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轻型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97907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5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钻井工具技术领域,是一种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轻型钻机,其包括行走部和平台,平台上安装有发动机、单缸伸缩式井架,发动机动力输出飞轮与第一液压泵连接,第一液压泵与单缸伸缩式井架连通,第二液压泵与动力头、注水泵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全液压结构,钻机的行走部由机械驱动,钻机的动力头、单杠伸缩式井架、泥浆泵、空压机、注水泵均由液压驱动,大大简化了中间的传动机构,使得钻机更加轻型化;单缸伸缩式井架结构简单,减轻了钻机的重量;采用履带底盘,履带底盘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可以减小该轻型钻机对地表的破坏,还能够提高该轻型钻机的通行能力,使得该轻型钻机能够适用于沼泽、沙漠边坡、草原、农田等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钻井工具
,是一种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轻型钻机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石油地矿部门的浅孔勘探钻机大都是钻井深度200m左右的轮式车载钻机,用消耗大量能源和人力成本钻6m至20m左右的浅孔来提高功效,对大地环境和地表造成严重的损坏。因此,提供一种轻型钻机,用最节能的方法提高钻井工效,适应于沼泽、沙漠边坡、草原和农田,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轻型钻机,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浅孔勘探作业过程中存在的轮式车载钻机消耗大量能源和人力成本、对大地环境和地表造成严重损坏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轻型钻机,包括行走部,行走部上固定安装有平台,平台上固定安装有发动机、单缸伸缩式井架、第一液压泵、中转轮、第二液压泵、泥浆泵、空压机、动力头和注水泵,发动机动力输出飞轮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一液压泵连接;发动机动力输出飞轮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行走部连接;发动机动力输出飞轮通过第三传动机构与中转轮连接;中转轮通过第四传动机构与第二液压泵连接;中转轮通过第五传动机构与泥浆泵连接;中转轮通过第六传动机构与空压机连接;第一液压泵通过管路与单缸伸缩式井架连通,第二液压泵分别通过管路与动力头、注水泵连通。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单缸伸缩式井架包括滑架、内桅杆、外桅杆、升降油缸、上行钢丝绳、下行钢丝绳,动力头固定安装在滑架上,滑架能滑动地安装在内桅杆上,内桅杆能滑动地安装在外桅杆的内部,升降油缸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外桅杆的底部,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与内桅杆的下端连接,内桅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轮,内桅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轮,上行钢丝绳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外桅杆的第一固定点上,上行钢丝绳的第二端绕过第一滑轮与滑架的上部连接,下行钢丝绳的第一端与滑架的下部连接,下行钢丝绳的第二端绕过第二滑轮并固定在外桅杆的第二固定点上,第一液压泵通过管路与升降油缸连通。上述内桅杆与外桅杆之间安装有滚轮。上述行走部为履带底盘。上述行走部为橡胶履带底盘。上述空压机为螺杆式空压机;或/和,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轻型钻机还包括地锚站,第二液压泵通过管路与地锚站连通;或/和,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第四传动机构、第五传动机构、第六传动机构均为皮带轮传动。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采用全液压结构,钻机的行走部由机械驱动,钻机的动力头、单杠伸缩式井架、泥浆泵、空压机、注水泵均由液压驱动,大大简化了中间的传动机构,使得钻机的轻型化成为可能;单缸伸缩式井架只有一个油缸,可实现井架在竖直方向上的伸缩,并能带动动力头升降,结构简单,减轻了钻机的重量;井架在使用过程中处于竖直状态,在使用完成后只需用油缸缩短其高度即可,而不必将井架放倒,从而简化了操作程序,在不将井架放倒的情况下也可保证该轻型钻机的通行能力;采用履带底盘,履带底盘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可以减小该轻型钻机对地表的破坏,另一方面,履带底盘还能够提高该轻型钻机的通行能力,使得该轻型钻机能够适用于沼泽、沙漠边坡、草原、农田等环境,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单缸伸缩式井架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单缸伸缩式井架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单缸伸缩式井架的结构原理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平台,2为发动机,3为单缸伸缩式井架,4为第一液压泵,5为中转轮,6为第二液压泵,7为泥浆泵,8为空压机,9为动力头,10为注水泵,11为第一传动机构,12为第二传动机构,13为第三传动机构,14为第四传动机构,15为第五传动机构,16为第六传动机构,17为内桅杆,18为外桅杆,19为升降油缸,20为上行钢丝绳,21为下行钢丝绳,22为第一滑轮,23为第二滑轮,24为滚轮,25为橡胶履带底盘,26为地锚站,27为飞轮,28为滑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2、3、4、5所示,该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轻型钻机包括行走部,行走部上固定安装有平台1,平台1上固定安装有发动机2、单缸伸缩式井架3、第一液压泵4、中转轮5、第二液压泵6、泥浆泵7、空压机8、动力头9和注水泵10,发动机2动力输出飞轮27通过第一传动机构11与第一液压泵4连接;发动机2动力输出飞轮27通过第二传动机构12与行走部连接;发动机2动力输出飞轮27通过第三传动机构13与中转轮5连接;中转轮5通过第四传动机构14与第二液压泵6连接;中转轮5通过第五传动机构15与泥浆泵7连接;中转轮5通过第六传动机构16与空压机8连接;第一液压泵4通过管路与单缸伸缩式井架3连通,第二液压泵6分别通过管路与动力头9、注水泵10连通。