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器械上的足或鞋的保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3717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运动器械(2)上保持足或鞋的保持装置(1)。保持装置(1)包括底座(3),底座(3)具有板的一般特征。底座(3)具有器械(2)的锚固区域(12)以及至少一个用于保持足或鞋的保持部件的系结区域(34,35,54,55),系结区域(34,35,54,55)与锚固区域(12)保持一定间隔。刚性固定加强筋(71至75,91至95,111至115,131至135)在锚固区域(12)和系结区域(34,35,54,55)之间延伸。在锚固区域(12)和系结区域(34,35,54,55)之间,两个相邻的刚性固定加强筋朝系结区域(34,35,54,55)收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运动器械上保持足或鞋子的保持装置,尤其涉及具有底座的装置。
技术介绍
这种装置用于冲浪板、雪橇、滑雪板、滑水板、球拍状雪鞋、带轮溜冰鞋等。保持装置一般包括用于支承足或鞋的底座。底座类似于板,具有器械锚固区域。例如,锚固区域可以具有器械保持盘接纳开口。底座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保持足或鞋的保持部件的系结区域,系结区域与锚固区域相距一定间隔。刚性固定加强筋在锚固区域和系结区域之间延伸,以使底座既具有机械强度又尽可能轻便。加强筋的布置经常使底座下面具有蜂窝状特征,使其上方具有规则表面。实际上,必须兼顾技术特征和美观。因此,底座直接支承对器械的作用力,而又完全吸引人。但是,在特殊场合,会发生断裂甚至多处断裂。例如,如果器械撞击障碍物,或者如果使用者做极端动作,则底座可能超出其标称能力。为了对付这些特殊情况,已经有人提出加强底座。一般来说,加强底座要增加材料量,因此要增加重量。显然,增加重量不利于器械做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提高底座的机械强度,而不增大其重量,或者尽可能少地增大重量。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对于一定的重量来说寻求最大刚度。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在运动器械上保持足或鞋的保持装置,保持装置具有底座,底座具有器械锚固区域和至少一个用于系扣足或鞋的保持部件的系结区域,系结区域与锚固区域保持一定间隔,刚性固定加强筋在锚固区域和系结区域之间延伸。本专利技术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锚固区域和系结区域之间,两个相邻的刚性固定加强筋朝系结区域收敛。因此,在系结区域和锚固区域之间,加强筋形成束,朝系结区域收紧,并朝锚固区域扩口。加强筋的这种布置有利于底座上机械应力的匀称分布。在板上做动作期间,施加在系结区域的作用力分布更均匀。换句话说,应力集中相对于现有技术底座上的分布大为减小甚至消除。由此带来的优越性在于,对于局部作用力和重复作用力来说,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抗疲劳明显得到改善,折断现象极少发生,甚至不存在。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和非限制性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其他特征和优越性将得到进一步理解。附图如下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保持装置的前视立体图;图2是沿图1中II-II的剖面图;图3是图1所示装置底座的仰视图;图4类似于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图5类似于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具体实施例方式虽然所述实施例涉及滑雪板领域,但是也适用于如前所述的其他领域。下面借助于图1至3描述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保持装置1可以在板2上暂时保持一只鞋(未示出)。公知的是,保持装置1包括底座3,底座3呈一般板状,在后端4和前端5之间纵向延伸。底座3的上端面6布置在鞋一侧,下端面7布置在板2一侧。后垫8和前垫9用于在板上做动作时减震。每个垫分别位于后端4或前端5。但是,也可以使用沿底座延伸的单个垫子或者其他辅助垫子。也可以不配垫子,在这种情况下,鞋子直接支承在底座3上。底座3由锚固装置固定在板2上,锚固装置包括盘10,盘10由螺钉11固定在板上。如图2所示,锚固装置也包括基本上由底座3的开口12限定的锚固区域。为了固定底座3,盘10接纳在开口12中。盘10具有与底座3上的圆形槽14相配合的凸肩13。