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70042 阅读:5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0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断装置,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隔断装置包括用于形成隔断面的软质容纳体,所述软质容纳体包括本体和由所述本体形成的容纳腔;在所述本体上设有气嘴,所述气嘴包括隔气开关件和第一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包括用于与外界形成连通的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隔气开关件设于所述第一气道的气体流通路径上;所述隔气开关件在打开状态下,用于允许气体通过所述第一气道与容纳腔连通;所述隔气开关件在关闭状态下,用于阻隔气体通过所述第一气道与容纳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隔断装置可单个使用,也可多个并排使用,可对容纳腔进行充放气,使得隔断装置应用灵活,且可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断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中,往往碰到需要对相应的两墙进行分开施工,因加工顺序不同,常需留有一预留空间的施工缝。现有的,施工缝多采用快易收口网、模板、铁丝网等隔断装置进行混凝土的隔断。然而,采用上述的快易收口网、模板、铁丝网等隔断装置在进行混凝土隔断时,需对施工缝进行处理,且往往需要凿除作业,存在费工费时等问题。与此同时,采用上述隔断装置进行混凝土的隔断影响竖向施工速度,施工难度大,易漏浆,且隔断装置不易于重复使用,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隔断装置存在不易重复使用且加大施工难度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隔断装置。本技术就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隔断装置,包括用于形成隔断面的软质容纳体,所述软质容纳体包括本体和由所述本体形成的容纳腔;在所述本体上设有气嘴,所述气嘴包括隔气开关件和第一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包括用于与外界形成连通的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隔气开关件设于所述第一气道的气体流通路径上;所述隔气开关件在打开状态下,用于允许气体通过所述第一气道与容纳腔连通;所述隔气开关件在关闭状态下,用于阻隔气体通过所述第一气道与容纳腔连通。根据上述的隔断装置,所述本体在膨胀状态下呈柱状,在所述膨胀状态下,所述本体包括位于两端面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气嘴设于所述第一端上。根据上述的隔断装置,在所述本体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位置处,所述本体外套设有加固套体。根据上述的隔断装置,在所述加固套体上进一步设有通孔和穿接于所述通孔中的铆钉,所述铆钉与所述本体连接。根据上述的隔断装置,所述本体与所述气嘴之间进一步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沿远离所述本体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二通气管包括外壁和用于形成第二气道的内壁,所述第二通气管的两端的外壁分别与所述本体、所述第一通气管连接,且所述第二气道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气道与所述第一气道连通。根据上述的隔断装置,在所述第一通气管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通气管的外壁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螺纹连接。根据上述的隔断装置,所述第一通气管的外壁上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气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上设有连接环;所述第二通气管的外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环套设于所述限位槽的槽体中。根据上述的隔断装置,所述第一通气管的外壁上进一步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气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隔气开关件固定连接,所述隔气开关件盖设于所述第一通气管上。根据上述的隔断装置,所述隔气开关件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通气管的通气开口形成密封的盖体,所述盖体包括与所述第一通气管的外壁配合的周缘。根据上述的隔断装置,所述盖体上进一步设有向背离所述盖体方向延伸设置的凸起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软质容纳体包括本体和由本体形成的用于供气体填充的容纳腔;在本体上设有气嘴,且气嘴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气道,为气体的注入提供条件;同时气嘴还设有隔气开关件,隔气开关件设于第一气道的气体流通路径上,其打开或是关闭决定气体能否经第一气道与容纳腔连通,其在需充气 或是放气时打开,在需保持本体状态时关闭。