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吉昌专利>正文

撞球杆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6101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撞球杆制造方法,它利用合成树脂的可塑性,先行用模具制造出所欲装饰之花样及颜色之凸体,再将制造出之凸体先行固设于杆身坯上,然后将该杆身坯放入另一设有与杆身外表相符合之槽孔之模具内,并灌注入另一颜色之合成树脂,从而制造出所需之杆身。本发明专利技术不存在凸体不能精准地嵌入杆身上纹槽内的麻烦,能快速、准确地制造出所需之杆身。不仅有利于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而且可制造出各种绚丽多彩、富有美感的杆身。(*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与运动器材有关,尤指一种撞球杆的制造方法。缘,撞球(又称台球)运动历经一百年之演练,已成为家居户晓的运动之一,并且撞球比赛亦被列入奥运比赛之一,使得撞球风气不论在国内或国外皆引起一阵风潮。然而一位好的撞球者除去本身球技要好之外,亦需要搭配一支品质良好的撞球杆方能将球技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现今市面上贩售着各式各样之撞球杆。附图说明图1所示,即为市面上习用之撞球杆(1),该撞球杆(1)系分为杆部(2)与杆身(3)两大部份。其中该杆身(3)之制造方法系先于杆身(3)上适当处以人工或CNC电脑雕机刻出所需之纹槽(4),另外再刻出与该纹槽(4)相对应之凸体(5),将凸体(5)手工准确地放入该纹槽(4)内,再行加固(如图2所示),如此一来虽可制造出杆身(3)。但这种制造方法无法每一次都能将凸体(5)精确地放入纹槽(4)内,造成杆身(3)表面不平整均匀,需要人工逐根加以修正,因此存在无法大量生产,且品质上也不能兼顾的缺点。如何专利技术出一种可快速大量生产并且保证品质的,即为目前最重要的课题之一。缘此,本案专利技术人系长期制作撞球杆,故藉著多年来之经验以求革除习用之雕刻制造方法,故潜心研究、加以改良且不断试验可行,遂得以首创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之主要目的系在提供一种,它克服了凸体无法精准地放入纹槽的缺陷,能快速大量地制造出保证品质的球杆之杆身。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是用合成树脂经模具灌注成型,其过程分为第一、二制程;第一制程将预设颜色之合成树脂灌注入具有与凸体外形相符的凹槽的模具内,经由适当时间待合成树脂固化后,取出所需之凸体;第二制程将制造出之凸体先行固设于杆身坯上,再将该杆身坯放入另一设有与杆身外形相符的槽孔的模具内,并灌注入与凸体不同颜色之合成树脂,同样经由适当时间待其固化后打开模具,取出杆身。本专利技术利用合成树脂的可塑性,采用模具成型的方法,凸体精确完美地与杆身合成一体,从而快速、准确制造出所需之杆身。并且该凸体上之合成树脂颜色可与包覆杆身上之合成树脂颜色不同,因此可依使用者所需搭配不同颜色使其制造出除耐用、实用之特性外亦具有绚丽多彩、富有美感的亮丽外表之杆身。此外,本专利技术有利于杆身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图1系习用撞球杆示意图。图2系习用杆身制造示意图。图3系本专利技术之凸体模具示意图。图4系本专利技术之凸体立体图。图5系本专利技术凸体与杆身结合示意图。图6系本专利技术杆身与模具组合剖视图。图7系本专利技术杆身立体示意图。首先第一制程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系利用一模具10,于模具10内系凹设数个与预设的凸体13形状相符之槽孔11、俾供藉由该槽孔11灌入一合成树脂12,其合成树脂12系具有耐用、实用之特性,因此经由一适当时间待合成树脂12干固后,即可取出凸体13。第二制程系将利用上述过程所制造出之凸体13,将其固设于杆身坯20上(如第5图所示),因此每一相邻凸体13间即形成一凹槽21,之后再将固设有凸体13之杆身坯20放入两模具10’内,且该模具10’内系设有与杆身20’外形相符合之槽孔11’,因此将两模具10’予以闭合后再行灌入合成树脂12,使其填满杆身坯20上之凹槽21并包覆整个模具10’内(如第6图所示),经由一适当时间待合成树脂12干固后打开该模具10’后,即可取出成型后之杆身20’(如第7图所示)。藉由上述第一、二制程,其主要精神系在于先行设定每支杆身20’上所欲装饰之花样及颜色多变化之凸体13,利用合成树脂12灌入模具10内使其制造出所需之凸体13,再将制造出之凸体13先行固设于杆身坯20上后、将杆身坯20放入另一模具10’内并灌入合成树脂12,使其快速、准确制造出所需之杆身20’,并且该凸体13上之合成树脂12颜色可与包覆杆身坯20上之合成树脂12颜色不同,因此本专利技术系以一合成树脂为主原料包覆杆身藉以取代传统以木材雕刻制造手法,除可依使用者所需搭配不同颜色使其制造出除耐用、实用之特性外亦具有一亮丽外表之杆身20’。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是用合成树脂经模具灌注成型,其过程分为第一、二制程;第一制程将预设颜色之合成树脂(12)灌注入具有与凸体(13)外形相符的凹槽(11)的模具(10)内,经由适当时间待合成树脂(12)固化后,取出所需之凸体(13);第二制程将制造出之凸体(13)先行固设于杆身坯(20)上,再将该杆身坯(20)放入另一设有与杆身(20’)外形相符合之槽孔(11’)之模具(10’)内,并灌注入与凸体(13)不同颜色之合成树脂(12),同样经由适当时间待其固化后打开模具(10’),取出杆身(20’)。全文摘要一种,它利用合成树脂的可塑性,先行用模具制造出所欲装饰之花样及颜色之凸体,再将制造出之凸体先行固设于杆身坯上,然后将该杆身坯放入另一设有与杆身外表相符合之槽孔之模具内,并灌注入另一颜色之合成树脂,从而制造出所需之杆身。本专利技术不存在凸体不能精准地嵌入杆身上纹槽内的麻烦,能快速、准确地制造出所需之杆身。不仅有利于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而且可制造出各种绚丽多彩、富有美感的杆身。文档编号B29C39/10GK1294963SQ00125618公开日2001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8日专利技术者谢吉昌 申请人:谢吉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撞球杆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是用合成树脂经模具灌注成型,其过程分为第一、二制程;第一制程:将预设颜色之合成树脂(12)灌注入具有与凸体(13)外形相符的凹槽(11)的模具(10)内,经由适当时间待合成树脂(12)固化后,取出 所需之凸体(13);第二制程:将制造出之凸体(13)先行固设于杆身坯(20)上,再将该杆身坯(20)放入另一设有与杆身(20’)外形相符合之槽孔(11’)之模具(10’)内,并灌注入与凸体(13)不同颜色之合成树脂(12),同样经由适当 时间待其固化后打开模具(10’),取出杆身(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吉昌
申请(专利权)人:谢吉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