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89360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3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设置有交流负载RL、继电器及直流电源电路,且交流负载RL与直流电源电路相并联,直流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线圈端KB相并联,继电器的控制端K1与交流负载RL串联,所述继电器连接控制交流负载RL;将集合电子开关、直流电源供电的直流电源电路与交流负载电路相并联,并通过直流电源电路进行继电器的控制,从而进一步的控制交流负载的供电通断,利用小电流进行大电流的控制方式,避免触电危险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具体的说,是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
技术介绍
电子开关是指利用电子电路以及电力电子器件实现电路通断的运行单元,至少包括一个可控的电子驱动器件,如晶闸管、晶体管、场效应管、可控硅、继电器等。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子开关主要是指触摸开关、感应开关、声控开关、无线开关等墙壁开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将集合电子开关、直流电源供电的直流电源电路与交流负载电路相并联,并通过直流电源电路进行继电器的控制,从而进一步的控制交流负载的供电通断,利用小电流进行大电流的控制方式,避免触电危险的情况发生。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设置有交流负载RL、继电器及直流电源电路,且交流负载RL与直流电源电路相并联,直流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线圈端KB相并联,继电器的控制端K1与交流负载RL串联,所述继电器连接控制交流负载RL。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直流电源电路内设置有输入端Ui、整流桥IC1、控制电路及蓄能滤波电路,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K1与交流负载RL串联后并联在输入端Ui上,且输入端Ui与整流桥IC1的输入端相连接;蓄能滤波电路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端KB相并联。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蓄能滤波电路内设置有电容C1,所述电容C1并联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端KB相并联,在所述整流桥IC1输出端的一端与继电器的线圈端KB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开关K2。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控制电路内设置有可控硅BG1和二极管D1,所述可控硅BG1的阳极A和阴极K分别与整流桥IC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可控硅BG1的控制极G通过二极管D1与电容C1的第一端和可控硅BG1的阳极A相连接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可控硅BG1的阳极A与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接。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二极管D2与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接。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接。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二极管D1采用稳压二极管。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整流桥IC1采用贴片mini桥结构的全桥整流芯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集合电子开关、直流电源供电的直流电源电路与交流负载电路相并联,并通过直流电源电路进行继电器的控制,从而进一步的控制交流负载的供电通断,利用小电流进行大电流的控制方式,避免触电危险的情况发生。本专利技术能够与交流负载相并联,采用电容滤波方式进行滤波,得到几乎不含纹波电压的直流电,为后级电路提供稳定可靠的直流电压,具有插入损耗小、效率高、可靠性好等特点。本专利技术的整流桥采用贴片mini桥结构的全桥整流芯片可以保证电子开关电路使用性能、散热性能的同时,将电子开关电路设计得更加小巧,从而提升空间利用率。本专利技术对负载影响小,电路简单,输出电流在小于电器负载的电流范围内均可正常使用;必要时可增加电流变换电路以加大输出电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将集合电子开关、直流电源供电的直流电源电路与交流负载电路相并联,并通过直流电源电路进行继电器的控制,从而进一步的控制交流负载的供电通断,利用小电流进行大电流的控制方式,避免触电危险的情况发生,如图1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设置有交流负载RL、继电器及直流电源电路,且交流负载RL与直流电源电路相并联,直流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线圈端KB相并联,继电器的控制端K1与交流负载RL串联,所述继电器连接控制交流负载RL。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直流电源电路内设置有输入端Ui、整流桥IC1、控制电路及蓄能滤波电路,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K1与交流负载RL串联后并联在输入端Ui上,且输入端Ui与整流桥IC1的输入端相连接;蓄能滤波电路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端KB相并联;所述输入端Ui连接~220v交流电。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蓄能滤波电路内设置有电容C1,所述电容C1并联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端KB相并联,在所述整流桥IC1输出端的一端与继电器的线圈端KB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开关K2。实施例4: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控制电路内设置有可控硅BG1和二极管D1,所述可控硅BG1的阳极A和阴极K分别与整流桥IC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可控硅BG1的控制极G通过二极管D1与电容C1的第一端和可控硅BG1的阳极A相连接实施例5: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可控硅BG1的阳极A与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接。实施例6: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二极管D2与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接。实施例7: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接。实施例8: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二极管D1采用稳压二极管。实施例9: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整流桥IC1采用贴片mini桥结构的全桥整流芯片。本专利技术用单向可控硅作为电子开关器件,先经过整流电路整流后再通过电子开关电路获取直流电源电路,BG1为单向可控硅;D1是稳压二极管(其击穿电压可根据需要具体选择,一般是等于或稍大于输出电源的电压值),接在单向可控硅的控制极G与阳极A上,构成触发电路,上述元件组成电子开关;D2是二极管,起防止电容反放电作用;电容C1构成滤波电路,对整流后输出的电源进行纹波滤除处理。在设计使用时,当开关K2闭合后,从电容C1输出的直流电将对继电器的线圈端KB供电,从而使得继电器的控制端K1闭合,从而使得交流负载RL供电工作,有效的继电器采用直流继电器。所述可控硅BG1采用单向可控硅,可控硅,是可控硅整流元件的简称,是一种具有三个PN结的四层结构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亦称为晶闸管。具有体积小、结构相对简单、功能强等特点。整流桥采用贴片mini桥结构的全桥整流芯片可以保证电子开关电路使用性能、散热性能的同时,将电子开关电路设计得更加小巧,从而提升空间利用率。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交流负载RL、继电器及直流电源电路,且交流负载RL与直流电源电路相并联,直流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线圈端KB相并联,继电器的控制端K1与交流负载RL串联,所述继电器连接控制交流负载R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交流负载RL、继电器及直流电源电路,且交流负载RL与直流电源电路相并联,直流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线圈端KB相并联,继电器的控制端K1与交流负载RL串联,所述继电器连接控制交流负载R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流电源电路内设置有输入端Ui、整流桥IC1、控制电路及蓄能滤波电路,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K1与交流负载RL串联后并联在输入端Ui上,且输入端Ui与整流桥IC1的输入端相连接;蓄能滤波电路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端KB相并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并联型电子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能滤波电路内设置有电容C1,所述电容C1并联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端KB相并联,在所述整流桥IC1输出端的一端与继电器的线圈端KB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开关K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并联型电子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素贤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立威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