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文义专利>正文

具有电磁感应式机电装置的转轮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5228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电磁感应式机电装置的转轮体,应用于滑板、滑鞋等运动器具中。包括滑轮、内侧轮框、外侧轮框、轴承、轮轴、发光闪烁电路和电磁感应机电装置。机电装置由绕线框、线圈、感应环、磁铁组装构成、感应环、绕线框及线圈套置于外侧轮框的轴座上,磁铁装置于感应环中。滑轮滚动时线圈产生感应电流,经发光闪烁电路整流成稳定直流并驱动发光管闪烁。以滑轮滚动发电作为发光闪烁电路供电,可省去电池、开关等。(*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型运动器具,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具有电磁感应式机电装置的转轮体。滑轮鞋、滑板是时下年轻人喜爱的休闲运动,可在任一硬质场地上溜滑。由于内部嵌设发光闪烁电路,故可在溜滑运动中产生发光效果,一方面增加新奇性与趣味性,另一方面以灯光的警示作用来有效提高夜间运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带有发光闪烁电路的滑轮结构,发光二极管12设置于滑轮1中(发光二极管可有多种设置方式,如嵌于鞋前面、鞋后跟或轮鞋侧面、也可如图1所示设于滑轮1内部)。发光体的供电电源一般采用锂电池或汞电池2,由控制电路11及发光二极管12构成的发光闪烁装置则设置在滑轮1轴座13周围的沟槽14中,再用与沟槽14同形、同大小的塑料片(图中未示出)盖住沟槽14或用胶粘封住。该装置结构的缺点是1、沟槽14设置在轴座13周围,发光闪烁装置设在沟槽内,由于接近轴座13,当发光时,一部分光线被轴座1 3的支撑架遮住而影响发光效果;2、沟槽14内部悬空,是一种破坏轴座13平衡承受压力的结构,在运动者本身体重与跳跃重力的冲击下,滑轮1容易扭曲变形,此外受注模、退模工艺的限制,沟槽盖只能压塞进入,无法用倒勾扣紧,因此在快速溜滑及左右方向变换撞击滑轮1时,沟槽盖极易脱落而卡在支撑架与滑轮1中间,给滑行带来危险;3、用胶填充沟槽14,将造成电池不可更换;4、由于发光二极管12及控制电路11,在更换电池时需拆卸滑轮1再装配,不便于维修;5、电池与发光二极管的供电回路中还必须设置开关,若使用电源直接开关或拨动式开关,手动开启、关闭操作十分不便,且常有忘记关闭的问题造成电能浪费;若使用振动开关(如水银、磁簧、弹簧、钢珠等开关),虽在静止不动时呈现断路状态,然而在未使用状态下因携带、运送过程中的振动造成的短路状态往往会将电池耗尽,因此很不切实际。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电磁感应式机电装置的转轮体,滑轮转动时通过电磁感应式机电装置产生电能供给发光管,而去掉电池及开关,此外,通过将发光体等移出滑轮沟槽而避免滑轮变形及盖体脱落。本技术具有电磁感应式机电装置的转轮体,包括滑轮,分别位于滑轮两侧的外侧轮框和内侧轮框,分别设置于内侧轮框、外侧轮框外部的轴承和发光闪烁电路,有轮轴穿过轴承,滑轮、外侧轮框及内侧轮框的轴座并螺锁紧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由绕线框、铜线圈、感应环、磁铁组装构成的电磁感应式机电装置;所述的铜线圈设置并固定于绕线框上,所述的感应环分别套设于绕线框的两侧面,所述的感应环、绕线框及铜线圈套置在所述外侧轮框的轴座上,所述磁铁设置于感应环内。所述的外侧轮框上设有沟槽,所述的内侧轮框上设有嵌凸块,外侧轮框沟槽与内侧轮框嵌凸块嵌插结合内、外侧轮框及滑轮。所述的发光闪烁电路由整流电路、晶体三极管、电容、电阻和发光二极管组成,整流电路输出正端经串联电阻连接电容一端和晶体三极管基极,晶体三极管集电极串接发光二极管后接整流电路输出正端,电容另一端及晶体三极管发射极接整流电路输出负端。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图1.传统的配置有发光闪烁电路的滑轮结构示意图;图2.转轮体的发光闪烁电路图;图3.发光闪烁电路固定在外侧轮框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具有电磁感应式机电装置的转轮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具有电磁感应式机电装置的转轮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发光闪烁电路包括电磁感应式机电装置的线圈L、二极管桥式整流电路D和滤波电容CX,经电阻R1、电容C的充、放电作用来控制晶体三极管TR1的导通、截止,从而使发光二极管LED闪烁发光。