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姆斯·王专利>正文

一种生态生物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89779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5 0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生物水处理系统,是由一个或多个相连的生物处理单元组成的,所述生物处理单元包括箱体、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箱体内依次设有沉淀池、厌氧池、缺氧池、一级生物滤池和二级生物滤池;所述二级生物滤池设有将污水回流至沉淀池的污水回流装置;所述一级生物滤池、二级生物滤池和厌氧池之间分别设有将污泥回流至厌氧池的污泥回流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态生物水处理系统是由一个或多个相连的生物处理单元组成,结构紧凑,控制简单方便,占地面积小,使用维护方便,净化处理效果好,可广泛应用于江河、湖泊、海洋、淡水养殖基地及污水处理厂尾水再处理等,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态生物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迅速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量也日益增加,大量的农业污水、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等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及海洋等水体中,使得这些自然水体中含有大量种类繁多、成分复杂的污染物,严重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影响了水体本身的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从而造成各种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损失。针对目前我国自然水体的污染情况,环保工作者一直积极探索解决方法。我国现行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削减截流污染源,进行相应的点源和面源控制,但该方法单纯依靠水体的自净能力,恢复过程缓慢;设立大型的生态园,利用水中种植的植物来清除污染物,但此方法占地面积较大,限制了使用范围,并且该方法的水体流速慢,净化所需时间长;进行底泥的环保疏浚及水体的重新注水,去除含污染物的底泥,清除污染水体的内源,引入水质较好的水体,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但这些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且工程量较大,所需要的时间和人力花费较高,影响了水体治污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净化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生物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是由一个或多个相连的生物处理单元组成的,所述生物处理单元包括箱体(1)、进水口(2)和出水口(3),所述箱体(1)内依次设有沉淀池(4)、厌氧池(5)、缺氧池(6)、一级生物滤池(7)和二级生物滤池(8);所述沉淀池(4)与进水口(2)相通的;所述二级生物滤池(8)与出水口(3)相通;所述沉淀池(4)和厌氧池(5)、厌氧池(5)和缺氧池(6)、缺氧池(6)和一级生物滤池(7)、一级生物滤池(7)和二级生物滤池(8)之间分别设有挡板(9)和连通口(16),所述二级生物滤池(8)设有将污水回流至沉淀池(4)的污水回流装置(10);所述一级生物滤池(7)、二级生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生物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是由一个或多个相连的生物处理单元组成的,所述生物处理单元包括箱体(1)、进水口(2)和出水口(3),所述箱体(1)内依次设有沉淀池(4)、厌氧池(5)、缺氧池(6)、一级生物滤池(7)和二级生物滤池(8);所述沉淀池(4)与进水口(2)相通的;所述二级生物滤池(8)与出水口(3)相通;所述沉淀池(4)和厌氧池(5)、厌氧池(5)和缺氧池(6)、缺氧池(6)和一级生物滤池(7)、一级生物滤池(7)和二级生物滤池(8)之间分别设有挡板(9)和连通口(16),所述二级生物滤池(8)设有将污水回流至沉淀池(4)的污水回流装置(10);所述一级生物滤池(7)、二级生物滤池(8)和厌氧池(5)之间分别设有将污泥回流至厌氧池(5)的污泥回流装置(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生物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回流装置(10)和污泥回流装置(11)上分别设有泵(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生物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4)、厌氧池(5)和缺氧池(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姆斯·王
申请(专利权)人:汤姆斯·王周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