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阮峰专利>正文

一种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0791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7 0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实验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装置包括发烟室、管道、空心调温管和致伤室。发烟室具有出烟口,致伤室具有进烟口,管道的相对的两端分别与出烟口和进烟口连接并使发烟室与致伤室连通,发烟室设置有加热装置,致伤室设置有用于取放实验动物的取放口,空心调温管设置有便于调温剂放入和取出的进口和出口,空心调温管缠绕于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装置能够模拟真实火灾烟雾吸入场景,且设计结构简单合理,能够有效排除热力烧伤带来的干扰因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实验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装置
技术介绍
吸入性损伤是目前火灾烧伤患者死亡最常见的原因。吸入性损伤是指吸入热气体、蒸汽、高温粉尘、烟雾、化学毒物物质等引起的呼吸道以及肺实质的急性损伤,在临床所见的吸入性损伤中,其主要损伤因子是烟雾,可引起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凶险、预后差,可进一步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为30%~40%。烟雾吸入性损伤仍是当前急危重病的重要类型之一。统计结果表明,火灾中85%以上的死亡者是由于烟雾的影响,其中大部分是吸入烟尘及有毒气体昏迷后而致死的。而现代人群多居住在较密闭的空间和房间内,火灾发生时,除了高温烧伤,颗粒物、有毒气体及缺氧环境共同作用,往往使肺部损伤急剧恶化,给救治带来极大的困难。对火灾烧伤,人们一直保持长期的研究,并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然而对于烟雾损伤的研究,却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因此,防治本类疾病在急危重病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建立动物吸入性损伤的烟雾模型多采用将动物麻醉后在其气管内插入管道以便吸入烟雾,在大型场所进行火灾现场模拟,这样的实验过程较为复杂,且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装置,该装置能够模拟真实火灾烟雾吸入场景,设计结构简单合理,能够有效排除热力烧伤带来的干扰因素。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装置,包括发烟室、管道、空心调温管和致伤室,发烟室具有出烟口,致伤室具有进烟口,管道的相对的两端分别与出烟口和进烟口连接并使发烟室与致伤室连通,发烟室设置有加热装置,致伤室设置有用于取放实验动物的取放口,空心调温管设置有便于调温剂放入和取出的进口和出口,空心调温管缠绕于管道。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发烟室和致伤室均包括顶壁、侧壁和底壁,出烟口设置在发烟室的顶壁,进烟口设置在致伤室的侧壁靠近底壁的位置。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发烟室和致伤室均包括顶壁和底壁,出烟口设置在发烟室的顶壁,进烟口设置在致伤室的底壁。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出烟口和进烟口均设置有烟道止回阀。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致伤室内设置有电加热器和温度计,电加热器包括加热管本体和第一电源线,致伤室开设有供第一电源线穿过的第一连通孔。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致伤室内设置有用于控制烟雾浓度的烟雾报警器。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包括电炉本体和第二电源线,电炉本体设置在发烟室的底壁,发烟室的底壁开设有供第二电源线穿过的第二连通孔。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电炉本体远离发烟室的底壁一侧设置有用于放置烟雾燃烧料的石棉网。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取放口设置有与取放口边缘活动连接的活动盖。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活动盖与取放口边缘铰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装置,包括设置有加热装置的发烟室、管道、空心调温管以及设置有实验动物取放口的致伤室。该装置设计结构简单,易操作,能够真实模拟火灾现场烟雾吸入情形,并有效排除热力烧伤的因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提供的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提供的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3提供的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分别为: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装置100、200、300;发烟室110、210、310;管道120、220、320;空心调温管121、221、321;进口122;出口123;致伤室130、230、330;顶壁111、131、331;底壁;侧壁112、132、232、332、133;加热装置113;电炉本体114;第二连通孔116;第二电源线115;石棉网117;出烟口118;烟道止回阀119、219;进烟口134、234;取放口135、335、337;活动盖136、336、338;电加热器137;加热管本体141;第一电源线142;第一连通孔138;温度计139;烟雾报警器14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请参阅图1所示,请参阅图1,如图所示,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装置100包括发烟室110、管道120、空心调温管121以及致伤室130。管道120的相对应的两端分别与发烟室110和致伤室130连接,空心调温管121缠绕于管道120。请参阅图1,发烟室110的选材不做具体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发烟室110为高压锅。高压锅的选取基于以下几点原因:首先,高压锅的密闭性非常好;其次,在锅内的气体不断升温的过程中,气体分子运动加剧,分子的平均速度增大,分子撞击器壁的作用力增大,锅内的压强增大,当压强增至一定值时,气体会通过排气阀排出,从而保持锅内的温度维持在一定的、较高的温度;另外,高压锅本身具备一定地抗压性,当锅内压力大于外界气压时,也不会被蒸汽冲开或是发生爆炸。发烟室110包括顶壁111和底壁112,在底壁112设置有一台实验所用的加热装置113。加热装置113的选取基于以下几点原因:第一,与燃料炉相比容易得到高温;第二,能够从材料内部加热使其升温;第三,没有燃料炉的排烟热损失,因此热效率高;第四,能进行快速加热;第五,操作性能好,不污染环境。加热装置113包括电炉本体114和第二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烟室、管道、空心调温管和致伤室,所述发烟室具有出烟口,所述致伤室具有进烟口,所述管道的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出烟口和所述进烟口连接并使所述发烟室与所述致伤室连通,所述发烟室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致伤室设置有用于取放实验动物的取放口,所述空心调温管设置有便于调温剂放入和取出的进口和出口,所述空心调温管缠绕于所述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烟室、管道、空心调温管和致伤室,所述发烟室具有出烟口,所述致伤室具有进烟口,所述管道的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出烟口和所述进烟口连接并使所述发烟室与所述致伤室连通,所述发烟室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致伤室设置有用于取放实验动物的取放口,所述空心调温管设置有便于调温剂放入和取出的进口和出口,所述空心调温管缠绕于所述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烟室和所述致伤室均包括顶壁、侧壁和底壁,所述出烟口设置在所述发烟室的所述顶壁,所述进烟口设置在所述致伤室的所述侧壁靠近底壁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烟室和所述致伤室均包括顶壁和底壁,所述出烟口设置在所述发烟室的所述顶壁,所述进烟口设置在所述致伤室的底壁。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烟口和所述进烟口均设置有烟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峰沈伟锋
申请(专利权)人:阮峰沈伟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