显然,凸肩可以代之以倒角、截锥形部分等等。在所有情况下,圆形槽的几何形状与盘的几何形状相兼容。配有使底座3相对于盘10转动的固定装置。这种装置制成一对齿的形状,一个齿15布置在盘10上凸肩13处,另一个齿16布置在底座3上圆形槽14处。显然,固定装置可以采用任何其他结构,例如摩擦面或可脱卸锁紧机构。用于固定的锚固装置可以简单地在锚固区域进行螺钉布置,螺钉拧在板上。如图1和3所示,底座3在横向上由侧板20和中间侧板21装边。每个侧板分别形成装置1的侧面部分或中间部分,以限定鞋子的接纳区域22。当鞋子就位于装置1上时,侧板20、21在侧面沿着鞋底伸展。显然,除了侧板20、21之外,可以配置其他构件,以形成侧面部分和中间部分。例如,可以配置简易的侧面止动件和中间止动件。底座3和侧板20、21最好形成例如用合成材料制成的整件。但是,可以确定成侧板是用例如粘接、焊接、螺钉固定等方法与底座相连接的构件。装置1还包括后支承件23,以便使用者能够进行小腿下部的后支承。还配有使足或鞋保持在装置1上的保持部件。这种保持部件在这里制成两根带子的形状,用于可脱卸地将鞋保持在底座3上侧板20、21之间的接纳区域22。足被保持的时候,第一根带子30朝前位于跖趾关节处。足被保持的时候,第二根带子31朝后位于足背处。每个带子30、31都在侧板20、21之间横向延伸。显然,可以配有一些不同的带子。例如,第一带子30包括侧面部分32和中间部分33,分别固定在装置的前侧系结区域34和前中系结区域35。根据所述第一实施例,前系结区域34、35分别包括底座3的前部36、37,所述前部36、37一方面与开口12保持一定间隔,另一方面位于底座3与侧面侧板20和中间侧板21的接合处。前系结区域34、35也分别包括侧面侧板20和中间侧板21的前部38、39。第一带子30的侧面部分32和中间部分33分别固定到侧面侧板20和中间侧板21上。换句话说,侧面部分32和中间部分33间接固定在底座上。显然,也可以确定成所述部分32、33直接固定在底座3上。第一连接装置40可以使侧面部分32和中间部分33可逆地一个连接到另一个上。连接装置40可以根据所需的松紧度系紧鞋子。同样,第二带子31例如包括侧面部分52和中间部分53,分别固定在装置的后侧系结区域54和后中系结区域55。根据所述第一实施例,后系结区域54、55分别包括底座3的后部56、57,所述后部56、57一方面与开口12保持一定间隔,另一方面位于底座3与侧面侧板20和中间侧板21的接合处。后系结区域54、55也分别包括侧面侧板20和中间侧板21的后部58、59。第二带子31的侧面部分52和中间部分53分别固定在侧面侧板20和中间侧板21上。换句话说,侧面部分52和中间部分53间接固定在底座上。显然,也可以确定成第二带子的所述部分52、53直接固定在底座3上。第二连接装置60可以使侧面部分52和中间部分53可逆地一个连接到另一个上。连接装置60可以根据所需的松紧度系紧鞋子。一般来说,第一带子30和第二带子31用比较柔韧而不能伸长的材料制成。例如,可以使用诸如聚酰胺或加强或不加强的聚胺酯这样的合成材料。可以使用任何构件例如销、螺钉、螺母、铆钉等等将带子30、31固定到侧板20、21或底座上。如图2和3所示,底座3在锚固区域12和至少一个系结区域34、35、54、55之间具有刚性固定加强筋。根据本专利技术,如图3所示,两根相邻的刚性固定加强筋朝系结区域收敛。例如,如果是后侧系结区域54,则非限制性地配置一组刚性固定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71、第二加强筋72、第三加强筋73、第四加强筋74和第五加强筋75。这些加强筋71、72、73、74、75相继分开第一空腔81、第二空腔82、第三空腔83、第四空腔84、第五空腔85和第六空腔86。显然,五个加强筋和六个空腔的数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配置多一些或少一些。根据所述第一实施例,每个刚性固定加强筋基本上是直的。两个相邻的加强筋71、72、73、74、75朝后侧系结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在一运动器械(2)上保持足或鞋的保持装置(1,180),该保持装置(1,180)具有一底座(3,160,181),该底座(3,160,181)具有所述器械(2)的锚固区域(12)以及至少一个系结区域(34,35,54,55),所述系结区域(34,35,54,55)用于保持足或鞋的一保持部件,所述系结区域(34,35,54,55)与所述锚固区域(12)保持一定间隔,刚性固定加强筋(71至75,91至95,111至115,131至135,166,167)在所述锚固区域(12)和系结区域(34,35,54,55)之间延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锚固区域(12)和所述系结区域(34,35,54,55)之间,两个相邻的刚性固定加强筋朝所述系结区域(34,35,54,55)收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库代克
申请(专利权)人:萨洛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