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龙专利>正文

旋转式围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019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围棋。特别是一种将棋子制成球体的围棋。适合于在旅行时和公共娱乐场所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棋盘、球体、隔板和底盒组成,作为棋子的球体上沿其轴线设置有轴,隔板上开有与轴相适应的孔,而棋盘上则开有以各棋线交叉点为圆心的圆孔,球体安装在隔板上,球面略高出棋盘上的圆孔,球体的1/3球面涂成黑色,1/3球成涂成白色,另外1/3球面则涂成其他色。涂成其他色的1/3球面上还刻有与该球体在棋盘上的位置相对应的棋线,转动球体可使其处于黑色(黑子)、白色(白子)和其他色(无子)三种状态。(*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围棋,特别是一种将棋子制成球体的围棋,适合于在旅行时和公共娱乐场所使用。现有的围棋由于棋子。棋盘分离,棋子易丢失。而本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将棋子、棋盘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围棋。本技术由棋盘、球体、隔板和底盒组成。作为棋子的球体上沿其轴线设置有轴,隔板上开有与轴相适应的孔,而棋盘上则开有各棋线交叉点为园心的园孔,球体安装在隔板上,球面略高出棋盘上的园孔。球体的1/3球面涂成黑色。1/3球面涂成白色,另外1/3球面则涂成其他色。涂成其他色的1/3球面上还刻有与该球体在棋盘上的位置相对应的棋线。转动球体可使其处于黑色(黑子)、白色(白子)和其他色(无子)三种状态。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球体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球体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球体上不同刻线的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2、图3,球体〔2〕上沿其轴线设有轴〔5〕。隔板〔3〕上开有与轴〔5〕相适应的孔〔6〕,棋盘〔1〕上开有以各棋线交叉点为园心的园孔〔7〕。轴〔5〕安装在孔〔6〕中。球体〔2〕略高出棋盘〔1〕,隔板〔3〕装在底盒〔4〕中。参照图4,球体〔2〕上1/3球面涂成黑色〔8〕。1/3球面涂成白色〔9〕,另外1/3球面则涂成其他色〔10〕。参照图1和图5,球体〔2〕涂成其他色〔10〕的1/3球面上还刻有与该球体在棋盘〔1〕上的位置相对应的棋线〔11〕。权利要求1.旋转式围棋,由棋盘、球体、隔板、底盒组成。其特征是a、作为棋子的球体上沿其轴线还有轴:b、隔板上开有与轴相适应的孔c、棋盘上开有以各棋线交叉点为园心的园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围棋,其特征在于球体〔2〕略高出棋盘〔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式围棋,其特征在于球体〔2〕上1/3球面涂成黑色〔8〕,1/3球面涂成白色〔9〕。另外1/3球面则涂成其他色〔1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式围棋,其特征在于在球体〔2〕涂成其他色〔10〕的1/3球面上还刻有与该球体在棋盘〔1〕上的位置相对应的棋线〔11〕。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围棋。特别是一种将棋子制成球体的围棋。适合于在旅行时和公共娱乐场所使用。本技术由棋盘、球体、隔板和底盒组成,作为棋子的球体上沿其轴线设置有轴,隔板上开有与轴相适应的孔,而棋盘上则开有以各棋线交叉点为圆心的圆孔,球体安装在隔板上,球面略高出棋盘上的圆孔,球体的1/3球面涂成黑色,1/3球成涂成白色,另外1/3球面则涂成其他色。涂成其他色的1/3球面上还刻有与该球体在棋盘上的位置相对应的棋线,转动球体可使其处于黑色(黑子)、白色(白子)和其他色(无子)三种状态。文档编号A63F3/02GK2064666SQ8921823公开日1990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1989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1989年10月14日专利技术者张文龙 申请人:张文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旋转式围棋,由棋盘[1]、球体[2]、隔板[3]、底盒[4]组成,其特征是:a、作为棋子的球体[2]上沿其轴线还有轴[5];b、隔板[3]上开有与轴[5]相适应的孔[6];c、棋盘[1]上开有以各棋线交叉点为园心的园孔[7]。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