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罐、罐单元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技术介绍
作为液体喷射系统的一种式样,已知有向印刷用纸喷出墨水而形成图像的喷墨打印机(以下,简称为“打印机”)。打印机上安装有可收容墨水的墨水罐(如下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第CN104015492A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墨水罐中通常设有大气连通路,以使外部的大气伴随着墨水的消耗而被导入至墨水罐内。针对墨水罐处在与所设想的通常姿势不同的姿势下,或者被配置在非寻常环境下等情况时墨水罐内的墨水由大气连通路而发生泄漏的问题,需要进行充分的考虑。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至少解决能够收容向液体喷头供给的液体的罐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墨水罐,且能够以下述方式实现。[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罐。该方式的罐可以向液体喷头供给液体。上述罐可以具有液体收容部、大气导入部、液体注入部和密封部件。上述液体收容部可以收容所述液体。上述大气导入部可以将外部的大气导入至上述液体收容部。上述液体注入部可以从外部向上述液体收容部注入上述液体。上述密封部件可装卸地安装于上述液体注入部。上述大气导入部可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罐,其为能够向液体喷头供给液体的罐,具有:液体收容部,所述液体收容部能够收容所述液体;大气导入部,所述大气导入部能够将外部的大气导入所述液体收容部中;液体注入部,所述液体注入部能够从外部将所述液体注入所述液体收容部中;以及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可装卸地安装于所述液体注入部;所述大气导入部包含连通于所述液体收容部的第1大气连通部和第2大气连通部;所述第1大气连通部具有第1大气导入口,所述第1大气导入口开口于所述液体收容部中;所述第2大气连通部具有第2大气导入口,所述第2大气导入口开口于所述液体收容部中;在所述液体收容部中收容有所述大气和占所述液体收容部中所述液体容量的1/ ...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3.26 JP 2015-0640611.一种罐,其为能够向液体喷头供给液体的罐,具有:液体收容部,所述液体收容部能够收容所述液体;大气导入部,所述大气导入部能够将外部的大气导入所述液体收容部中;液体注入部,所述液体注入部能够从外部将所述液体注入所述液体收容部中;以及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可装卸地安装于所述液体注入部;所述大气导入部包含连通于所述液体收容部的第1大气连通部和第2大气连通部;所述第1大气连通部具有第1大气导入口,所述第1大气导入口开口于所述液体收容部中;所述第2大气连通部具有第2大气导入口,所述第2大气导入口开口于所述液体收容部中;在所述液体收容部中收容有所述大气和占所述液体收容部中所述液体容量的1/2的所述液体的状态下,(i)将从所述液体注入部注入所述液体时的姿势作为液体注入姿势,当所述罐处于所述液体注入姿势时,所述第1大气导入口位于所述大气存在的区域,所述第2大气导入口位于所述液体存在的区域;(ii)将相对于所述液体注入姿势旋转180°以致上下反转的姿势作为反转姿势,当所述罐处于所述反转姿势时,所述第1大气导入口位于所述液体存在的区域,所述第2大气导入口位于所述大气存在的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其中,所述液体收容部具有:第1壁部;第2壁部,所述第2壁部与所述第1壁部相向;第3壁部,所述第3壁部在从所述第1壁部朝向所述第2壁部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1壁部与所述第2壁部之间的位置,并与所述第1壁部和所述第2壁部相交叉;以及,第4壁部,所述第4壁部与所述第3壁部相向,并与所述第1壁部和所述
\t第2壁部相交叉;当所述罐处于所述液体注入姿势时,所述第1壁部位于低于所述第2壁部、所述第3壁部和所述第4壁部的位置;所述第1大气导入口位于较所述第1壁部更靠近所述第2壁部,并且较所述第4壁部更靠近所述第3壁部的位置;所述第2大气导入口位于较所述第2壁部更靠近所述第1壁部,并且较所述第3壁部更靠近所述第4壁部的位置。3.一种罐,其为能够向液体喷头供给液体的罐,具有:液体收容部,所述液体收容部能够收容所述液体;大气导入部,所述大气导入部能够将外部的大气导入所述液体收容部中;液体注入部,所述液体注入部能够从外部将所述液体注入所述液体收容部中;以及,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可装卸地安装于所述液体注入部;所述大气导入部包含连通于所述液体收容部的第1大气连通部和第2大气连通部;所述第1大气连通部具有第1大气导入口,所述第1大气导入口开口于所述液体收容部中;所述第2大气连通部具有第2大气导入口,所述第2大气导入口开口于所述液体收容部中;所述液体收容部具有:第1壁部;第2壁部,所述第2壁部与所述第1壁部相向;第3壁部,所述第3壁部在从所述第1壁部朝向所述第2壁部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1壁部与所述第2壁部之间的位置,并与所述第1壁部和所述第2壁部相交叉;以及,第4壁部,所述第4壁部与所述第3壁部相向,并与所述第1壁部和所述第2壁部相交叉;将从所述液体注入部注入所述液体时的姿势作为液体注入姿势,当所述罐处于所述液体注入姿势时,所述第1壁部位于低于所述第2壁部、所述第3壁
\t部和所述第4壁部的位置;所述第1大气导入口位于较所述第1壁部更靠近所述第2壁部,并且较所述第4壁部更靠近所述第3壁部的位置;所述第2大气导入口位于较所述第2壁部更靠近所述第1壁部,并且较所述第3壁部更靠近所述第4壁部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罐,其中,所述大气导入部进一步含有第3大气连通部,所述第3大气连通部与所述液体收容部相连通;所述第3大气连通部具有第3大气导入口,所述第3大气导入口开口于所述液体收容部中;在所述液体收容部中收容有所述大气和占所述液体收容部中的所述液体容量的2/3的所述液体的状态下,所述罐处于所述第1大气导入口与所述第2大气导入口位于所述液体存在区域的姿势时,所述第3大气导入口位于所述大气存在的区域。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罐,其中,所述大气导入部进一步含有第3大气连通部,所述第3大气连通部与所述液体收容部相连通;所述第3大气连通部具有第3大气导入口,所述第3大气导入口开口于所述液体收容部中;所述第3大气导入口位于较所述第1大气导入口更靠近所述第1壁部,并且较所述第2大气导入口更靠近所述第3壁部的位置。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罐,其中,所述大气导入部进一步含有第3大气连通部,所述第3大气连通部与上述液体收容部相连通;所述第3大气连通部具有第3大气导入口,所述第3大气导入口开口于所述液体收容部;所述第3大气导入口位于较所述第1大气导入口更靠近所述第4壁部,并且较所述第2大气导入口更靠近所述第2壁部的位置。7.如权利要求2、3、5以及6中任一项所述的罐,其中,所述液体收容部进一步具有:第5壁部,所述第5壁部与所述第1壁部、所述第2壁部、所述第3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工藤圣真,木村尚己,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