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国胜专利>正文

具有透孔结构的握把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9401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透孔结构的握把带,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带本体与多数个透孔,所述带本体由至少二层以上的结构层所组成,各所述透孔贯穿其中一结构层,所述透孔的一端开口连通至所述带本体外部,另一端连通至另一结构层的顶面。(*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动器材握把部位所使用的护带,特别是指一种具有透孔结构的握把带
技术介绍
一般缠绕使用于球拍握柄部位的握把带所具备的基础功效为减震、防滑与透气,就所达到的减震功效而言,多依赖握把带的组成材质特性,最常见的是用无纺布与一聚氨基甲酸脂(polyurethane,PU)共同组成,当然其材质搭配也有多种变化,另就握把带可达到的防滑功效而言,其多半是在握把带制作成形后再经抛磨或热压方式(烙印)使表层增加摩擦接触面积,以达到摩擦防滑效果。然而前者抛磨加工仅使得握把带表面呈毛绒状而已,其虽提供了防滑功效,但对于使用者手部握持时的舒适透气性而言却帮助不大,因此仍是以采用热压方式所制得的具有凹孔或是凹槽结构的握把带可同时达到防滑与透气的功效,或者是经过强制打孔的加工方式获得的握把带具有与热压方式相同的功效。但是,握把带在经过热压或是打孔加工之后,其被加工部位的材质结构组织会产生变化,如图1所示,其揭示一般常见的握把带1的结构,其具有无纺布底层2与PU顶层3,以及多数个经过热压或是打孔的加工方式而制得的透孔4。当握把带1的PU顶层3在承受前述加工以制得透孔4时,PU顶层3在透孔4成形处的材质组织会因受热或是受冲压而产生变化,并因此导致该处的组织密度高于别处的组织密度,图中以粗黑线代表材质组织密度较高处。由上述结构所衍生的情形便是可能造成使用者在运动中所散发的汗水不容易沿透孔4处及时地被吸收渗入无纺布底层中,因此握把带表面上容易残留有汗渍导致其防滑效果受到影响。另外,为刺激消费者的注意与购买欲,握把带必须不断的创新以展现新气象方能使市场活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透孔结构的握把带,其带体具有至少二结构层,各透孔贯穿其中一结构层,自透孔处可看见另一结构层的顶面。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透孔结构的握把带,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与防滑效果,且汗水容易沿透孔处被握把带内层结构所吸收。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透孔结构的握把带,其以镭射加工方式制得透孔,在透孔成形部位不会产生结构变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握把带具有一带本体与多数个透孔,带本体由至少二层以上的结构层所组成,各透孔贯穿其中一结构层,各透孔的一端开口连通至带本体外部,透孔另一端则连通至另一结构层的顶面。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本技术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与防滑效果,汗水易被吸收,且不影响带体材质的组织结构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习用握把带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的3-3方向剖示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列举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图3所示的具有透孔结构的握把带10的结构剖示图,在本实施例中,握把带10具有一长条状且两侧削边的带本体11、一底面12与一顶面13,其中带本体11由一无纺布111一侧面涂布一PU层112所构成,无纺布111另一侧面形成底面12,PU层112外表面则形成顶面13。另外,带本体11上还具有多数个由镭射加工方式制得的透孔14,如图3所示,各透孔14主要为穿透PU层112所形成,它等于在带本体11的顶面13处各形成有一开放端面141,各透孔14还具有一环壁142,各透孔14底面143则连通至无纺布111的顶面。以上即为具有透空结构握把带10各部结构的相关联位置说明,如图中所示,自透孔14处可看见另一结构层(无纺布111)的顶面,因此可展现该层面的特殊性(如不同颜色的呈现)。另外,必须一提的是,因各透孔14是由特殊的激光束加工制成,所以握把带10的结构不会在透孔14的成形部位产生变化,即,其不具有如习用握把带经热压或是打孔加工方式制得透孔结构易衍生结构组织被压实而呈密度高的缺点,因此,握把带10的透孔14处结构密度没有过多的变化。当使用者用手握持握把带10并因运动流汗时,汗水容易沿透孔14的环壁142与底面143而渗入带本体11的内层组织中,并适时地被吸收,因此,握把带10的表面(顶面13)不容易有汗水残留。所以本技术提供的具有透孔结构的握把带不仅在使用中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还同时具有防滑的功效,且汗水容易沿透孔处被握把带内层结构所吸收,因此,对于使用者而言,不会在手心处有湿滑的感觉。综上所述,本技术在同类产品中具有其进步实用性,且使用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凡应用本技术说明书及权利要求范围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透孔结构的握把带,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带本体与多数个透孔,所述带本体由至少二层以上的结构层所组成,各所述透孔贯穿其中一结构层,所述透孔的一端开口连通至所述带本体外部,另一端连通至另一结构层的顶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透孔结构的握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本体具有一顶层与一底层,各所述透孔贯穿所述顶层且连通至所述底层顶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透孔结构的握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本体具有一顶层、一中间层与一底层,各所述透孔贯穿所述顶层,透孔一端连通至所述顶层顶面,另一端则连通至所述中间层顶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透孔结构的握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本体具有一顶层、一中间层与一底层,各所述透孔贯穿所述顶层,透孔一端连通至所述顶层顶面,另一端则连通至所述底层顶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透孔结构的握把带,其具有一带本体与多数个透孔,带本体由至少二层以上的结构层所组成,各透孔贯穿其中一结构层,各透孔的一端开口连通至带本体外部,透孔另一端则连通至另一结构层的顶面。此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与防滑效果,汗水易被吸收,且不影响带体材质的组织结构的优点。文档编号A63B49/08GK2609605SQ0324242公开日2004年4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4日专利技术者赵国胜 申请人:赵国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胜
申请(专利权)人:赵国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