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凝结水抽真空热回收系统,属于节能技术,现有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热回收率低,闪蒸罐高温排水容易发生汽蚀,且不易利用其热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闪蒸罐、真空泵、气液分离罐、排水泵、真空泵换热器和二次蒸汽换热器,高压凝结水进入闪蒸罐后在低真空状态下闪蒸生成大量二次蒸汽,二次蒸汽经二次蒸汽换热器换热后生成的低温凝结水,与闪蒸罐底部的低温凝结水混合,经排水泵通过排水管排放。冷水经进水管进入真空泵换热器,冷却真空泵循环水后进入二次蒸汽换热器,换热后生成的热水经供水管供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凝结水热回收效率,而且消除了凝结水汽蚀对管路系统安全运行的威胁和凝结水排水冷却水或冷却装置的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凝结水抽真空热回收系统,可用于发电厂、冶炼厂、化工厂、造纸厂、卷烟厂等企业中蒸汽供热系统产生高压凝结水的热回收,属于节能
技术介绍
凝结水回收及其热量的利用,是蒸汽供热系统中节约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蒸汽换热设备所排出的凝结水,如果不回收或回收量很少,不仅浪费大量的化学水,且将损失较多热量。因此回收凝结水,对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燃料和减少化学水的处理费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凝结水热回收的一种主要形式是通过闪蒸罐回收二次蒸汽,但在目前常规条件下,凝结水在闪蒸罐中闪蒸得到的二次蒸汽量很少,导致凝结水热回收率不高,大大降低了热回收的效益。此外,闪蒸罐底部的高温排水容易发生汽蚀,也不能有效利用其热量,且对外排放造成了热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热回收率低,闪蒸罐高温排水容易发生汽蚀,且不易利用其热量的缺陷,提供一种凝结水抽真空热回收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凝结水抽真空热回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闪蒸罐、真空泵、气液分离罐、排水泵、真空泵换热器和二次蒸汽换热器,所述真空泵换热器和二次蒸汽换热器分别具有散热部及吸热部,所述真空泵的抽气管经管路连接在所述闪蒸罐的上部,所述真空泵的排气管连接至所述气液分离罐的上部,所述气液分离罐的顶部设排气管,所述气液分离罐的底部经管路依次连接所述真空泵换热器的散热部、所述的真空泵,所述闪蒸罐的顶部经管路依次连接所述二次蒸汽换热器的散热部、排水泵,所述闪蒸罐的底部经管路连接所述的排水泵,所述排水泵的吸热部、二次蒸汽换热器的吸热部连接在用水管路中。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闪蒸罐底部与所述排水泵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疏水阀组,所述二次蒸汽换热器的散热部与排水泵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疏水阀组。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疏水阀组、疏水阀组为浮球式疏水阀组。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真空泵为水环式真空泵,所述闪蒸罐中形成的绝对真空压力为5~10kPa。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真空泵的抽气管与所述闪蒸罐上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真空控制阀。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闪蒸罐的内绝对真空压力为5kPa时同时关闭所述的真空控制阀、真空泵;所述闪蒸罐的内绝对真空压力为10kPa时同时开启所述的真空控制阀、真空泵。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气液分离罐的上部接有补水管。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补水管通过所述气液分离罐的液位进行控制。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闪蒸罐上连接凝结水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凝结水不需要凝结水泵输送至闪蒸罐,从而避免了凝结水泵可能发生的汽蚀问题,也减少了水泵的电能损耗;凝结水热通过二次蒸汽换热一次性回收,充分利用汽化潜热,提高了热回收效率,减少换热器换热面积,降低换热器投资成本;二次蒸汽换热后的凝结水水温较低,不会发生汽蚀问题,且已符合了国家规范要求可直接排放,节省了冷却装置的投资和冷却水的消耗。