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部具有减震体结构的球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7014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斜部具有减震体结构的球棒,其为以复合材料一体制成的球棒结构,该球棒主要由一击球部、一延伸部与一握柄部组成,该击球部其杆端渐次缩减延伸成一具斜度的延伸部,该握柄部穿伸叠料于击球部末端延伸部内,且在该击球部与握柄部间夹设有一弹性体,再经过加压加热形成一体成型的球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借由击球部与握柄部间的二件式接合设计,即具有不同的自体频率,且配合该弹性体的吸震功效,可使球棒在击球后传递至握柄部的震动力量获得衰减,避免棒体共振产生,并有效防止击球时产生的震荡不舒适感,提供使用者一具减震功效与舒适性的球棒结构。(*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斜部具有减震体结构的球棒
本技术涉及一种斜部具有减震体结构的球棒,尤其是一种以复合材料制成的、借由其击球部与握柄部之间呈具斜度的延伸部采用穿套接合成形的设计,可衰减球棒击球后传递至握柄部的震动力量,有效防止产生共振,使形成一具衰减震动的球棒结构。背景技本一般球棒结构款式多样,大多为木质或铝质制成,如图5、图6所示,其为一种铝制的中空减震球棒,其包含有一棒身5与一握柄6,该棒身5末端延伸渐次缩减成一延伸段51,该握柄6的前端系呈扩大状,且其扩大状前端沿61与棒身5末端内缘呈相对大小,使该握柄6穿伸于棒身5内,且藉握柄6扩大的前端沿61与棒身5末端延伸段51内缘形成相互嵌卡,可防止棒身5由握柄6末梢处滑开,并在棒身5前端套设有一封盖52;且在棒身5与握柄6区段间由一弹性体7连接,该弹性体7为隔离联接段,粘着于棒身5内层与握柄6外层之间,由于该弹性体7的弹性特性,使棒身5与握柄6间可产生相对的弹性移动,因此在球棒击球时,可降低由握柄6传递至使用者手部的震动力,这样形成一具减震功效的球棒结构。前述球棒的结构,其成形方式过于繁杂,而其结构限于金属材质,棒体韧性较差,球棒表面容易受击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针对上述传统铝制球棒结构所存在的缺失,确有亟待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以复合材料制-->成的球棒,可使击球部碰击球体后传递至握柄部的力量衰减,防止挥棒间该球棒产生共振,提高操控性与舒适性,减少使用者挥击时手臂、手肘或手腕的运动伤害,且该复合材料具有质轻与极佳韧性的特性,制成容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斜部具有减震体的球棒,其构成包括有一击球部、一延伸部及一握柄部,其中,该击球部末端渐次缩减成一具斜度的延伸部,设该延伸部与握柄部接设,使整体形成一球棒结构,其主要特征在于:该击球部与握柄部采用复合材料穿设叠料于延伸部(或称斜部)内,且于击球部末端内面与握柄部外层面间置设有一弹性体,再经一体加压加热成形,形成一体式且具极佳结构强度的球棒;藉由该二件式组合的击球部与握柄部,且配合一弹性体的吸震效果,使击球部碰击球体后传递至握柄部的震动力量可获得衰减,且避免自体共振,增加舒适操控性,提供一具快速衰减震动的球棒结构。其中,该复合材料可为碳纤维或玻璃纤维或克拉纤维或其混合材料;  再有,该弹性体可为一弹塑性材质或高吸震性橡、塑料材制成。该弹性体可为一体中空状或为以片体状套设贴覆于击球部末端内环面与握柄部外层面间。由以上说明可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可达到如下的功效:1、快速衰减震动力量:由于本技术所述球棒的击球部与握柄部在延伸部间穿设叠料成形,通过其具斜度的延伸部内二件式组合方式,且于击球部与握柄部间设有弹性体可供吸震,使击球部碰击球体后的力量传递至握持部时可有效获得衰减,减少震动产生的不舒适性。2、可防止产生共振及增加操控性:由于本创作透过以复合材料叠成击球部与握持部间二件式接合一体成型方式,可据以改变击球部与握持部二者间的振幅,以防止棒体产生共振,提高结构强度,增加操控性,进而减少使用者于挥击时造成手臂、手肘或手腕部的运动伤害。3、提升结构强度:由于本创作的球棒系采纤维布层复合材料一体加工制成,其制成容易并具极佳的刚韧性,遂可提高结构强度的功效。