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建中专利>正文

网球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3046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良的网球拍,它的环形框部被分成八个区段,其中第一、二区段位于环形框部长轴的二侧端;第三、四区段位于环形框部短轴的二侧端;第五、六区段位于第一区段与第三、四区段之间;第七、八区段位于第二区段与第三、四区段之间。第一至第四区段在与环形框部所构成的击球面垂直的方向上具有一第一截面高度,第五至第八区段在与环形框部所构成的击球面垂直的方向具有一第二截面高度,第一截面高度大于第二截面高度。(*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和运动用的球拍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在后场击球或前场截击时均可发挥威力的网球拍。一般网球运动的球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后场击球,如长抽球、底线回击等即属于这类球路,另一类则为前场截击,如切球、削球、截球等属于这类球路。众所周知,为了能将球体以强劲的底线抽球或旋球的方式由已方的底线击向对边的底线,必须耗用相当大的力量,因此初学者或者力量较小的网球爱好者往往无法击出令人满意的后场击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部分球拍制造业者在制造球拍时,特别将球拍击球网面的环框部位的截面高度加大,而厚度则予以减小,借此,当网线穿设于环框部位后,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幅度,换言之,即球体触击网线时,网线会有较大的反拨力量,于是,使用这种球拍击球时,只须使出较小的力量即可击出威力强大的后场球。相反地,当击球者欲上网做前场截击时,虽然不须花费大力量,但是由于必须掌握精确的球体落点,因此,使球体于网面上具有的较长滞留时间是绝对的关键点,而前述适于后场击球的球拍由于框架高,反拨力量大,使得球体触及网面的时间甚短,故而在做前场截击时很难击出精确的球体落点。换言之,要能击出较佳的前场截击,环框部位截面高度较小的球拍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球拍,它包含有用以穿设网线形成一击球面的环形框部,该环形框部具有一长轴及一短轴,一自该环形框部长轴的一端往外延伸的轴柄部,以及一连接于轴柄部开放端的握把部,其特征在于:环形框部具有分别位于其长轴两端的第一、第二区段,分别位于其短轴两端的第三、第四区段,用来连接第一区段与第三、第四区段的第五、第六区段,以及用来连接第二区段与第三、第四区段的第七、第八区段,第一、第二区段界定一纵向带状区域,第三、第四区段界定一横向带状区域,第五、第八区段界定一第一斜向带状区域,第六、第七区段界定一第二斜向带状区域,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段在与击球面垂直的方向上均具有一第一截面高度,第五、第六、第七及第八区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周建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