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樊军专利>正文

全干式增强型电流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8080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2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干式增强型电流互感器,包括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外壳和外绝缘伞裙,一次绕组延伸出外壳的部分固定外绝缘伞裙,一次绕组一端延伸到外绝缘伞裙内侧,一端位于外壳内,一次绕组位于外壳内的部分环绕二次绕组,一次绕组包括载流体和主绝缘体,载流体为U型结构,主绝缘体包括在载流体表包覆一层金属或半导体形成一层电容屏,再采绝缘材料包绕在电容屏表面,形成绝缘层;主绝缘结构采用传统的U型电容式结构,采用如高压绝缘纸、玻璃纤维织物等包绕而成并真空浸入环氧树脂固化后形成的固体式绝缘,杜绝缘了传统产品滑屏后导致绝缘击穿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不具备爆炸的可能性,运行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流互感器,特别涉及一种全干式增强型电流互感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电流互感器按其绝缘材料不同,主要分为油浸式电流互感器、SF6气体绝缘电流互感器、干式电流互感器。其中油浸式和SF6气体绝缘电流互感器的运行年限最长,但由于其结构复杂、漏油、漏气、污染环境,维护工作量巨大,产品发生故障时易产生爆炸,事故率高,存在对人身和设备的安全隐患,所以干式电流互感器被研发产生,由于其不存在漏油、漏气问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免维护的特点成为了电流互感器行业的主流产品,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油浸式和SF6气体式电流互感器。现有干式电流互感器同样存在生产工艺复杂、工艺分散性大,容易产生滑屏,造成产品主绝缘击穿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全干式增强型电流互感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全干式增强型电流互感器,包括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外壳和外绝缘伞裙,所述一次绕组延伸出所述外壳的部分固定所述外绝缘伞裙,所述一次绕组一端延伸到所述外绝缘伞裙内侧,一端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一次绕组位于所述外壳内的部分环绕所述二次绕组,所述一次绕组包括载流体和主绝缘体,所述载流体为U型结构,所述主绝缘体包括在载流体表包覆一层金属或半导体形成一层电容屏,再采绝缘材料包绕在电容屏表面,形成绝缘层;再在绝缘层上包覆电容屏,再在电容屏上包覆绝缘层,重复上述至少两次,包绕完成后装入绕组模具当中,采用真空干燥的方式进行干燥处理,再将环氧树脂注入到模具中,进行真空浸渍并加热固化。进一步的,所述一次绕组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所述一次绕组的拐弯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外壳中,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所述外绝缘伞裙设置两组,U型结构的所述一次绕组的开口一端延伸到所述外绝缘伞裙内侧。更进一步的,所述外绝缘伞裙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均压球,所述均压球上设置有导电线夹,所述导电线夹与所述一次绕组导电连接。更进一步的,两组所述一次绕组的端部通过联结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二次绕组设置最少一个。进一步的,所述二次绕组包括芯体、缠绕着所述芯体上的导线、包覆在所述导线上的绝缘层和通过刷、涂、浸环氧树脂固化后在绝缘层上形成的保护壳。进一步的,所述载流体为铜导体、铝导体或穿入导线的支撑管完成的U型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得到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为干式电流互感器,属无油、无瓷、无气(SF6)、无污染的环保型产品;主绝缘结构采用传统的U型电容式结构,采用如高压绝缘纸、玻璃纤维织物等包绕而成并真空浸入环氧树脂固化后形成的固体式绝缘,杜绝缘了传统产品滑屏后导致绝缘击穿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不具备爆炸的可能性,运行安全可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全干式增强型电流互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电线夹、2-均压球、3-联结板、4-外绝缘伞裙、5-外壳、6-一次绕组、7-二次绕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结合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描述,使所属
