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拍穿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2116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拍穿线结构,该球拍的拍框包括头框及握柄,在头框的周缘开有线孔,网线纵横穿于线孔内构成网面,其中:在握把的横向开有一通孔,靠近球拍轴线的纵向网线在穿线过程中从该通孔中穿过,这样可大幅增加所述的纵向网线的长度,虽然仅仅是增加几根网线的长度,但由于加长的幅度大,因此可有效提高网面的弹性,使网面的变形量增大,从而可大幅扩大击球甜区,增加击球力度。(*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球拍穿线结构,即一种应用于各种网球、壁球或回力球等球类运动器材上的球拍穿线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一般球拍(包括网球拍、壁球拍或回力球拍等)的拍框均包含有头框及握柄,而在头框的周缘则设有若干线孔,用以穿设钉管或带钉管的护套,再穿上网线,即可构成网面,有了网面就可用来击球。而网面的网压即弹性的大小是影响击球力度的关键性因素,一般来说,网面的弹性越大,网压越大,其回弹力也就越大,则所击出的球速度快,威力大。通常人们可以采用增加网线的长度来达到增加网面弹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拍的穿线结构,其可大幅增加网线的长度,扩大击球甜区,增加击球力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球拍穿线结构,该球拍的拍框包括头框及握柄,在头框的周缘开有线孔,网线纵横穿于线孔内构成网面,其中在握把的横向开有一通孔,靠近球拍轴线的纵向网线在穿线过程中从该通孔中穿过。所述的球拍穿线结构,靠近球拍轴线的4或6根纵向网线在穿线过程中从所述的通孔中穿过。该通孔内设有钉管。该通孔与网面垂直,而握把前后两侧从该通孔以上设有可容纳从此经过的纵向网线的凹槽。该通孔与网面平行,而在头框的根部则设有线孔,靠近球拍轴线的纵向网线在穿线过程中先穿过头框根部的线孔,再从所述的通孔穿过。该通孔与网面平行,而球拍拍框三角区的两侧壁根部开设有穿孔,穿线时,靠近球拍轴线的纵向网线依次穿过头框底部月眉上的线孔、三角区根部的穿孔及握把上的通孔。该握把左右两侧从平行网面的通孔以上设有可容纳从此经过的纵向网线的凹槽,该凹槽与头框根部的线孔相连通或与三角区两侧壁根部的穿孔相连通。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球拍中轴线附近的4或6根纵向网线由于是从握把上开设的通孔内穿过的,而并非像习知技术那样穿设于头框的周缘,因此可大幅增加所述的纵向网线的长度,虽然仅仅是增加这几根网线的长度,但由于加长的幅度大,因此可有效提高网面的弹性,使网面的变形量增大,从而可大幅扩大击球甜区,增加击球力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壁球拍为例);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以壁球拍为例);图5是图4中C处的横向剖视图;图6是图4的D-D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以网球拍为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以网球拍为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球拍穿线结构可应用于各种网球拍、壁球拍或回力球拍等,下面以壁球拍为例加以说明。请如图1所示,壁球拍的拍框包括头框1及握柄2,在头框1的周缘开有若干线孔,线孔内穿设有钉管或带钉管的护套,网线3纵横穿于钉管内以构成网面,上述结构与习知结构相同。本技术所不同的是在握把2的横向开有一通孔21,该通孔21与网面垂直,靠近球拍轴线的4或6根纵向网线31在穿线过程中从该通孔21中穿过,从而使所述的4或6根纵向网线31的长度大幅加大。为保护纵向网线31不被割断,在通孔21内可穿设一软质的钉管4(请配合图2所示),该钉管4与设于头框1周缘线孔内的钉管相似,而中间的4或6根纵向网线31则从该钉管4内穿过;另外,在握把2的前后两侧从通孔21到头框1的底部之间设有凹槽22(请配合图3所示),该凹槽22用以容纳从此经过的纵向网线31,以防止该纵向网线31暴露于外而割伤手指。上述壁球拍中轴线附近的4或6根纵向网线31由于是从握把2的通孔21内穿过的,而并非像习知技术那样穿设于头框1的周缘,因此可大幅增加所述的纵向网线31的长度,虽然仅仅是增加这几根网线的长度,但由于加长的幅度大,因此可有效提高网面的弹性,使网面的变形量增大,从而可大幅扩大击球甜区,增加击球力度。