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低影响开发设施构建的生态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257364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6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低影响开发设施构建的生态水处理系统,包括净化器,净化器的端部设有密封盖;净化器的端部设有进液管,净化器内设有过滤网,净化器内设有导流片,净化器内设有电热板,净化器的外侧壁设有温控器,电热板分别与温控器为电连接;净化器内设有渗透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待处理的水通过进液管输入到净化器内;通过过滤网方便对水质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处理后的水质再通过电热板实现电热处理,电热处理后的水质再通过渗透板进行再次渗透处理,大大提高了水质的提纯效率,实现了采用生态的方式进行水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态水处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低影响开发设施构建的生态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水处理的方式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小的杂质浮于水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历史最久的化学处理方法应该可以算是用明矾加入水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去除。随着人类生活不断提高水体富营养化氨氮、磷等营养盐问题和国家环保局对污水排放标准一步步提高,沿用了许多年传统的“一级处理”及“二级处理”水处理工艺技术和设备,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的高浊度和高浓度污水的处理要求,而且处理工艺流程长,系统庞大,而且还散发大量臭气。要想达到最新排放标准,企业需要重新再投入高额的资金扩建原有污水处理系统,加大占地面积使用和高额的污水处理设备及高额后期维护费用。然而,传统的污水深度处理再生回用技术系统(如活性炭过滤、微孔过滤、渗透膜净化等技术系统)投资高、后期维护运行费用高。现有的水处理设备一般不是采用生态的方式进行水处理,处理所需要的能耗较高,成本上升并且水处理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低影响开发设施构建的生态水处理系统。本技术的生态水处理系统要能够多次过滤、渗透及提纯处理,以生态的方式来提高水质处理效率。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种采用低影响开发设施构建的生态水处理系统,包括净化器,净化器的端部设有密封盖;净化器的端部设有进液管,进液管为弧形形状,进液管的上端为自由端,进液管的下端与净化器的端部连接;进液管设有控制阀;进液管的下端设有控制栗,控制栗设置在净化器的端部内;净化器内设有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呈水平布置,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为网状结构;净化器的一侧内设有第一导流片,第一导流片为弧面形状,净化器的另一侧内设有第二导流片,第二导流片为弧面形状;净化器内设有第一电热板与第二电热板,第一电热板与第二电热板呈水平布置,第一电热板与第二电热板为镂空结构,净化器的外侧壁设有温控器,第一电热板、第二电热板分别与温控器为电连接;第一电热板设置在第二过滤网的下方;净化器内设有渗透板,渗透板设置在第二电热板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器的内侧壁设有第一限位条与第二限位条,第一限位条与第二限位条对应,渗透板设置在第一限位条与第二限位条上。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器的内底部设有出液栗。更进一步地,所述出液栗为电控制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条与第二限位条为条形形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将待处理的水通过进液管输入到净化器内;通过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方便对水质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处理后的水质再通过第一电热板与第二电热板实现电热处理,电热处理后的水质再通过渗透板进行再次渗透处理,大大提高了水质的提纯效率,实现了采用生态的方式进行水处理。【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采用低影响开发设施构建的生态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采用低影响开发设施构建的生态水处理系统。该生态水处理系统结构组成上包括净化器I,净化器I的端部设有密封盖2;净化器I的端部设有进液管3,进液管3为弧形形状,进液管3的上端为自由端,进液管3的下端与净化器I的端部连接;进液管3设有控制阀5;进液管3的下端设有控制栗4,控制栗4设置在净化器I的端部内;净化器I内设有第一过滤网6与第二过滤网7,第一过滤网6与第二过滤网7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过滤网6与第二过滤网7呈水平布置,第一过滤网6与第二过滤网7为网状结构;净化器I的一侧内设有第一导流片8,第一导流片8为弧面形状,净化器I的另一侧内设有第二导流片9,第二导流片9为弧面形状;净化器I内设有第一电热板10与第二电热板11,第一电热板10与第二电热板11呈水平布置,第一电热板10与第二电热板11为镂空结构,净化器I的外侧壁设有温控器12,第一电热板10、第二电热板11分别与温控器12为电连接;第一电热板10设置在第二过滤网7的下方;净化器I内设有渗透板15,渗透板15设置在第二电热板11的下方;净化器I的内侧壁设有第一限位条13与第二限位条14,第一限位条13与第二限位条14对应,渗透板15设置在第一限位条13与第二限位条14上;净化器I的内底部设有出液栗16,出液栗16为电控制栗,第一限位条13与第二限位条14为条形形状。本技术采用低影响开发设施构建的生态水处理系统,可以将待处理的水通过进液管3输入到净化器I内;通过第一过滤网6与第二过滤网7方便对水质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处理后的水质再通过第一电热板10与第二电热板11实现电热处理,电热处理后的水质再通过渗透板15进行再次渗透处理,大大提高了水质的提纯效率,实现了采用生态的方式进行水处理。其中,净化器I的内侧壁设有第一限位条13与第二限位条14,第一限位条13与第二限位条14对应,渗透板15设置在第一限位条13与第二限位条14上;所以方便对渗透板15进行安装。其中,净化器I的内底部设有出液栗16,出液栗16为电控制栗,所以方便对净化器I内的水质进行输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主权项】1.一种采用低影响开发设施构建的生态水处理系统,包括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净化器的端部设有密封盖;净化器的端部设有进液管,进液管为弧形形状,进液管的下端与净化器的端部连接;进液管设有控制阀;进液管的下端设有控制栗,控制栗设置在净化器的端部内;净化器内设有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呈水平布置,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为网状结构;净化器的一侧内设有第一导流片,第一导流片为弧面形状,净化器的另一侧内设有第二导流片,第二导流片为弧面形状;净化器内设有第一电热板与第二电热板,第一电热板与第二电热板呈水平布置,第一电热板与第二电热板为镂空结构,净化器的外侧壁设有温控器,第一电热板、第二电热板分别与温控器为电连接;第一电热板设置在第二过滤网的下方;净化器内设有渗透板,渗透板设置在第二电热板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低影响开发设施构建的生态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器的内侧壁设有第一限位条与第二限位条,第一限位条与第二限位条对应,渗透板设置在第一限位条与第二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低影响开发设施构建的生态水处理系统,包括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净化器的端部设有密封盖;净化器的端部设有进液管,进液管为弧形形状,进液管的下端与净化器的端部连接;进液管设有控制阀;进液管的下端设有控制泵,控制泵设置在净化器的端部内;净化器内设有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呈水平布置,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为网状结构;净化器的一侧内设有第一导流片,第一导流片为弧面形状,净化器的另一侧内设有第二导流片,第二导流片为弧面形状;净化器内设有第一电热板与第二电热板,第一电热板与第二电热板呈水平布置,第一电热板与第二电热板为镂空结构,净化器的外侧壁设有温控器,第一电热板、第二电热板分别与温控器为电连接;第一电热板设置在第二过滤网的下方;净化器内设有渗透板,渗透板设置在第二电热板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秦森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