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春夫专利>正文

新型握把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7925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握把带,其主要系将握把带底面二长侧边削薄,并由正面热压二长侧边,使其厚度变薄成二薄边,并令一薄边宽于另一薄边,缠绕时使宽薄边在下窄薄边覆盖其上,依螺旋状缠绕至握把顶端,即可于薄边重叠处微凹陷,使用者不致推掀其重叠处导致汗水渗入握把带内,因而可增加握把带的使用寿命,而且不易松动、脱落,握持时不打滑、手感舒适。(*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握把带本技术为一种新型握把带,主要涉及网球、高尔夫球球拍握把上的握把带的改进,属于体育用品。众所周知,网球、高尔夫球是现今最为常见的球类运动之一,打球时,如何才能适时的发挥自己的实力,除了技巧之外,还需要球杆来配合,即所谓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使用一支良好的球拍或球杆来配合,以期发挥自己的最佳实力。而这类球具皆有其共同点,即,需缠绕上一握把带来保护球具之握把,使运动员握持舒适且具防滑功效,由于打球时身体处于运动状态,会流出大量手汗,手汗不但会令使用者握持球具不稳固,打球时失控,还有可能因手滑将球具甩出,造成自身及他人的危险;再者,由于运动时系手掌直接施力于握把,久而久之易造成手掌之运动伤害,因此,设计一种能缓冲手掌直接施力于握把之装置为其必要,因此,缠绕一握把带于球具之握把,使用舒适且不打滑,保护手部不受伤害,是考虑的重要环节。请参阅图1、2、3所示,习知之握把带2为一长条带且于其底面11二侧边12、12’削薄,并于其二端部13采侧一渐缩之方式将其微微削尖。使用时将该握把带2削尖之其一端部13顺着一握把20之底端21以螺旋缠绕法缠绕于握把20上,且后缠绕上之握把带2需覆盖前缠绕上之握把带2一部份,以期握把带2紧密重叠。然而,此种握把带2却有缺失,其为容易脱落,由于其系握把带2与握把带2间重叠缠绕而上,而重叠处15必为后握把带2覆盖上前一层握把带2,因此,虽然握把带2二侧已削薄,但重叠后其重叠处15依然略高于前一层所上之握把带2,因此,无论握把带2缠绕时缠得多紧密,必定会有细微接缝16,而使用者在使用时因手指握力加上挥动球具的动作,手指极容易推掀该重叠处15使握把带形成不平滑面,轻者使运动员握持不适,重则伤害运动员手部,汗水也会渗入其接缝16中,久而久之握把带2便会因汗水渗入,造成握把带2松动、滑脱减短其使用寿命,以致于使用者需再更换一条握把带2。再者,握把带2之使用范围除了用于球具之握把20外,凡需用手握持处,欲增加握持之舒适皆可使用。因此握把带2之耗损量增大,对使用者是极不划算的事。如何能提高握把带2之寿命,实为业界需要努力研究的课题。-->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握把带,用它缠绕在握把上能增加其耐用性,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且握持具有舒适感,不伤害手部。本技术一种新型握把带,其系一长条之握把带,将该握把带两侧边底缘削薄,并由正面热压制成二长侧边,使其厚度变薄成为二薄边,其中一薄边之宽度可以涵盖另一薄边之宽度;据此,将握把带螺旋缠绕于一握把时,以一薄边叠覆于另一薄边上,并相叠处略于弧度凹陷,令使用者于手持握把时,不会将握把带重叠处推掀起,保持握把带之平稳、舒适,增加握把带之使用寿命。其中,由正面热压制成二长侧边成为二薄边时,令一薄边宽于另一薄边,缠绕时使宽边在下,窄边覆其上,依螺旋状缠绕至握把顶端,即可于薄边重叠处微凹陷,使运动员不致推掀其重叠处导致汗水渗入握把带内,因而可增其握把寿命且长期使用仍能维持握把带表面平整,握持舒适。其中,该握把带正面之二薄边相互重叠之厚度不超过原总厚度之一半。本技术的优点是:该握把带结实耐用,使用寿命长。用它缠绕在握把上,平整美观,握持时手感舒适。本技术具有如下附图:图1系习用握把带之端面剖视图。图2系习用握把带之端面重叠剖面示意图。图3系习用握把带之缠绕示意图。图4系本技术之端面剖视图。图5系本技术之端面重叠剖面示意图。图6系本技术之缠绕示意图。图7系本技术之握把带缠绕于握把之侧视图。图8系本技术之缠绕于握把系之握持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20握把       21底端         30握把带31底面       32长侧边       32’长侧边321窄薄边    321’宽薄边    322斜边33正面       34端部         35重叠处兹举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4、5、6所示,本技术主要为一长条之握把带30,于其底面31二长侧边32、32’处各削薄总厚度的50%,于其正面33二长侧边其-->中一边32,施以热压技术压薄一宽度约1~3mm、深度为该握把带30总厚度30%之窄薄边321,于另一长侧边32’亦施以热压技术压薄深度为该握把带30厚度30%、宽度约为3~7mm之宽薄边321’,再将该握把带30其二端部34窄薄边之一长侧边32斜切一段成为一斜边322,使该二端部34略呈削尖状。使用时由该握把带30之该具斜切之其一端部34开始,将该端部34斜切之斜边322对齐该握把20之底端21缠绕而上,此时,3~7mm之宽薄边321’将会于该握把带30之上方,而螺旋缠绕时宽、窄薄边321’、321会呈对应位置,逐将该窄薄边321覆盖于先前已缠绕之宽薄边321’上,依此缠绕法将整条握把带30缠绕至握把20之顶端即可。请参阅图6、7、8所示,该握把带30之重叠处35,由于系二压薄之薄边321、321’重叠,而该二薄边321、321’叠覆而成,其厚度各只有该握把带30原厚度之20%,因此,重叠后该重叠处35亦只有原握把带30厚度的40%,因此,重叠处35会略呈微凹陷状,使用者握持时即无法施力推抵该重叠处35,该重叠处35即不易被推掀,而能维持握把带衔接处之紧密程度,使汗水不易渗入握把带30内,而致握把带30松动、滑脱。因此,藉由该握把带30二长侧边32、32’之底面31两侧削薄,再热压成宽1~3mm、厚度为原厚度之20%之窄薄边321,及宽3~7mm、厚度为原厚度之20%之宽薄边321’,依螺旋缠绕而上时会使宽、窄薄边321’、321呈对应位置,窄薄边321将会覆于宽薄边321’上,而使重叠处35凹陷,达成使握把带30具不易损坏、并延长寿命之功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握把带,其系一长条之握把带,其特征在于:将握把带两侧边底缘削薄,该握把带正面二长侧边缘各制成一薄边,其中一薄边之宽度可以涵盖另一薄边之宽度;据此,以握把带螺旋缠绕于一握把时,以一薄边叠覆于另一薄边上,并相叠处弧度凹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握把带,其系一长条之握把带,其特征在于:将握把带两侧边底缘削薄,该握把带正面二长侧边缘各制成一薄边,其中一薄边之宽度可以涵盖另一薄边之宽度;据此,以握把带螺旋缠绕于一握把时,以一薄边叠覆于另一薄边上,并相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夫
申请(专利权)人:张春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