如图4所示,其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所述的握把2横向开设的通孔21′也可与网面平行,而在头框1的根部则设有线孔11,靠近球拍轴线的4或6根纵向网线31在穿线过程中先穿过头框1根部的线孔11,再从所述的通孔21′穿过,此结构同样可使所述的4或6根纵向网线31的长度大幅加大。另外,为保护纵向网线31不被割断,在所述的通孔21′内穿设一软质的钉管4(请配合图5所示);又,在握把2的左右两侧从所述的通孔21′到头框1的底部之间设有凹槽22′(请配合图6所示),该凹槽22′用以容纳从此经过的纵向网线31,以防止该纵向网线31暴露于外而割伤手指;此外,由于头框1底部左右两侧需穿过两到三根纵向网线31,因此将造成各线孔11之间的距离太近,使孔壁太薄而不利于加工,本技术可将各线孔打穿而设成一个大线孔11(图中所示即为此结构),且该线孔11与上述凹槽22′相连通,另在线孔11内设置一个具有两到三个穿线孔51的钉管5,各纵向网线31则分别从钉管5的穿线孔51穿过,以防止相互干涉。本技术所述的穿线结构也可应用于网球拍中,图7即为本技术应用于网球拍中的结构示意图。网球拍的拍框同样包括头框1及握柄2,在头框1的周缘开有若干线孔,线孔内穿设有钉管或带钉管的护套,网线3纵横穿于钉管内以构成网面。而在握把2的横向开有一通孔21,该通孔21可与网面垂直,且其内可设有钉管,与壁球拍不同的是靠近球拍轴线的4或6根纵向网线31在穿线过程中先从头框1底部月眉12上的线孔13穿过,再从握把2上的通孔21穿过,而通孔21以上的握把2前后两侧同样设有可容纳纵向网线31的凹槽22。如图8所示,当本技术应用于网球拍时,所述的通孔21′同样也可设置成与网面平行的形式,这时则需在球拍拍框三角区6的两侧壁根部开设穿孔61,该穿孔61可为一个大穿孔,其内设置一个具有两到三个穿线孔的钉管,穿线时,中间的4或6根纵向网线31则依次穿过头框1底部月眉12上的线孔13、三角区6根部穿孔61内的钉管及握把2上的通孔21′。而在握把2的左右两侧,从通孔21′到三角区6根部的穿孔61同样设有可容纳纵向网线31的凹槽22′,该凹槽22′可与穿孔61相连通。权利要求1.一种球拍穿线结构,该球拍的拍框包括头框及握柄,在头框的周缘开有线孔,网线纵横穿于线孔内构成网面,其特征在于在握把的横向开有一通孔,靠近球拍轴线的纵向网线在穿线过程中从该通孔中穿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穿线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球拍轴线的4或6根纵向网线在穿线过程中从所述的通孔中穿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穿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通孔内设有钉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穿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通孔与网面垂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球拍穿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握把前后两侧从通孔以上设有可容纳从此经过的纵向网线的凹槽。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穿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通孔与网面平行,而在头框的根部则设有线孔,靠近球拍轴线的纵向网线在穿线过程中先穿过头框根部的线孔,再从所述的通孔穿过。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穿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通孔与网面平行,而球拍拍框三角区的两侧壁根部开设有穿孔,穿线时,靠近球拍轴线的纵向网线依次穿过头框底部月眉上的线孔、三角区根部的穿孔及握把上的通孔。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球拍穿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握把左右两侧从通孔以上设有可容纳从此经过的纵向网线的凹槽,该凹槽与头框根部的线孔相连通或与三角区两侧壁根部的穿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拍穿线结构,该球拍的拍框包括头框及握柄,在头框的周缘开有线孔,网线纵横穿于线孔内构成网面,其特征在于:在握把的横向开有一通孔,靠近球拍轴线的纵向网线在穿线过程中从该通孔中穿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文振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