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子的干燥染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01145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5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子的干燥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处理、(2)干燥染色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干燥染色方法将干燥和染色工序同时结合进行,能将总体制作时长缩短20~30%,各步骤搭配科学合理,降低了干燥的开裂率,保持在1%以下,并提高了着色质量,各部位色度均匀,不同批次之间色差(L*a*b* 表色系统)在2%以内,最终制得的竹子强度、色相、使用寿命均得到很好的提升,使用价值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竹子的处理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竹子的干燥染色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竹子资源丰富,是世界第一竹子资源大国。竹子具有生长迅速、轮伐期短、中空竹节、抗剪能力强、刚性好、耐磨损、物理特性优良等特点。竹子再加工时通常需要进行干燥、染色等工艺处理。现有的干燥方法中存在着竹子易开裂、处理时间长、品质不均匀等问题,且通常需要先干燥、再染色、最后再干燥处理,显然增加了处理的工序,同时着色的效果不佳,品质需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竹子的干燥染色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竹子的干燥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处理:a.去除竹子的梢、叶,按加工的要求将竹子截成一定长度的竹段,去青去黄后,用清水洗去杂质后备用;b.按重量份称取下列物质:5~8份小苏打、3~6份棕榈酸异辛酯、2~3份钼酸锌、1~3份硫酸亚铁、3~5份泽泻、2~4份降香、2~4份草乌、3~5份鸭跖草、150~170份水;c.将泽泻、降香、草乌和鸭跖草共同加入到其总质量3倍的清水中,沸水煎煮40~45min后,过滤得滤液备用;d.将操作c所得的滤液与操作b中所述比例的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子的干燥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处理:a.去除竹子的梢、叶,按加工的要求将竹子截成一定长度的竹段,去青去黄后,用清水洗去杂质后备用;b.按重量份称取下列物质:5~8份小苏打、3~6份棕榈酸异辛酯、2~3份钼酸锌、1~3份硫酸亚铁、3~5份泽泻、2~4份降香、2~4份草乌、3~5份鸭跖草、150~170份水;c.将泽泻、降香、草乌和鸭跖草共同加入到其总质量3倍的清水中,沸水煎煮40~45min后,过滤得滤液备用;d.将操作c所得的滤液与操作b中所述比例的小苏打、棕榈酸异辛酯、钼酸锌、硫酸亚铁、水共同混合,并以800~85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均匀后得浸泡液备用;e.将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子的干燥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处理:a.去除竹子的梢、叶,按加工的要求将竹子截成一定长度的竹段,去青去黄后,用清水洗去杂质后备用;b.按重量份称取下列物质:5~8份小苏打、3~6份棕榈酸异辛酯、2~3份钼酸锌、1~3份硫酸亚铁、3~5份泽泻、2~4份降香、2~4份草乌、3~5份鸭跖草、150~170份水;c.将泽泻、降香、草乌和鸭跖草共同加入到其总质量3倍的清水中,沸水煎煮40~45min后,过滤得滤液备用;d.将操作c所得的滤液与操作b中所述比例的小苏打、棕榈酸异辛酯、钼酸锌、硫酸亚铁、水共同混合,并以800~85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均匀后得浸泡液备用;e.将操作a处理后的竹子放入到操作d制得的浸泡液中,加热保持浸泡液的温度为45~47℃,处理2~4h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2)干燥染色处理:a.按照着色需求配制好液体染料备用;b.将步骤(1)处理后的竹子放于干燥室内,摆放的方式是直立放置,每个竹子与其四周竹子间的距离相同,是其平均直径的1.4~1.6倍,摆放好后用绳索加以固定;c.保持干燥室内的真空度为0.05MPa,使用温度为60~64℃的热风沿着竹子原料轴线的方向由顶端向底端对竹子原料进行加热干燥处理,同时在干燥室内设置三个超声波发射源,超声波发射方向沿着竹子原料的径向由外侧向内侧,所述三个超声波发射源在同一个圆周上,并能绕竹子原料的中心进行同步圆周转动,转动的速度为8~10min/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毅
申请(专利权)人:阜南县大自然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