本技术不仅提高了凝结水热回收效率,而且消除了凝结水汽蚀对管路系统安全运行的威胁和凝结水排水冷却水或冷却装置的损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凝结水抽真空热回收系统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真空泵换热器、2-排水泵、3-二次蒸汽换热器、4-闪蒸罐、5-真空泵、6-气液分离罐、71-疏水阀组组、72-疏水阀组组、8-真空控制阀、9-进水管、10-供水管、11-凝结水管、12-排水管、13-补水管、14-排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的凝结水抽真空热回收系统,包括闪蒸罐4、真空泵5、气液分离罐6、排水泵2、真空泵换热器1和二次蒸汽换热器3,真空泵换热器1和二次蒸汽换热器3分别具有散热部及吸热部(散热部及吸热部通常表现为盘管),真空泵5的抽气管经管路连接在闪蒸罐4的上部,使闪蒸罐保持一定的低真空度,真空泵5的排气管连接至气液分离罐6的上部,气液分离罐6的顶部设排气管14,气液分离罐6的底部经管路依次连接真空泵换热器1的散热部、真空泵5,闪蒸罐4的顶部经管路依次连接二次蒸汽换热器3的散热部、排水泵2,闪蒸罐4的底部经管路连接排水泵2,排水泵2的吸热部、二次蒸汽换热器3的吸热部连接在用水管路中。闪蒸罐4底部与排水泵2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疏水阀组71,二次蒸汽换热器3的散热部与排水泵2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疏水阀组72。疏水阀组71、疏水阀组72为浮球式疏水阀组。疏水阀组71、疏水阀组72后的疏水合并成一根总管并连接到排水泵2。真空泵5为水环式真空泵,闪蒸罐4中形成的绝对真空压力为5~10kPa。真空泵5的抽气管与闪蒸罐4上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真空控制阀8。闪蒸罐4的内绝对真空压力为5kPa时同时关闭真空控制阀8、真空泵5;闪蒸罐4的内绝对真空压力为10kPa时同时开启真空控制阀8、真空泵5。气液分离罐6的上部接有补水管13。补水管13通过气液分离罐6的液位进行控制。闪蒸罐4上连接凝结水管11。工作时,高压凝结水经凝结水管11进入闪蒸罐4后在低真空状态下闪蒸生成大量二次蒸汽,二次蒸汽在二次蒸汽换热器3的放热部释放热量后生成的低温凝结水,与闪蒸罐4底部的低温凝结水混合,经排水泵2通过排水管12排放。真空泵5的排气通过气液分离罐6顶部排气管14排至室外大气。气液分离罐6底部出水经在真空泵换热器1的散热部散热冷却冷却后接入真空泵5。冷水经作为用水管路一部分的进水管9进入真空泵换热器1的吸热部,在真空泵换热器1的吸热部吸收来自气液分离罐6底部出水的热量而升温,之后进入二次蒸汽换热器3的吸热部,在二次蒸汽换热器3的吸热部吸收来自闪蒸罐4的二次蒸汽的热量后再升温,最后经作为用水管路一部分的供水管10供水。本技术凝结水管11前的凝结水不需设置凝结水泵等输水装置,通过闪蒸罐4真空形成的压差即可输送高压凝结水至闪蒸罐4。本技术闪蒸罐4排出的二次蒸汽仅经二次蒸汽换热器3进行一级热回收,不再设置水水换热器进行二级热回收。本技术疏水阀组71、疏水阀组72后的凝结水最高温度约为40℃,进入排水泵2后不会发生汽蚀现象,排水管12可直接对外排放,不需要再设置冷却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凝结水抽真空热回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闪蒸罐(4)、真空泵(5)、气液分离罐(6)、排水泵(2)、真空泵换热器(1)和二次蒸汽换热器(3),所述真空泵换热器(1)和二次蒸汽换热器(3)分别具有散热部及吸热部,所述真空泵(5)的抽气管经管路连接在所述闪蒸罐(4)的上部,所述真空泵(5)的排气管连接至所述气液分离罐(6)的上部,所述气液分离罐(6)的顶部设排气管(14),所述气液分离罐(6)的底部经管路依次连接所述真空泵换热器(1)的散热部、所述的真空泵(5),所述闪蒸罐(4)的顶部经管路依次连接所述二次蒸汽换热器(3)的散热部、排水泵(2),所述闪蒸罐(4)的底部经管路连接所述的排水泵(2),所述排水泵(2)的吸热部、二次蒸汽换热器(3)的吸热部连接在用水管路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结水抽真空热回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闪蒸罐(4)、真空泵(5)、气液分离罐(6)、排水泵(2)、真空泵换热器(1)和二次蒸汽换热器(3),所述真空泵换热器(1)和二次蒸汽换热器(3)分别具有散热部及吸热部,所述真空泵(5)的抽气管经管路连接在所述闪蒸罐(4)的上部,所述真空泵(5)的排气管连接至所述气液分离罐(6)的上部,所述气液分离罐(6)的顶部设排气管(14),所述气液分离罐(6)的底部经管路依次连接所述真空泵换热器(1)的散热部、所述的真空泵(5),所述闪蒸罐(4)的顶部经管路依次连接所述二次蒸汽换热器(3)的散热部、排水泵(2),所述闪蒸罐(4)的底部经管路连接所述的排水泵(2),所述排水泵(2)的吸热部、二次蒸汽换热器(3)的吸热部连接在用水管路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结水抽真空热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闪蒸罐(4)底部与所述排水泵(2)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疏水阀组(71),所述二次蒸汽换热器(3)的散热部与排水泵(2)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疏水阀组(7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凝结水抽真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军亮,朱利锋,钱永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佳力斯韦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