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实心电缆芯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4996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31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高温实心电缆芯线,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导体、增粘层、绝缘层、结构增强层;所述增粘层位于导体与绝缘层之间,以加强导体与绝缘层之间的结合力;所述绝缘层为聚乙烯交联实心层;所述结构增强层位于绝缘层外部,为结构增强和温度隔离结构;所述增粘层、绝缘层、结构增强层为同时挤出结构,所述增粘层与绝缘层之间的接触面相互交联结合、绝缘层与结构增强层之间的接触面相互交联结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实心聚乙烯电缆芯线存在抗剥落性能差,不耐高温以及结构强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耐高温实心电缆芯线
技术介绍
实心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即采用不发泡的聚乙烯作为绝缘层材料的同轴电缆,也称SYV电缆,适用于电视、广播信号控制及有关信息传输领域。由于普通聚乙烯的耐温强度较低,当温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则会发生软化变形,导致现有采用聚乙烯作为绝缘层材料的电缆普遍耐高温性差,严重限制了实芯聚乙烯绝缘层电缆的应用环境。现有的聚乙烯电缆在进行电缆芯线接头焊接或部分须在中间段再焊接时,常需要进行焊锡处理,而熔融的锡温度较高,容易对内部的绝缘层产生损坏,使得接头部分的绝缘层软化变形;另一方面,现有聚乙烯绝缘层与内导体表面的结合度不强,老化后易脱落。传统采用聚四氟乙烯作为绝缘层的电缆芯线,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阻燃性。且由于聚四氟乙烯的耐高温性,可在绝缘层外的编织外导体层浸锡,制作出半柔同轴电缆,但聚四氟乙烯成本较高,不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实心聚乙烯电缆芯线存在抗剥落性能差,不耐高温以及结构强度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高温实心电缆芯线,该电缆芯线提高了绝缘层与内导体之间的粘附力,防止外部水分对内导体的侵蚀,提高电缆的整体强度、柔性和耐高温性能。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耐高温实心电缆芯线,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导体(1)、增粘层(2)、绝缘层(3)和结构增强层(4);所述增粘层(2)位于导体与绝缘层(3)之间,以加强导体与绝缘层(3)之间的结合力;所述绝缘层(3)为聚乙烯交联实心层;所述结构增强层(4)位于绝缘层(3)外部,用于增强结构和温度隔离;所述增粘层(2)部分渗透延伸至绝缘层(3)内、所述结构增强层(4)部分渗透延伸至绝缘层(3)内。进一步的,所述增粘层(2)、绝缘层(3)和结构增强层(4)的密度依次增大。进一步的,所述增粘层(2)、绝缘层(3)和结构增强层(4)的硬度依次增大。进一步的,所述增粘层(2)的厚度为0.03~0.10mm。进一步的,所述结构增强层(4)的厚度为绝缘层(3)的20%~35%。进一步的,所述结构增强层(4)的厚度为0.15~0.30mm。本技术针对实心聚乙烯电缆芯线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在绝缘层与内导体之间加入了增粘层,所述增粘层能够分别与绝缘层和内导体进行有效粘合,避免绝缘层与内导体之间产生空隙,绝缘层在挤出时对内部芯线有效附着,有利于绝缘层的挤出成型和外形一致性,提高绝缘层的抗剥落性能;本专利技术在绝缘层外部加入了结构增强层,作为结构增强和温度隔离结构,对绝缘层进行隔离,避免绝缘层受外部高温软化,使得电缆芯线的表面瞬间耐温性高达280℃;针对绝缘层强度较低的问题,结构增强层还起到了结构增强的作用,提高外层硬度,优化电缆芯线的力学性能和抗拉伸能力,提高电缆芯线的载荷能力;本技术中的增粘层、绝缘层、结构增强层为同时挤出层,接触面之间相互渗透,再经过辐照交联结合,使得三层结构一体化,加强不同结构层之间的结合能力,解决传统单层结构之间易分层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耐高温实心电缆芯线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内导体;2、增粘层;3、绝缘层;4、结构增强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实心电缆芯线,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导体1、增粘层2、绝缘层3和结构增强层4;所述增粘层2位于导体与绝缘层3之间,以加强导体与绝缘层3之间的结合力;所述增粘层2能够分别与绝缘层3和内导体1进行有效粘合,避免绝缘层3与内导体1之间产生空隙,使得绝缘层3在挤出时对内部芯线有效附着,有利于绝缘层3的挤出成型和外形一致性,提高绝缘层3的抗剥落性能。所述绝缘层3为聚乙烯交联实心层,即所述绝缘层3通过聚乙烯交联制得,且本电缆芯线的绝缘层3不经过发泡处理,以提高其耐温能力。