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皮条防脱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81730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3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皮条防脱夹,包括:可张合的圆柱体、第一手持板和第二手持板。圆柱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开口线,下表面的中间设有一开洞圆孔,开洞圆孔与圆柱体的下表面的外边缘之间设有第二开口线,圆柱体的上表面在第一开口线处经张开后的内侧表面上设有锯齿条纹,第一开口线的端点与第二开口线的端点的连线在圆柱体的侧面上,为第三开口线,第三开口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手持板和第二手持板,第一手持板和第二手持板与圆柱体的侧面的连接处均设有铰链装置,第一手持板与第二手持板之间设有弹簧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所述第一开口线处经张开后的内侧表面上设有锯齿条纹,可以夹紧接口,避免输液皮条从接口处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液皮条防脱夹
技术介绍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常见的治疗手段。在每天为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总是会发生输液皮条掉落的情况,主要是患者年龄较大,依从性差,翻身操作时或外出检查在搬运过程中,输液皮条受到牵拉后就容易从瓶口处掉落,浪费医用材料,对病人也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的输液皮条防脱夹,所述防脱夹设有一弹簧部件,可以张合所述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上表面在所述第一开口线处经张开后的内侧表面上设有锯齿条纹,可以夹紧并固定输液皮条与输液瓶的接口,避免输液皮条从接口处掉落。在本技术中,提供了一种输液皮条防脱夹,包括:可张合的圆柱体、第一手持板和第二手持板;所述圆柱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开口线,用于张开所述上表面,且所述第一开口线与所述圆柱体的上表面的外边缘相交,交点为A;所述圆柱体的下表面的中间设有一开洞圆孔,所述开洞圆孔与所述圆柱体的下表面的外边缘之间设有第二开口线,用于张开所述开洞圆孔,且所述第二开口线与所述圆柱体的下表面的外边缘相交,交点为B;所述第一开口线与所述第二开口线互相平行,且所述A交点与所述B交点的连线位于所述圆柱体的侧表面上;所述A交点与所述B交点的连线为第三开口线,用于张开所述圆柱体的侧面;所述圆柱体的上表面在所述第一开口线处经张开后的内侧表面上设有锯齿条纹,用于夹紧并固定输液皮条与输液瓶的接口;所述第三开口线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一手持板和所述第二手持板,且所述第一手持板和所述圆柱体的侧面相连,所述第二手持板与所述圆柱体的侧面相连;所述第一手持板和所述圆柱体的侧面的连接处设有可活动的铰链装置;所述第二手持板和所述圆柱体的侧面的连接处设有可活动的铰链装置;所述第一手持板与所述第二手持板之间设有弹簧部件,所述弹簧部件用于张合所述圆柱体。本技术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所述第一手持板与所述第二手持板之间设有弹簧部件,可以张合所述圆柱体;所述第一手持板和所述第二手持板与所述圆柱体的侧面的连接处均设有可活动的铰链装置,可张合所述第一手持板和所述第二手持板;所述圆柱体的上表面在所述第一开口线处经张开后的内侧表面上设有锯齿条纹,可以夹紧并固定输液皮条与输液瓶的接口,避免输液皮条从接口处掉落。进一步地,设计所述开洞圆孔的直径不小于输液皮条的直径,便于输液皮条可以从所述开洞圆孔处穿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持板的外侧表面上和所述第二手持板的外侧表面上均设有凹凸条纹,可以增加手与手持板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手拿不稳将防脱夹掉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输液皮条防脱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输液皮条防脱夹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输液皮条防脱夹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输液皮条防脱夹,图1是该防脱夹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该防脱夹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防脱夹包括:可张合的圆柱体1、第一手持板2和第二手持板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圆柱体1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开口线4,用于张开所述上表面,且所述第一开口线4与所述圆柱体1的上表面的外边缘相交,交点为A。