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转换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21605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8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硬盘转换支架,其包括基架及折叠架,所述基架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侧分别向上凸设有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所述折叠架卡持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中部开设有一开槽,所述折叠架卡持在开槽内,所述折叠架包括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及第三折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基架上卡持折叠架,利用折叠架的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及第三折板构造,将第二折板与第三折板分别进行弯折固定,第二硬盘通过第三卡持件及第二卡持件固定在第二折板与第二夹板之间,完成第二硬盘的组装工序,使得用户装机时选择不同尺寸的硬盘不再受限,降低成本,操作简单,用户装机的选择性加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硬盘固定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硬盘转换支架
技术介绍
传统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中的硬盘均采用一个装配架放一个硬盘的方式,往往在选择装配3.5寸或2.5寸的硬盘时很难兼用,能兼用两种尺寸硬盘的机构复杂,价格高昂且不易拆装;同时,因需要装配不同型号的硬盘,需要提供更大的空间,如此造成电脑机箱体积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硬盘转换支架,使得用户装机时选择不同尺寸的硬盘不再受限,降低成本,操作简单,用户装机的选择性加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硬盘转换支架,其包括基架及折叠架,所述基架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侧分别向上凸设有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所述折叠架卡持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中部开设有一开槽,所述折叠架卡持在开槽内,所述折叠架包括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及第三折板,所述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之间凹设有第一折叠槽,所述第二折板与第三折板之间凹设有第二折叠槽,所述第一折叠槽用于将第二折板与第一折板折合成垂直角度的组合构造,所述第二折叠槽用于将第三折板与第二折板折合成垂直角度的组合构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板上间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硬盘转换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及折叠架,所述基架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侧分别向上凸设有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所述折叠架卡持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中部开设有一开槽,所述折叠架卡持在开槽内,所述折叠架包括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及第三折板,所述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之间凹设有第一折叠槽,所述第二折板与第三折板之间凹设有第二折叠槽,所述第一折叠槽用于将第二折板与第一折板折合成垂直角度的组合构造,所述第二折叠槽用于将第三折板与第二折板折合成垂直角度的组合构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盘转换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及折叠架,所述基架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侧分别向上凸设有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所述折叠架卡持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中部开设有一开槽,所述折叠架卡持在开槽内,所述折叠架包括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及第三折板,所述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之间凹设有第一折叠槽,所述第二折板与第三折板之间凹设有第二折叠槽,所述第一折叠槽用于将第二折板与第一折板折合成垂直角度的组合构造,所述第二折叠槽用于将第三折板与第二折板折合成垂直角度的组合构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转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上间隔开设有第一卡持孔,所述第一卡持孔内设置有第一卡持件,所述第二夹板上间隔开设有第二卡持孔,所述第二卡持孔内设置有第二卡持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硬盘转换支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进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兴奇宏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