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智能电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74145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1 0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图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智能电视,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依次接收被应用层读取并解码后的待显示图像数据;判断当前接收到的待显示图像数据是否为待显示的第一幅图像数据;当待显示图像数据不为待显示的第一幅图像数据时,对所述待显示图像数据和待显示图像数据的上一幅图像数据融合处理得到合成图像数据;将所述合成图像数据和待显示图像数据依次发送至驱动显示层进行显示以实现对应的动画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缓解应用层处理图像的压力、将一部分图像处理放在中间架构层进行处理,实现多数据并行处理的可能性,有效避免将多图片实现动画时由于数据处理速度慢造成显示缓慢、卡顿等情况,增强动画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图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智能电视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电视越来越受用户欢迎。与普通电视相比,智能电视以其优质的画面以及用户体验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和青睐。目前,智能电视通常采用分层软件架构如Android(安卓)系统,其中,Android系统的软件架构从上到下可以分为应用层、中间架构层和驱动显示层,所述应用层、中间架构层和驱动显示层之间相互独立且相互并行工作。现有技术中,中间架构层中有一个缓冲区用于缓冲图像,当需要显示动画时,应用层读取第一幅图片,对第一幅图片进行简单解码处理(如对jpg等格式文件进行头文件解析等)后将第一幅图片的图像数据发送至中间架构层,由中间架构层将第一幅图片的图像数据发送至驱动显示层显示,当应用层读取到第二幅图片时,首先对第二幅图片进行简单解码处理,然后将第二幅图片和第一幅图片在应用层中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合成图片,形成过渡的动画图像,进而,应用层将所述合成图片的图像数据发送至中间架构层的缓冲区缓冲,当智能电视读取显示完第一幅图片的图像数据后,中间架构层将所述合成图片的图像数据发送至驱动显示层,当中间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片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智能电视,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接收被应用层读取并解码后的待显示图像数据;判断当前接收到的待显示图像数据是否为待显示的第一幅图像数据;当所述当前接收到的待显示图像数据不为待显示的第一幅图像数据时,对所述待显示图像数据和待显示图像数据的上一幅图像数据融合处理得到合成图像数据;将所述合成图像数据和待显示图像数据依次发送至驱动显示层进行显示以实现对应的动画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片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智能电视,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接收被应用层读取并解码后的待显示图像数据;判断当前接收到的待显示图像数据是否为待显示的第一幅图像数据;当所述当前接收到的待显示图像数据不为待显示的第一幅图像数据时,对所述待显示图像数据和待显示图像数据的上一幅图像数据融合处理得到合成图像数据;将所述合成图像数据和待显示图像数据依次发送至驱动显示层进行显示以实现对应的动画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当前接收到的待显示图像数据为待显示的第一幅图像数据时,将所述待显示图像数据发送至驱动显示层,并将所述待显示图像数据存储于预先申请的分解图像缓冲区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接收被应用层读取并解码后的待显示图像数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查询预先申请的多个分解图像缓冲区中空闲的缓冲区;将接收的所述待显示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空闲的缓冲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预先申请的多个分解图像缓冲区中空闲的缓冲区,包括:依次计算所述多个分解图像缓冲区占用的存储空间;判断当前的分解图像缓冲区占用的存储空间是否等于零;当所述分解图像缓冲区占用的存储空间等于零时,确定当前的分解图像缓冲区为空闲的缓冲区。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预先申请的多个分解图像缓冲区中空闲的缓冲区,包括:查询当前显示图像的上一幅图像存储的缓冲区位置;确定所述当前显示图像的上一幅图像存储的缓冲区为待显示图像数据预存储的空闲的缓冲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显示图像数据和待显示图像数据的上一幅图像数据融合处理得到合成图像数据,包括:查找与所述待显示图像数据相对应的上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慧李鑫刘金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