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制备人造微环境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389605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5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制备人造微环境的方法及其应用,具体地,所述方法包括:(1)将功能细胞接种在固相载体上;(2)将步骤(1)所获得的固相载体在适于所述功能细胞生长的条件下保持预定时间;以及(3)将步骤(2)所获得的固相载体进行脱细胞化处理,以便获得所述人造微环境。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可以制备获得具备低免疫原性,良好的可控性,质量稳定,生产周期短和成分可调控特点并可实现定制化的人造微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备人造微环境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再生医学的发展为应对药物治疗难于见效的复杂重大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逐渐成为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有望成为继药物和器械治疗之后下一个医疗健康行业的支柱产业。目前,再生医学已在临床成功地用于皮肤再生,关节软骨重建,肌腱、脊髓损伤修复,免疫系统功能重建等,并在治疗疑难病症(如遗传性疾病和心血管类疾病)和各类器官组织(如神经、肝脏、心脏、胰腺等)修复和再生的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效果。再生医学领域中,构建人体复杂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替代物、解决人体器官移植的来源问题、或以组织工程手段修复受损组织器官是人们最早也是最终的梦想。在器官的修复与移植来源供不应求的今天,人工器官替代物有着临床应用的巨大需求,而已经批准进行临床治疗的人工替代物的种类还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皮肤、角膜、软骨等结构与功能还较为简单的器官上,其构建的基本思路可大致分为两种:人工合成替代材料与天然组织的脱细胞化基质材料。然而,目前人工合成替代材料与天然组织的脱细胞化基质材料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人发现人工合成替代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人造微环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功能细胞接种在固相载体上;(2)将步骤(1)所获得的固相载体在适于所述功能细胞生长的条件下保持预定时间;以及(3)将步骤(2)所获得的固相载体进行脱细胞化处理,以便获得所述人造微环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人造微环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功能细胞接种在固相载体上;(2)将步骤(1)所获得的固相载体在适于所述功能细胞生长的条件下保持预定时间;以及(3)将步骤(2)所获得的固相载体进行脱细胞化处理,以便获得所述人造微环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细胞包括选自动物干细胞、体细胞和癌细胞的至少之一;任选地,所述动物为哺乳动物,优选为人;任选地,所述干细胞选自下列至少之一:胚胎干细胞,多潜能干细胞,脂肪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角膜干细胞、皮肤干细胞、上皮干细胞;任选地,所述体细胞选自下列至少之一: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上皮细胞、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心肌细胞;任选地,所述癌细胞为原代癌细胞和/或癌细胞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是将单细胞悬浮液滴加至所述固相载体上而进行的,其中,所述单细胞悬浮液含有所述功能细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细胞悬浮液是通过将所述功能细胞进行胰酶处理而得到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细胞悬浮液的浓度为1x105/mL-1x107/mL,任选地,所述单细胞悬浮液的浓度为1x106/mL。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1-1)将单细胞悬浮液滴加到所述固相载体上;(1-2)将步骤(1-1)所获得的固相载体在二氧化碳培养箱中静置2小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载体由可交联的人工合成生物材料和/或可交联的天然生物材料所构成,任选地,所述可交联的人工合成生物材料选自下列至少之一:聚乙二醇、聚乙二醇衍生物、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酰胺、聚乳酸、聚羟基酸、聚乳酸醇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亚楠李雅倩蒋书萌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