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幼儿房温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908714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6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幼儿房温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单片机、电源模块、按键模块、温度传感器、冷气机、暖气机和输出控制电路,所述电源模块、按键模块、温度传感器和输出控制电路分别与单片机连接,所述冷气机和暖气机分别与输出控制电路连接;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婴幼儿房间内对温度控制精度低,现有技术只采取设定某单一温度进行调节,由于温度感应需要一段时间从而导致温度得不到及时的调节,而本方案采用通过温度阈值来比较调节室内温度,从而使得房间温度始终处于舒适的范围,不会由于忽冷忽热对婴儿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技术自动化温度控制领域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婴幼儿房温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温度对人的健康很重要,人的体感是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引起人体的不适,甚至容易患病。婴幼儿对环境的温度的要求更高。一般来说,宝宝房间的温度以18-22℃为宜,新生儿房间的温度保持在22-24℃为适宜。室温过高,可引起新生儿皮肤蒸发大量汗液排出而散热,呼吸增快,带走水分,使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而引起发烧。室温过低,可使新生儿体温不升,使新生儿皮肤及皮下脂肪变硬,发生新生儿硬肿症,而影响四肢活动和吸吮动作。因此,适宜的环境温度是新生儿保暖的最基本措施。因此,越来越多的父母对宝宝生活环境的温度更加关注了。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婴幼儿房间温度控制系统对温度的控制精度低,围绕单一温度值进行调节,使得房间温度忽高忽低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婴幼儿房间温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以实现提高婴幼儿房间温度的控制精度,且进一步增强房间的温度舒适度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幼儿房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电源模块、按键模块、温度传感器、冷气机、暖气机和输出控制电路,所述电源模块、按键模块、温度传感器和输出控制电路分别与单片机连接,所述冷气机和暖气机分别与输出控制电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幼儿房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电源模块、按键模块、温度传感器、冷气机、暖气机和输出控制电路,所述电源模块、按键模块、温度传感器和输出控制电路分别与单片机连接,所述冷气机和暖气机分别与输出控制电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单片机连接,所述显示模块采用LCD16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幼儿房间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具体为,继电器RL1的输入端和继电器RL2的输入端分别与驱动芯片ULN2003A的输出端管脚连接,继电器RL1的输入端的第一连接端与继电器RL2输入端的第一连接端连接;驱动芯片ULN2003A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幼儿房间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模块包括设定系统时间按键S2、设定温度上阈值的按键S4、设定温度下阈值的按键S5和选择设定环境温度的上下阈值S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幼儿房间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模块具体为,电阻R1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管脚PD4连接;电阻R2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管脚PD3连接;电阻R3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管脚PD2连接;电阻R5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管脚PD0连接;开关S2一端与输入端管脚PD0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开关S4一端与输入端管脚PD2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开关S5一端与输入端管脚PD3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剑琴李克讷吴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