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生态养殖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88271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3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元生态养殖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它是在大棚内的种植区域外划分水产养殖区域,在水产养殖区域的水面搭建种植水生植物的浮箱,并在种植区域和水产养殖区域之间建立循环水灌溉系统,使水产养殖区域的水作为种植区的灌溉用水,种植区灌溉后渗出的水又返回水产养殖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方法简单,绿色环保,能够生产无化学污染的植物、水产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养殖
,更具体的是涉及多元生态养殖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国民生产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生产力水平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中国农业发展走现代化、科技化的道路。现代农业生产分类有种植业、养殖业等,一般不同种类的农业生产工作彼此独立,各不相干,肥料的施用、饲料的补给都是独立分开。现代农业肥料和饲料中都加入了大量的化学物质,这带来了植物和动物体内化学有害元素的日渐堆积,人们在食用这些动植物之后,容易导致各种疾病。因此近年来,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态养殖的应用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但这些肥料、饲料制作成本较高,带来了动植物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普通老百姓难以承受,因此,致使其难以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能降低养殖成本的多元生态养殖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布局合理的多元生态养殖系统。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多元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在大棚内的种植区域外划分水产养殖区域,在水产养殖区域的水面搭建种植水生植物的浮箱,并在种植区域和水产养殖区域之间建立循环水灌溉系统,使水产养殖区域的水作为种植区的灌溉用水,种植区灌溉后渗出的水又返回水产养殖区域,由于水产养殖区域的水本身就含有丰富的生物肥料,因此无需再为种植区域的植物施加化学肥料。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种植区域内是采用种植箱的形式种植蔬果,在种植箱和/或种植区域的外围采用立体种植的形式,利用立体空间种植蔬菜。一种多元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水产类养殖区和种植区,水产类养殖区环绕种植区设置,水产类养殖区与种植区之间设置有循环水灌溉系统;水产类养殖区的水面上设置有多个种植蔬菜的浮箱,浮箱上设置有容蔬菜根部延伸向水中的多个通孔;种植区内设置有若干排种植箱,在种植箱的外缘设置有立体式种植管架。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循环水灌溉系统包括与种植箱对应的灌溉管道一、与立体式种植管架对应的灌溉管道二,由种植箱引向水产类养殖区的排水管道一、由立体式种植管架引向水产类养殖区的排水管道二,以及分别与灌溉管道一、灌溉管道二连接的抽水泵,抽水泵设置有抽水管延伸向水产类养殖区的水中,通过抽水泵为种植箱和立体式种植管架中的植物灌溉浇水,灌溉后渗出的水再经过排水管道一、排水管道二流入水产类养殖区。进一步地,所述浮箱包括浮箱框架和覆盖于浮箱框架表面的网罩,浮箱框架包括上、下层框架和连接于上、下层框架之间的支撑杆架。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框架的网罩表面覆盖有一层网板,网板通过紧固件或绑带与上层框架连接固定,用于作为种植水生植物的支撑平台。所述立体式种植管架包括若干层呈上下分布的种植管和立于种植管下方的托架,种植管的上部设置有槽口,用于种植蔬菜。所述灌溉管道一和灌溉管道二上分别设置有喷淋头和/或滴灌头。所述种植箱包括落地式种植箱和悬置式种植箱,落地式种植箱平放于种植区的地面上,悬置式种植箱包括支撑箱架和设置在支撑箱架上的箱体,支撑箱架包括矩形框架和立与矩形框架底部的支撑脚,矩形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多条连接加强杆。