所述结构增强层4位于绝缘层3外部,为结构增强和温度隔离结构;对绝缘层3进行隔离,使得电缆芯线的表面瞬时耐温性高达280℃,在进行电缆芯线的线头焊接时,或须在中间段再焊接时,能够对电缆进行有效保护,避免电缆芯线的绝缘层受热变形,保持电缆芯线形态结构;针对增粘层2和绝缘层3强度较低的问题,结构增强层4还起到了结构增强的作用,提高外层硬度,优化电缆芯线的力学性能和抗拉伸能力,提高电缆芯线的载荷能力。所述增粘层2、绝缘层3、结构增强层4为同时挤出结构,所述增粘层2部分渗透延伸至绝缘层3内、所述结构增强层4部分渗透延伸至绝缘层3内,所述增粘层2、绝缘层3和结构增强层4优选采用性质类似的材料,在同时挤出之后,所述增粘层2和绝缘层3相互渗透,在增粘层2和绝缘层3之间形成同时具有增粘层2和绝缘层3组分的过渡区域;所述绝缘层3和结构增强层4相互渗透,在绝缘层3和结构增强层4之间形成同时具有绝缘层3和结构增强层4组分的过渡区域。同时所述增粘层2、绝缘层3、结构增强层4经过交联固化,使增粘层2与绝缘层3之间、结构增强层4与绝缘层3之间实现交联结合。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耐高温实心电缆芯线由于其耐高温性能,可替代原有部分用氟塑料作为绝缘层的电缆,故该耐高温实心电缆芯线的应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同轴电缆,也适用于其他相似类型的信号传输线缆。所述增粘层2、绝缘层3和结构增强层4的密度和硬度依次增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增粘层2为低密度交联聚乙烯层。可在低密度聚乙烯中加入交联剂进行混合,再经过交联反应得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增粘层2的主要作用为增加电缆芯线的内导体1与发泡绝缘层3之间的粘附力和防水性,采用聚乙烯交联层作为增粘层2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聚丙烯等材料进行替换,均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进一步优选所述增粘层2的厚度为0.03~0.10mm,当增粘层2的厚度小于0.03mm时,则难以挤出成型,且容易出现增粘层2厚度不均匀,甚至增粘层2破损的问题;当增粘层2厚度大于0.10mm时,则影响了电缆的结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3为高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混合交联实心层,进行交联后,聚乙烯中的多官能团单体聚合物与PE分子链上支链活性双键反应形成中间产物,中间产物再与PE支链上活性双键和多官能团单体反应形成交联网络,高分子交联后由线型转变为网状结构,其性能发生相应的变化:①从可熔融变为不熔,耐高温性能及高温下的强度有明显的提高;②分子间形成新的连接键,阻止了分子的相对位移,刚性增加,蠕变行为减小;③耐应力开裂性能有所提高,有效提高绝缘层3机械性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结构增强层4为交联高密度聚乙烯或氟塑料的挤出层,所述交联高密度聚乙烯和氟塑料均具有强度高、耐高温能力强的特点,作为绝缘层3外部的结构增强层4,能够提高电缆芯线的整体强度,避免浸锡时温度过高绝缘层3的软化。进一步优选所述结构增强层4的厚度为绝缘层3的20%~35%,具体实施时根据绝缘层3的厚度相应调整结构增强层4的厚度,本专利技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作为结构增强层4的原料,有利于提高结构增强层4的结构强度;结构增强层4厚度优选为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高温实心电缆芯线,其特征在于,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导体(1)、增粘层(2)、绝缘层(3)和结构增强层(4);所述增粘层(2)位于导体与绝缘层(3)之间,以加强导体与绝缘层(3)之间的结合力;所述绝缘层(3)为聚乙烯实心层;所述结构增强层(4)位于绝缘层(3)外部,用于增强结构和温度隔离;所述增粘层(2)部分渗透延伸至绝缘层(3)内、所述结构增强层(4)部分渗透延伸至绝缘层(3)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实心电缆芯线,其特征在于,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导体(1)、增粘层(2)、绝缘层(3)和结构增强层(4);所述增粘层(2)位于导体与绝缘层(3)之间,以加强导体与绝缘层(3)之间的结合力;所述绝缘层(3)为聚乙烯实心层;所述结构增强层(4)位于绝缘层(3)外部,用于增强结构和温度隔离;所述增粘层(2)部分渗透延伸至绝缘层(3)内、所述结构增强层(4)部分渗透延伸至绝缘层(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实心电缆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层(2)、绝缘层(3)和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榕辉谢洁伟陈润锋陈树雄林奕群刘柔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穗榕同轴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