由此,在膨胀状态下本体形成隔断面,易用且灵活,有助于降低施工难度;在非膨胀状态下易于安置或是收纳装放,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且占用空间小,能够多次重复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隔断装置的剖面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隔断装置的一种应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为本技术的隔断装置的剖面结构原理示意图。隔断装置1包括用于形成隔断面的软质容纳体11和气嘴12。其中,软质容纳体11包括本体111和由本体111形成的容纳腔112。在本体111上设有气嘴12。气嘴12包括隔气开关件121和第一通气管122。第一通气管122包括用于与外界形成连通的第一气道1221,第一气道1221与容纳腔112连通,隔气开关件121设于第一气道1221的气体流通路径上。隔气开关件121在打开状态下,用于允许气体通过第一气道1221与容纳腔112连通。隔气开关件121在关闭状态下,用于阻隔气体通过第一气道1221与容纳腔112连通。通过气嘴12向容纳腔112中充气,软质容纳体11膨胀,软质容纳体11的本体111形成隔断面,实现隔断功能。在一个具体的应用例中,需进行墙面隔断时,先将软质容纳体11的本体111置于需要隔断的位置处并大致固定,然后通过充气设备经气嘴12软质容纳体11进行充气,随容纳腔112中的空气不断增多,软质容纳体11膨胀、体积增大, 膨胀后的本体111即可形成用于隔断混凝土的隔断面。在一个更具体的应用例中,可采用多个本技术的隔断装置1并排进行以形成隔断面。由于软质容纳体11的特性,在充气膨胀后的多个并排设置的隔断装置1相互挤压,以形成相对密封的隔断面,隔断效果好,灵活度高。参见图2,为本技术的隔断装置的一种应用结构示意图。图中,软质容纳体11在膨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软质容纳体11的本体111在膨胀状态下呈柱状。在膨胀状态下,本体111包括位于两端面的第一端1111和第二端1112,而气嘴12设于第一端1111上。在膨胀状态下,结合多个隔断装置1并排结构的应用例,柱状结构有利于与其他隔断装置形成密闭配合,形成的隔断面密封性佳,且易于成型加工,降低生产成本。在本体111靠近第一端1111的位置处,本体111外套设有加固套体113。在软质容纳体11的接近端面位置处设置加固套体113,以提升软质容纳体11整体的结构强度。此处,进一步地,在加固套体113上设有通孔(图未示出)和穿接于通孔中的铆钉114,铆钉114与本体111连接。此处的铆钉114用于将本体111与加固套体113连接并固定,且同样能够提升软质容纳体11的整体的结构强度。参见图3,为图2中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在本体111与气嘴12之间进一步设有连接件13,连接件13包括沿远离本体111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通气管131,第二通气管131包括外壁和用于形成第二气道(图未示出)的内壁,第二通气管131的两端的外壁分别与本体、第一通气管122连接,且第二气道与容纳腔(图未示出)连通,第二气道与第一气道(图未示出)连通。在第一通气管122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通气管131的外壁上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上设有内螺纹,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螺纹连接。螺纹连接可靠度高,且具备一定气密性。此外,第一通气管的外壁上设有第一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形成隔断面的软质容纳体,所述软质容纳体包括本体和由所述本体形成的容纳腔;在所述本体上设有气嘴,所述气嘴包括隔气开关件和第一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包括用于与外界形成连通的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隔气开关件设于所述第一气道的气体流通路径上;所述隔气开关件在打开状态下,用于允许气体通过所述第一气道与容纳腔连通;所述隔气开关件在关闭状态下,用于阻隔气体通过所述第一气道与容纳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形成隔断面的软质容纳体,所述软质容纳体包括本体和由所述本体形成的容纳腔;在所述本体上设有气嘴,所述气嘴包括隔气开关件和第一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包括用于与外界形成连通的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隔气开关件设于所述第一气道的气体流通路径上;所述隔气开关件在打开状态下,用于允许气体通过所述第一气道与容纳腔连通;所述隔气开关件在关闭状态下,用于阻隔气体通过所述第一气道与容纳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在膨胀状态下呈柱状,在所述膨胀状态下,所述本体包括位于两端面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气嘴设于所述第一端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位置处,所述本体外套设有加固套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固套体上进一步设有通孔和穿接于所述通孔中的铆钉,所述铆钉与所述本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与所述气嘴之间进一步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沿远离所述本体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二通气管包括外壁和用于形成第二气道的内壁,所述第二通气管的两端的外壁分别与所述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华亮覃云华肖晓明李明全阳大鹏王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