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助力自行车
,具体地说是一种信号密集、灵敏度高、起步时助力启动角度小且检测用户停止踩踏的时间短的用于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电机及其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电动助力自行车兼具自行车运动休闲以及电动车轻松省力的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市场欢迎。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助力控制方案,采用的助力传感器和电动自行车的轮毂电机分别为独立的两个部件。助力传感器一般安装于自行车架中轴处,通过助力传感器测量用户骑行时的踩踏频率,并将该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递给控制器,由控制器调节PWM占空比,最终实现助力。但是该方案缺点较多:⑴、中轴的助力传感器,受限于用户的踩踏频率(一般最大为120转每分钟,一般在50-90转每分钟之间),信号少,灵敏度有限;⑵、起步时要踩踏一定角度(最小24°)才可启动助力;⑶、停止踩踏检测时间长(100毫秒以上);⑷、助力传感器采集到的踩踏频率信息单一且控制器的控制方式受限;⑸当前主要有两种控制方式,一种控制方式是以踩踏信号作为助力开关,检测到踩踏信号后调节电机达到额定档位速度,另一种控制方式是将踩踏频率换算成一定的PWM占空比值,高踏频输出高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电机,包括电机驱动部分和踩踏驱动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踩踏驱动部分的卡基座(1)通过棘轮棘爪机构(2)单向驱动端盖(3)转动,端盖(3)固定在电机轮毂(4)上且两者联动;所述卡基座(1)的内腔中嵌置有固定环(5),且固定环(5)内嵌置有若干个沿电机轴(7)的周向呈环状排列的磁钢(6),在电机轴(7)上设置有正对磁钢(6)设置的踩踏传感器(8),踩踏传感器(8)通过磁钢(5)的磁场变化能够实时感应到磁钢(6)的转动方向和转动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电机,包括电机驱动部分和踩踏驱动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踩踏驱动部分的卡基座(1)通过棘轮棘爪机构(2)单向驱动端盖(3)转动,端盖(3)固定在电机轮毂(4)上且两者联动;所述卡基座(1)的内腔中嵌置有固定环(5),且固定环(5)内嵌置有若干个沿电机轴(7)的周向呈环状排列的磁钢(6),在电机轴(7)上设置有正对磁钢(6)设置的踩踏传感器(8),踩踏传感器(8)通过磁钢(5)的磁场变化能够实时感应到磁钢(6)的转动方向和转动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6)的N极统一朝向电机轴(7)或者磁钢(6)的S极统一朝向电机轴(7)设置;所述固定环(5)中的磁钢(6)的个数N<πr/W,其中r为磁钢(6)构成的环状体的内径,W为单个磁钢(6)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5)上的磁钢(6)内壁和电机轴(7)的外壁之间留有2mm~5mm的间隙,且固定环(5)与棘轮棘爪机构(2)的被驱动部件之间亦设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3)上设有能够实时采集车轮转动速度的车轮转动传感器(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轮棘爪机构(2)包括卡基座(1)的内壁上设置的逆棘器以及塔基轴心件(9)上设置的棘爪、或者包括卡基座(1)的内壁上设置的棘爪、以及塔基轴心件(9)上设置的逆棘器;所述的塔基轴心件(9)和卡基座(1)构成该电机的塔基(10)且塔基轴心件(9)和端盖(3)固定相连,卡基座(1)在飞轮的带动下转动并通过棘轮棘爪机构(2)将运动传递至塔基轴心件(9)、端盖(3)和电机轮毂(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轮棘爪机构(2)包括卡基座(1)的延伸部件上设置的逆棘器以及端盖(3)上对应该逆棘器的连接部位处设置的棘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森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壹佰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