参见图3,将图2电路制作在电路板334上,电路板334可依外侧轮框33的园体而设计成弧状板体,设置于电路板334上的发光二极管LED则部分置于外侧轮框33的透孔331中,电路板334的个数随透孔331的个数而定,也可按用户要求设置。参见图4,电磁感应式机电装置的铜线圈3设置在绕线框31上并固定,于绕线框31上、下两侧面各套组一感应环32,感应环32连同绕线框31及铜线圈3套置在外侧轮框33的轴座332上,再将磁铁4设置在感应环32的内环中,利用外侧轮框33上所设的沟槽333与内侧轮框34上所设嵌凸块342的互相嵌置作用而组合于滑轮5两侧(见图5)。当滑轮5受撞击或左右转弯运行时所产生的扭曲变形将不会影响轮框内部的机电构造。参见图5,在滑轮5两侧的内、外轮框34、33外部各设置一轴承6,并由轮轴7穿设,再用螺帽加以螺锁紧固而完成组装。本技术经实验性测试,当滑轮每秒转3.3圈、周长为22厘米、转速3.9公里/小时时,可产生3V/50mA电力,足以供给4个LED发光。当滑轮停转时,电容器C内充电还可维持约10秒的发光。本技术通过在滑板、滑轮鞋等的滑轮内部设置由感应铁框、线圈、磁铁等组装成的发电机,利用滑轮转动时造成的磁力线变化和运动而产生电磁感应发电,再经整流滤波而获得稳定的直流供发光管发光。抛弃了传统的电池、开关式结构,具有结构新颖、方便、实用、节省的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电磁感应式机电装置的转轮体,包括滑轮,分别位于滑轮两侧的外侧轮框和内侧轮框,分别设置于内侧轮框、外侧轮框外部的轴承和发光闪烁电路,有轮轴穿过轴承,滑轮、外侧轮框及内侧轮框的轴座并螺锁紧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由绕线框、铜线圈、感应环、磁铁组装构成的电磁感应式机电装置;所述的铜线圈设置并固定于绕线框上,所述的感应环分别套设于绕线框的两侧面,所述的感应环、绕线框及铜线圈套置在所述外侧轮框的轴座上,所述磁铁设置于感应环内。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具有电磁感应式机电装置的转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侧轮框上设有沟槽,所述的内侧轮框上设有嵌凸块,外侧轮框沟槽与内侧轮框嵌凸块嵌插结合内、外侧轮框及滑轮。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具有电磁感应式机电装置的转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闪烁电路由整流电路、晶体三极管、电容、电阻和发光二极管组成,整流电路输出正端经串联电阻连接电容一端和晶体三极管基极,晶体三极管集电极串接发光二极管后接整流电路输出正端,电容另一端及晶体三极管发射极接整流电路输出负端。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具有电磁感应式机电装置的转轮体,应用于滑板、滑鞋等运动器具中。包括滑轮、内侧轮框、外侧轮框、轴承、轮轴、发光闪烁电路和电磁感应机电装置。机电装置由绕线框、线圈、感应环、磁铁组装构成、感应环、绕线框及线圈套置于外侧轮框的轴座上,磁铁装置于感应环中。滑轮滚动时线圈产生感应电流,经发光闪烁电路整流成稳定直流并驱动发光管闪烁。以滑轮滚动发电作为发光闪烁电路供电,可省去电池、开关等。文档编号A63C17/26GK2273211SQ96213649公开日1998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18日专利技术者黄文义, 褚明娇 申请人:黄文义, 褚明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电磁感应式机电装置的转轮体,包括滑轮,分别位于滑轮两侧的外侧轮框和内侧轮框,分别设置于内侧轮框、外侧轮框外部的轴承和发光闪烁电路,有轮轴穿过轴承,滑轮、外侧轮框及内侧轮框的轴座并螺锁紧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由绕线框、铜线圈、感应环、磁铁组装构成的电磁感应式机电装置;所述的铜线圈设置并固定于绕线框上,所述的感应环分别套设于绕线框的两侧面,所述的感应环、绕线框及铜线圈套置在所述外侧轮框的轴座上,所述磁铁设置于感应环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义褚明娇
申请(专利权)人:黄文义褚明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