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29166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8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电路,包括第一滤波放大电路和第二滤波放大电路,第一滤波放大电路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电容C1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1,第二滤波放大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七可变电阻R7、第八可变电阻R8、第二电容C2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个滤波放大电路,能将麦克风阵列语音中的微弱电信号放大,从而获得清晰的声音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语音通信
,特别是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电路
技术介绍
由于麦克风阵列在实际语音处理时具有良好的拾取语音能力及噪声鲁棒性,因此我们立项小组考虑用麦克风阵列来进行对语音的处理,实现更高质量的语音采集。在目标语音的实际拾取过程中, 不可避免会受到外界环境噪声的干扰。针对这种情况, 通常采用增强语音、去除背景噪声的方法来改善系统性能。目前语音增强的方法很多, 根据使用麦克风的数目可分为单麦克风系统和麦克风阵列系统。近 20 年来不少研究者提出了使用一个或两个麦克风来去除噪声, 但由于实际环境噪声的复杂性均不能达到满意的消噪要求。而阵列信号处理采用广义旁瓣对消思想, 即用“电子瞄准”的方式从声源位置获取较高品质的语音信号同时抑制其他说话人的声音及环境噪声, 具有很好的空间选择性。由此麦克风阵列明显优于具有高方向性的单麦克风系统, 使其成为 20年来语音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 以及拾取语音时减小噪声和混响颇具前景的技术之一。如果系统的算法精简得当, 麦克风阵列可应用于许多场合, 如视频会议、机器人语音识别、车载系统环境、大型场所会议、助听装置等。一般的麦克风拾取声音信号输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滤波放大电路和第二滤波放大电路,第一滤波放大电路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电容C1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1,第二滤波放大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七可变电阻R7、第八可变电阻R8、第二电容C2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VCC端相连,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相连,信号输入端依次通过第一电容C1、第二电阻R2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还通过第五电阻R5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相连,第一运...

【技术特征摘要】
1.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滤波放大电路和第二滤波放大电路,第一滤波放大电路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电容C1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1,第二滤波放大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七可变电阻R7、第八可变电阻R8、第二电容C2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VCC端相连,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相连,信号输入端依次通过第一电容C1、第二电阻R2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还通过第五电阻R5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相连,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第二运算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江刘志刚彭俊逸林庆煌黄郁郁王馨茹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