5)配有磁块(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鞋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张亚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