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在大棚内的种植区域外划分水产养殖区域,在水产养殖区域的水面搭建种植水生植物的浮箱,并在种植区域和水产养殖区域之间建立循环水灌溉系统,使水产养殖区域的水作为种植区的灌溉用水,种植区灌溉后渗出的水又返回水产养殖区域,由于水产养殖区域的水富含植物所需的各种养分,因此无需再为种植区域的植物施加化学肥料,此外,经过植物吸收、过滤的水返回水产养殖区域的过程,使水产养殖区域的水得到活化,为鱼类、虾类等水产的饲养提供更加清洁、富有氧分的水源,提高生物活力,提高水产生物的产量和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浮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仰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悬置式种植箱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式种植管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种植管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浮箱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水产类养殖区 2、种植区 2-1、种植箱 2-11、落地式种植箱 2-12、悬置式种植箱 2-121、支撑箱架 2-1211、矩形框架 2-1212、支撑脚 2-1213、连接加强杆 2-1214、种植箱架 2-122、箱体 2-2、立体式种植管架 2-21、种植管 2-211、槽口 2-22、托架 3、循环水灌溉系统 3-1、灌溉管道一 3-2、灌溉管道二 3-3、排水管道一 3-4、排水管道二 3-5、抽水泵 3-6、抽水管 3-7、喷淋头4、浮箱 4-1、浮箱框架 4-11、上层框架 4-12、下层框架 4-13、支撑杆架 4-2、网罩 4-3、网板 4-4、保护网板 5、浮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多元生态养殖方法,它是在大棚内的种植区域外划分水产养殖区域,在水产养殖区域的水面搭建种植水生植物的浮箱,并在种植区域和水产养殖区域之间建立循环水灌溉系统,使水产养殖区域的水作为种植区的灌溉用水,种植区灌溉后渗出的水又返回水产养殖区域,由于水产养殖区域的水本身就含有丰富的生物肥料,因此无需再为种植区域的植物施加化学肥料。在种植区域内是采用种植箱的形式种植蔬果,在种植区域的外围采用立体种植的形式,利用立体空间种植蔬菜。以下是采用所述多元生态养殖方法的生态养殖系统,如图1-图6所示,它包括水产类养殖区1和种植区2,水产类养殖区环绕种植区设置,水产类养殖区与种植区之间设置有循环水灌溉系统3;水产类养殖区的水面上设置有多个种植蔬菜的浮箱4,浮箱4上设置有容蔬菜根部延伸向水中的多个通孔;种植区2内设置有若干排种植箱2-1,在种植箱的外缘设置有立体式种植管架2-2。立体式种植管架2-2包括若干层呈上下分布的种植管2-21和立于种植管下方的托架2-22,种植管的上部设置有槽口2-211,用于种植蔬菜。所述循环水灌溉系统3包括与种植箱对应的灌溉管道一3-1、与立体式种植管架对应的灌溉管道二3-2,由种植箱引向水产类养殖区的排水管道一3-3、由立体式种植管架引向水产类养殖区的排水管道二3-4,以及分别与灌溉管道一、灌溉管道二连接的抽水泵3-5,抽水泵3-5设置有抽水管3-6延伸向水产类养殖区的水中,通过抽水泵为种植箱和立体式种植管架中的植物灌溉浇水,灌溉后渗出的水再经过排水管道一、排水管道二流入水产类养殖区。灌溉管道一和灌溉管道二上分别设置有喷淋头和/或滴灌头3-7。进一步地,浮箱4包括浮箱框架4-1和覆盖于浮箱框架表面的网罩4-2,浮箱框架包括上、下层框架4-11、4-12和连接于上、下层框架之间的支撑杆架4-13。上层框架的网罩表面覆盖有一层网板4-3,网板通过紧固件或绑带与上层框架连接固定,用于作为种植水生植物的支撑平台;为了增强支撑和防止鱼类食用植物的根部,在下层框架的底部还可以设置保护网板4-4,如图7所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元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在大棚内的种植区域外划分水产养殖区域,在水产养殖区域的水面搭建种植水生植物的浮箱,并在种植区域和水产养殖区域之间建立循环水灌溉系统,使水产养殖区域的水作为种植区的灌溉用水,种植区灌溉后渗出的水又返回水产养殖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元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在大棚内的种植区域外划分水产养殖区域,在水产养殖区域的水面搭建种植水生植物的浮箱,并在种植区域和水产养殖区域之间建立循环水灌溉系统,使水产养殖区域的水作为种植区的灌溉用水,种植区灌溉后渗出的水又返回水产养殖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种植区域内是采用种植箱的形式种植蔬果,在种植箱和/或种植区域的外围采用立体种植的形式,利用立体空间种植蔬菜。3.一种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元生态养殖方法对应的多元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水产类养殖区和种植区,水产类养殖区环绕种植区设置,水产类养殖区与种植区之间设置有循环水灌溉系统;水产类养殖区的水面上设置有多个种植蔬菜的浮箱,浮箱上设置有容蔬菜根部延伸向水中的多个通孔;种植区内设置有若干排种植箱,在种植箱的外缘设置有立体式种植管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元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灌溉系统包括与种植箱对应的灌溉管道一、与立体式种植管架对应的灌溉管道二,由种植箱引向水产类养殖区的排水管道一、由立体式种植管架引向水产类养殖区的排水管道二,以及分别与灌溉管道一、灌溉管道二连接的抽水泵,抽水泵设置有抽水管延伸向水产类养殖区的水中,通过抽水泵为种植箱和立体式种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腾绍祝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三水大塘兆利丰庄园农副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