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饰面插槽式安装结构,其包括:基层部,其固定安装于建筑墙面上;木饰面板体部,其包括多块板体单元,相邻的两块板体单元之间,其中一块板体单元的连接侧具有凸起部,另外一块板体单元的连接侧具有凹槽部,该相邻的两块板体单元之间通过凸起部和凹槽部进行拼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木饰面安装结构的拼缝不直、拼角不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墙面装修领域的木饰面安装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木饰面插槽式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装饰行业的发展,木饰面在现代室内装饰中使用越来越频繁,木饰面造型多变,色彩、纹路多样,可极大的丰富室内的装饰效果。然而,传统木饰面施工工艺为拼接式施工,后期容易导致木饰面造型拼角处出现偏差,难以美观的控制每一条线的顺直,从而造成拼缝和拼角的不直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解决拼缝和拼角的不直问题的木饰面插槽式安装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木饰面插槽式安装结构,其包括:基层部,其固定安装于建筑墙面上;木饰面板体部,其包括多块板体单元,相邻的两块板体单元之间,其中一块板体单元的连接侧具有凸起部,另外一块板体单元的连接侧具有凹槽部,该相邻的两块板体单元之间通过凸起部和凹槽部进行拼接。本技术的木饰面插槽式安装结构主要包括了基层部和木饰面板体部,通过在相邻的两块板体单元上分别设置凸起部和凹槽部,利用凸起部和凹槽部的拼接后在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两个方向上的锁定作用,使得两块板体单元之间的拼缝和拼角的不直现象得以消除。因此,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木饰面安装结构的拼缝不直、拼角不直的问题。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作如下改进: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凹槽部的两侧为一侧高而相对的另一侧低的结构。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便于形成两块板体单元之间的拼缝。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凸起部的顶部形成向凸起部的侧面过渡的斜坡。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便于对板体单元的安装位置进行360度的微调,使得在直度上的误差可以通过后期的调整去克服。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凸起部的顶部插至凹槽部的底部。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保证安装的稳固性。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基层部包括:底架,其固定安装于建筑墙面上;阻燃层,其固定安装于底架上,木饰面板体部固定安装于阻燃层上。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提高更为稳固的基层部。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底架为木方。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基层部安装的稳固性。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木饰面板体部与阻燃层之间还设置有黏胶层。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保证木饰面板体部与阻燃层之间连接的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木饰面插槽式安装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木饰面插槽式安装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木饰面插槽式安装结构中所涉及的板体单元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木饰面插槽式安装结构中所涉及的基层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建筑墙面 2.基层部 21.底架 22.阻燃层 23.黏胶层 3.木饰面板体部 31.板体单元 32.凸起部 33.凹槽部 34.斜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如图1-4所示,在本技术的木饰面插槽式安装结构的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其包括:基层部2,其固定安装于建筑墙面1上;木饰面板体部3,其包括多块板体单元31,相邻的两块板体单元31之间,其中一块板体单元31的连接侧具有凸起部32,另外一块板体单元31的连接侧具有凹槽部33,该相邻的两块板体单元31之间通过凸起部32和凹槽部33进行拼接。其中,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下,木饰面板体部3还具体可以由12mm密度板和木饰面组成。本实施例的木饰面插槽式安装结构主要包括了基层部和木饰面板体部,通过在相邻的两块板体单元上分别设置凸起部和凹槽部,利用凸起部和凹槽部的拼接后在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两个方向上的锁定作用,使得两块板体单元之间的拼缝和拼角的不直现象得以消除。因此,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木饰面安装结构的拼缝不直、拼角不直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如图1-4所示,在本技术的木饰面插槽式安装结构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凹槽部33的两侧为一侧高而相对的另一侧低的结构。采用该实施方式的方案,可以便于形成两块板体单元之间的拼缝。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如图1-4所示,在本技术的木饰面插槽式安装结构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凸起部32的顶部形成向凸起部32的侧面过渡的斜坡34。采用该实施方式的方案,可以便于对板体单元的安装位置进行
360度的微调,使得在直度上的误差可以通过后期的调整去克服。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如图1-4所示,在本技术的木饰面插槽式安装结构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凸起部32的顶部插至凹槽部33的底部。采用该实施方式的方案,可以保证安装的稳固性。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如图1-4所示,在本技术的木饰面插槽式安装结构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基层部2包括:底架21,其固定安装于建筑墙面1上;阻燃层22,其固定安装于底架21上,木饰面板体部3固定安装于阻燃层22上。采用该实施方式的方案,可以提高更为稳固的基层部。其中,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下,底架21具体可以采用20*40的木方(防腐、防火处理),阻燃层22可以采用12mm阻燃板。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如图1-4所示,在本技术的木饰面插槽式安装结构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木饰面板体部3与阻燃层22之间还设置有黏胶层23。采用该实施方式的方案,可以保证木饰面板体部与阻燃层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下面介绍本实施例的具体安装方法:将20*40木方(防腐、防火处理)的底架21在建筑墙面1进行固定牢固,12mm阻燃板的阻燃层22固定在底架21上;在后场将木饰面包裹在12mm密度板上形成木饰面板体部3,两者要粘贴牢固,不得起泡、空鼓,然后采用专用粘接胶的黏胶层23将其固定在阻燃层22上,整个造型完成安装。其中,木饰面板体部3的板体单元31之间需要在工厂根据设计色温及造型进行定尺加工,且预留“子母”口,使得两块木饰面块可以扣接安装。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木饰面插槽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部,其固定安装于建筑墙面上;木饰面板体部,其包括多块板体单元,相邻的两块所述板体单元之间,其中一块所述板体单元的连接侧具有凸起部,另外一块所述板体单元的连接侧具有凹槽部,相邻的两块所述板体单元之间通过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凹槽部进行拼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木饰面插槽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部,其固定安装于建筑墙面上;木饰面板体部,其包括多块板体单元,相邻的两块所述板体单元之间,其中一块所述板体单元的连接侧具有凸起部,另外一块所述板体单元的连接侧具有凹槽部,相邻的两块所述板体单元之间通过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凹槽部进行拼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饰面插槽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部的两侧为一侧高而相对的另一侧低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饰面插槽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顶部形成向所述凸起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凯歌,张浩,周长春,周勇,王华,戴辰东,高景景,李隆,张伟,马有兴,周胜虎,郝苏文,王加春,张玉良,张宏飞,施亚军,曹秋风,邱洪全,孙爱健,朱峰,马子腾,孟郁郁,吴祚林,许刚宝,陈志惠,张金华,陈森林,
申请(专利权)人: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