-->图1为本技术所述球棒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球棒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所述球棒在击球状态时的球棒角度偏摆图;图3B为本技术所述球棒击球受力传递震力逐次演变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球棒击球受力传递震力逐次递减与时间对比示意图;图5为现有技术中的球棒的外观示意图;图6为现有技术中的球棒的剖面示意图。图号说明1击球部                            2延伸部3握柄部                            4弹性体5棒身                              51延伸段52封盖6握柄                              61前端沿7弹性体                            F、f、f’受击力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为本为本技术所述球棒的外观示意图,一种斜部具减震体结构的球棒A,其主要系包括一击球部1、一延伸部2及一握柄部3,该击球部1末端渐次缩减成一延伸部(或可称斜部)2,且该延伸部2与握柄部3接设;本技术的主要改进在于:请参阅图2,该斜部具有减震体结构的球棒A,其采用复合材料(通常为碳纤维或玻璃纤维或克拉纤维或其纤维混合材料)一体成形制成,并且上述击球部1与握柄部3相互穿设叠料于具有斜度的延伸部2内,且在击球部1末端内面与握柄部3前端外层面间贴设有一塑性弹性体4,其接设后经加压加热成形,并将其表面磨平,使表面形成无接缝,可提供以复合材料一体成形的球棒结构;借由该击球部1与握柄部3在延伸部2内呈二件式的接合设计,并配合-->借由该击球部1与握柄部3在延伸部2内呈二件式的接合设计,并配合该弹性体4的夹设吸震效果,同时配合极佳韧性的复合材料,可据以改变击球部1与握持部3二者间的振动频率,防止产生共振,使击球部1碰击球体后,衰减传递至握柄部3的力量,减少震动,提高操控性、舒适性,则可提供使用者一具可减震的球棒结构A。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在击球状态时的角度偏摆图,利用球棒击球部1与握持部3间的延伸部2采用二件式穿设接合设计,当击球部1的震动力量传递至延伸部2时,其因通过结构不同振动频率的改变,可有效防止共振,又如图4所示的配合该弹性体4的吸震功效,使击球部1碰击球体产生的震动力量F通过延伸部2的传递变成f,当到达握柄部3时已变成f’,可有效获得衰减,即该棒体受击球震动力量由F>f>f’,可以有效避免手臂、手肘或手腕部产生的运动伤害;而又另其震动力量的衰减更可由图4所示的仿真示意图所示,在短暂瞬间即可有效将该震动力量降低;另外,采用复合材料一体成型增加了球棒结构的强度。其中,该弹性体4可以为呈一体式具中空贯穿孔的形状或为一片体状套设或贴覆于该击球部末端内面与握柄部外层面间。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的斜部具减震体的球棒由复合材料成形,借由击球部与握柄部间采相互穿伸的接合方式,配合在击球部与握柄部间所设的弹性体,可防止击球时产生共振,使球棒于击球后产生的震动力量传递至握柄部时获得衰减,以提高舒适性,避免产生运动伤害。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依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图标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创作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斜部具有减震体结构的球棒,包括一击球部、一延伸部及一握柄部,其中,该击球部末端渐次缩减成一具斜度的延伸部,该延伸部与握柄部接设,整体形成一球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击球部与握柄部采复合材料穿设叠料于延伸部内,且于击球部末端内面与握柄部外层面间置设有一弹性体,并与击球部、握柄部一体成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部具有减震体结构的球棒,包括一击球部、一延伸部及一握柄部,其中,该击球部末端渐次缩减成一具斜度的延伸部,该延伸部与握柄部接设,整体形成一球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击球部与握柄部采复合材料穿设叠料于延伸部内,且于击球部末端内面与握柄部外层面间置设有一弹性体,并与击球部、握柄部一体成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宗
申请(专利权)人:山河森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