的技术人更更好的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全干式增强型电流互感器,包括一次绕组6、二次绕组7、外壳5和外绝缘伞裙4,一次绕组6延伸出外壳5的部分固定外绝缘伞裙4,一次绕组6一端延伸到外绝缘伞裙4内侧,一端位于外壳5内,一次绕组6位于外壳5内的部分环绕二次绕组7,一次绕组6包括载流体和主绝缘体,载流体为U型结构,将铜导体、铝导体或穿入导线的支撑管安装在弯管机上的模具中,用机器将铜导体、铝导体或穿入导线的支撑管弯成U型结构,主绝缘体包括依次包覆在载流体上的电容屏和绝缘层,制作时,将载流体安装在包绕机上,在其表包覆一层金属或半导体形成一层电容屏,再采用纸纤维或玻璃纤维等绝缘材料包绕在电容屏表面,形成绝缘层。再在绝缘层上包覆电容屏,再在电容屏上包覆绝缘层,反复重复上述操作,达到生产要求,在最后一个电容屏上用金属导线作为最后一个电容屏的引线,引到最外层的绝缘层的外面;包绕完成后装入绕组模具当中,采用真空干燥的方式进行干燥处理,再将环氧树脂注入到模具中,进行真空浸渍并加热固化。由于载流体为U型结构,所以一次绕组6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一次绕组6的拐弯的一端设置在外壳5中,设置在外壳5上的外绝缘伞裙4设置两组,U型结构的一次绕组6的开口一端延伸到外绝缘伞裙4内侧;外绝缘伞裙4远离外壳5的一端设置有均压球2,均压球2上设置有导电线夹1,导电线夹1与一次绕组6导电连接;两组一次绕组的端部通过联结板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次绕组设置最少一个;二次绕组7包括芯体、缠绕着芯体上的导线、包覆在导线上的绝缘层和通过刷、涂、浸环氧树脂固化后在绝缘层上形成的保护壳。本专利技术为干式电流互感器,属无油、无瓷、无气(SF6)、无污染的环保型产品;主绝缘结构采用传统的U型电容式结构,采用如高压绝缘纸、玻璃纤维织物等包绕而成并真空浸入环氧树脂固化后形成的固体式绝缘,杜绝缘了传统产品滑屏后导致绝缘击穿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不具备爆炸的可能性,运行安全可靠。以上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全干式增强型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外壳和外绝缘伞裙,所述一次绕组延伸出所述外壳的部分固定所述外绝缘伞裙,所述一次绕组一端延伸到所述外绝缘伞裙内侧,一端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一次绕组位于所述外壳内的部分环绕所述二次绕组,所述一次绕组包括载流体和主绝缘体,所述载流体为U型结构,所述主绝缘体包括在载流体表包覆一层金属或半导体形成一层电容屏,再采绝缘材料包绕在电容屏表面,形成绝缘层;再在绝缘层上包覆电容屏,再在电容屏上包覆绝缘层,重复上述至少两次,包绕完成后装入绕组模具当中,采用真空干燥的方式进行干燥处理,再将环氧树脂注入到模具中,进行真空浸渍并加热固化。

【技术特征摘要】
1.全干式增强型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外壳和外绝缘伞裙,所述一次绕组延伸出所述外壳的部分固定所述外绝缘伞裙,所述一次绕组一端延伸到所述外绝缘伞裙内侧,一端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一次绕组位于所述外壳内的部分环绕所述二次绕组,所述一次绕组包括载流体和主绝缘体,所述载流体为U型结构,所述主绝缘体包括在载流体表包覆一层金属或半导体形成一层电容屏,再采绝缘材料包绕在电容屏表面,形成绝缘层;再在绝缘层上包覆电容屏,再在电容屏上包覆绝缘层,重复上述至少两次,包绕完成后装入绕组模具当中,采用真空干燥的方式进行干燥处理,再将环氧树脂注入到模具中,进行真空浸渍并加热固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干式增强型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绕组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所述一次绕组的拐弯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外壳中,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军王方圆赵利郭少江
申请(专利权)人:樊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