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沥青混凝土的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桥面的沥青混凝土。
技术介绍
沥青混凝土由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成混合料,针对不同路面环境,对沥青混凝土也有不同的要求,现有的用于桥面的沥青混凝土混合后的胁从性、抗疲劳性和抗剪能力相对一般,在低温时通常不能跟随桥面板变形而破坏,因此需要研究一种专门用于桥面,可长期使用,不会因为桥面变形而破坏的沥青混凝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桥面的沥青混凝土。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适用于桥面的沥青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矿料75-80份,砒砂岩2-4份,水铝英石2-4份,水纤铁矿1.6-2份,贝得石4-6份,沥青4-6份,改性环氧树脂3-5.4份,聚异丁烯0.03-0.05份,偶联剂0.05-0.07份;其中,所述矿料的配型为:SMA-13型、AC-13型或OGFC-13型;其中,所述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为:取环氧树脂用12-18%的双氧水浸泡2-3小时,用去离子水冲洗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桥面的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矿料75‑80份,砒砂岩2‑4份,水铝英石2‑4份,水纤铁矿1.6‑2份,贝得石4‑6份,沥青4‑6份,改性环氧树脂3‑5.4份,聚异丁烯0.03‑0.05份,偶联剂0.05‑0.07份;其中,所述矿料的配型为:SMA‑13型、AC‑13型或OGFC‑13型;其中,所述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为:取环氧树脂用12‑18%的双氧水浸泡2‑3小时,用去离子水冲洗后,再用12‑15%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烘干至水分低于15%,加入相当于其重量份1‑2%的三异丙醇胺、2‑3%的聚乙烯缩丁醛和2‑3%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桥面的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矿料75-80份,砒砂岩2-4份,水铝英石2-4份,水纤铁矿1.6-2份,贝得石4-6份,沥青4-6份,改性环氧树脂3-5.4份,聚异丁烯0.03-0.05份,偶联剂0.05-0.07份;其中,所述矿料的配型为:SMA-13型、AC-13型或OGFC-13型;其中,所述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为:取环氧树脂用12-18%的双氧水浸泡2-3小时,用去离子水冲洗后,再用12-15%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烘干至水分低于15%,加入相当于其重量份1-2%的三异丙醇胺、2-3%的聚乙烯缩丁醛和2-3%的氯化石蜡,在120-160℃的条件下反应20-30分钟,再在180-200℃的条件下反应10-15分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武,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