所述圆柱体1的下表面的中间设有一开洞圆孔5,所述开洞圆孔5与所述圆柱体1的下表面的外边缘之间设有第二开口线6,用于张开所述开洞圆孔5,且所述第二开口线6与所述圆柱体1的下表面的外边缘相交,交点为B。所述第一开口线4与所述第二开口线6互相平行,且所述A交点与所述B交点的连线位于所述圆柱体1的侧表面上。所述A交点与所述B交点的连线为第三开口线7,用于张开所述圆柱体1的侧面。所述第三开口线7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一手持板2和所述第二手持板3,且所述第一手持板2和所述圆柱体1的侧面相连,所述第二手持板3与所述圆柱体1的侧面相连。所述第一手持板2和所述圆柱体1的侧面的连接处设有可活动的铰链装置。所述第二手持板3和所述圆柱体1的侧面的连接处设有可活动的铰链装置。所述第一手持板2与所述第二手持板3之间设有弹簧部件10,所述弹簧部件10用于张合所述圆柱体1。如图2所示,所述圆柱体1的上表面在所述第一开口线4处经张开后的内侧表面上设有锯齿条纹8,用于夹紧并固定输液皮条与输液瓶的接口。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手持板2与所述第二手持板3之间设有弹簧部件10,可以张合所述圆柱体1;所述第一手持板2和所述第二手持板3与所述圆柱体1的侧面的连接处均设有可活动的铰链装置9,可张合所述第一手持板2和所述第二手持板3;所述圆柱体1的上表面在所述第一开口线4处经张开后的内侧表面上设有锯齿条纹8,可以夹紧并固定输液皮条与输液瓶的接口,避免输液皮条从接口处掉落。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输液皮条防脱夹,图3是该防脱夹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设计所述开洞圆孔5的直径不小于输液皮条的直径,便于输液皮条可以从所述开洞圆孔5处穿入;所述第一手持板2的外侧表面上和所述第二手持板3的外侧表面上均设有凹凸条纹11,可以增加手与手持板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手拿不稳将防脱夹掉落。具体地说:设计所述开洞圆孔5的直径不小于输液皮条的直径,便于输液皮条可以从所述开洞圆孔5处穿入。所述第一手持板2的外侧表面上和所述第二手持板3的外侧表面上均设有凹凸条纹11,可以增加手与手持板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手拿不稳将防脱夹掉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液皮条防脱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张合的圆柱体、第一手持板和第二手持板;所述圆柱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开口线,用于张开所述上表面,且所述第一开口线与所述圆柱体的上表面的外边缘相交,交点为A;所述圆柱体的下表面的中间设有一开洞圆孔,所述开洞圆孔与所述圆柱体的下表面的外边缘之间设有第二开口线,用于张开所述开洞圆孔,且所述第二开口线与所述圆柱体的下表面的外边缘相交,交点为B;所述第一开口线与所述第二开口线互相平行,且所述A交点与所述B交点的连线位于所述圆柱体的侧表面上;所述A交点与所述B交点的连线为第三开口线,用于张开所述圆柱体的侧面;所述圆柱体的上表面在所述第一开口线处经张开后的内侧表面上设有锯齿条纹,用于夹紧并固定输液皮条与输液瓶的接口;所述第三开口线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一手持板和所述第二手持板,且所述第一手持板和所述圆柱体的侧面相连,所述第二手持板与所述圆柱体的侧面相连;所述第一手持板和所述圆柱体的侧面的连接处设有可活动的铰链装置;所述第二手持板和所述圆柱体的侧面的连接处设有可活动的铰链装置;所述第一手持板与所述第二手持板之间设有弹簧部件,所述弹簧部件用于张合所述圆柱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皮条防脱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张合的圆柱体、第一
手持板和第二手持板;
所述圆柱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开口线,用于张开所述上表面,且所述第
一开口线与所述圆柱体的上表面的外边缘相交,交点为A;
所述圆柱体的下表面的中间设有一开洞圆孔,所述开洞圆孔与所述圆柱
体的下表面的外边缘之间设有第二开口线,用于张开所述开洞圆孔,且所述
第二开口线与所述圆柱体的下表面的外边缘相交,交点为B;
所述第一开口线与所述第二开口线互相平行,且所述A交点与所述B
交点的连线位于所述圆柱体的侧表面上;
所述A交点与所述B交点的连线为第三开口线,用于张开所述圆柱体
的侧面;
所述圆柱体的上表面在所述第一开口线处经张开后的内侧表面上设有
锯齿条纹,用于夹紧并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赵月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