目前,我国石油地矿部门的浅孔勘探钻机大都是钻井深度200m左右的轮式车载钻机,用消耗大量能源和人力成本钻6m至20m左右的浅孔来提高功效,对大地环境和地表造成严重损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轻型钻机,其采用全液压结构,钻机的行走部由机械驱动,钻机的动力头9、单杠伸缩式井架3、泥浆泵7、空压机8、注水泵10均由液压驱动,大大简化了中间的传动机构,使得钻机的轻型化成为可能;单缸伸缩式井架3只有一个油缸,可实现井架在竖直方向上的伸缩,并能带动动力头9升降,结构简单,减轻了钻机的重量;井架在使用过程中处于竖直状态,在使用完成后只需用油缸缩短其高度即可,而不必将井架放倒,从而简化了操作程序,在不将井架放倒的情况下也可保证该轻型钻机的通行能力。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轻型钻机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3、4、5所示,上述单缸伸缩式井架3包括滑架28、内桅杆17、外桅杆18、升降油缸19、上行钢丝绳20、下行钢丝绳21,动力头9固定安装在滑架28上,滑架28能滑动地安装在内桅杆17上,内桅杆17能滑动地安装在外桅杆18的内部,升降油缸19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外桅杆18的底部,升降油缸19的活塞杆与内桅杆17的下端连接,内桅杆1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轮22,内桅杆17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轮23,上行钢丝绳20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外桅杆18的第一固定点上,上行钢丝绳20的第二端绕过第一滑轮22与滑架28的上部连接,下行钢丝绳21的第一端与滑架28的下部连接,下行钢丝绳21的第二端绕过第二滑轮23并固定在外桅杆18的第二固定点上,第一液压泵4通过管路与升降油缸19连通。第一液压泵4通过管路分别连接至升降油缸19两端的油路接头,高压油进入升降油缸19的无杆腔内,活塞上行,顶动内桅杆17向上运动,内桅杆17顶部装有第一滑轮22,外桅杆18的第一固定点连接上行钢丝绳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轻型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部,行走部上固定安装有平台,平台上固定安装有发动机、单缸伸缩式井架、第一液压泵、中转轮、第二液压泵、泥浆泵、空压机、动力头和注水泵,发动机动力输出飞轮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一液压泵连接;发动机动力输出飞轮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行走部连接;发动机动力输出飞轮通过第三传动机构与中转轮连接;中转轮通过第四传动机构与第二液压泵连接;中转轮通过第五传动机构与泥浆泵连接;中转轮通过第六传动机构与空压机连接;第一液压泵通过管路与单缸伸缩式井架连通,第二液压泵分别通过管路与动力头、注水泵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轻型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部,行走部上固定安装有平台,平台上固定安装有发动机、单缸伸缩式井架、第一液压泵、中转轮、第二液压泵、泥浆泵、空压机、动力头和注水泵,发动机动力输出飞轮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一液压泵连接;发动机动力输出飞轮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行走部连接;发动机动力输出飞轮通过第三传动机构与中转轮连接;中转轮通过第四传动机构与第二液压泵连接;中转轮通过第五传动机构与泥浆泵连接;中转轮通过第六传动机构与空压机连接;第一液压泵通过管路与单缸伸缩式井架连通,第二液压泵分别通过管路与动力头、注水泵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全液压多功能轻型钻机,其特征在于单缸伸缩式井架包括滑架、内桅杆、外桅杆、升降油缸、上行钢丝绳、下行钢丝绳,动力头固定安装在滑架上,滑架能滑动地安装在内桅杆上,内桅杆能滑动地安装在外桅杆的内部,升降油缸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外桅杆的底部,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与内桅杆的下端连接,内桅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轮,内桅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轮,上行钢丝绳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外桅杆的第一固定点上,上行钢丝绳的第二端绕过第一滑轮与滑架的上部连接,下行钢丝绳的第一端与滑架的下部连接,下行钢丝绳的第二端绕过第二滑轮并固定在外桅杆的第二固定点上,第一液压泵通过管路与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江王双进王志卫周新春王正胜唐占平
申请(专利权)人:乌鲁木齐菲林震源物探钻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