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护桩间隙临时封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66043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9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护桩间隙临时封堵结构,包括:第一钢筋、第二钢筋以及模板,所述第一钢筋沿所述支护桩竖向间隔植筋于支护桩背向土体的一侧上,所述第一钢筋具有形成于支护桩表面的外露端部;所述第二钢筋横向地与各支护桩上位于相同或相近高度位置的第一钢筋的外露端部固定连接;令任意二相邻支护桩之间,在第二钢筋朝向所述土体的内侧上设置模板,且所述任意二相邻支护桩之间间隙为所述模板封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前述技术方案,解决了以往先施工基坑一侧的支护桩间隙容易因雨造成水土流失,引起坑外土体塌陷的技术问题,达到确保在土方开挖期间支护桩间隙的淤泥不渗漏至基坑内侧,从而提高工程施作效率,也维护了基坑稳固性等有益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土建工程
,具体来说涉及基坑支护桩间隙临时封堵施工技术。
技术介绍
支护桩一般用于基坑支护、边坡支护以及滑坡治理,用来承受水平土压力或滑坡推力。其中,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基坑面积大,大多采用支护桩或临时地连墙进行分隔施工。分隔开的两部分基坑通常不是同时施工而是先后施工,然而先施工的基坑一侧的支护桩缝隙在施工过程中会夹杂淤泥,在雨季时会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引起坑外土体塌陷。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护桩间隙临时封堵结构,通过在支护桩缝隙间设置临时性封堵,解决了以往先施工基坑一侧的支护桩间隙容易因雨造成水土流失,引起坑外土体塌陷的技术问题,达到确保在土方开挖期间支护桩间隙的淤泥不渗漏至基坑内侧,从而提高工程施作效率,也维护了基坑稳固性等有益技术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护桩间隙临时封堵结构,形成于基坑土体与多数个设于所述土体前的支护桩之间,所述临时封堵结构包括:第一钢筋、第二钢筋以及模板,其中,所述第一钢筋沿所述支护桩竖向间隔植筋于支护桩背向土体的一侧上,所述第一钢筋具有形成于支护桩表面的外露端部;所述第二钢筋横向地与各支护桩上位于相同或相近高度位置的第一钢筋的外露端部固定连接;令任意二相邻支护桩之间,在第二钢筋朝向所述土体的内侧上设置模板,且所述任意二相邻支护桩之间间隙为所述模板封堵。本技术支护桩间隙临时封堵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钢
筋通过焊接技术横向地与所述第一钢筋的外露端部固定连接。本技术支护桩间隙临时封堵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钢筋在所述支护桩竖向上的设置间距为0.5-1.5公尺;所述设置间距更佳为1公尺。本技术支护桩间隙临时封堵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模板为木模板,且所述模板与土体之间在对应第二钢筋处设有木楔,用以紧固土体。本技术支护桩间隙临时封堵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模板的相对两侧设有弧斜面,令所述模板置于二相邻支护桩之间且靠设于所述第二钢筋的内侧,所述二弧斜面与二相邻支护桩表面贴合,所述二相邻支护桩之间间隙为所述模板封堵。本技术通过前述支护桩间隙临时封堵结构,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通过在支护桩上植筋并与水平钢筋焊接固定,在支护桩竖向上间隔固定距离设置数道水平钢筋,用以在水平钢筋内侧设置模板,起到确实有效的挡土作用;(2)通过在木模板内侧与土体之间放置多数个小型木楔,形成封闭的空间,具有保证木模板能紧固土体,进一步强化挡土作用;(3)本技术支护桩间隙临时封堵结构在起到避免水土流失的效果时,也具有施作快速、便利,能够大幅提升整个土建工作施工效率的有益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A为本技术的支护桩缝隙夹杂土体平面示意图。图1B为本技术的支护桩缝隙夹杂土体立面示意图。图2A是本技术的支护桩植筋平面示意图。图2B是本技术的支护桩植筋立面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的水平钢筋平面定位示意图。图3B是本技术的水平钢筋立面定位示意图。图4A是本技术的木模板平面定位示意图。图4B是本技术的木模板立面定位示意图。图4C是本技术图4A的4C虚线框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A是本技术的小木楔平面示意图。图5B是本技术的小木楔立面示意图。图5C是本技术图5A的5C虚线框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土体10;支护桩20;第一钢筋30;外露端部31;第二钢筋40;模板50;弧斜面51、52;木楔60;竖向X。具体实施方式为利于对本技术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A至图5C,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护桩间隙临时封堵结构,其中,所述临时封堵结构是形成在如图1A、1B的基坑土体10与多数个设于所述土体10前的支护桩20之间;如图2A至图5C所示,本技术的支护桩间隙临时封堵结构包括第一钢筋30、第二钢筋40、模板50以及木楔60。需先说明的是,于本技术中,所述第一钢筋30亦包括植筋、植筋钢筋或其他意指植筋于支护桩上的钢筋,所述第二钢筋40亦包括钢筋、水平钢筋或其他意指横向设置且与各支护桩20上的第一钢筋30连接的钢筋。进一步地,定义所述支护桩20沿其直立方向为一竖向X。如图2A、2B,所述第一钢筋30是沿所述支护桩20竖向X间隔植筋于支护桩20背向土体10的一侧上,所述第一钢筋30具有形成于支护桩20表面的外露端部31。如图3A、3B,所述第二钢筋40是横向地与各支护桩20上位于相同或相近高度位置的第一钢筋30的外露端部31通过焊接技术固定连接。如图4A、4B、4C,所述模板50用以设置在任意二相邻支护桩20之间,并固定在第二钢筋40朝向所述土体10的内侧上。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模板50为木模板,且所述模板50具有沿支护桩20竖向X延伸的相对两侧,所述模板50的相对两侧嵌置于圆柱形支护桩20与所述第二钢筋40的夹合处,以封堵任意二相邻支护桩20之间的间隙。较佳地,所述模板50的相对两侧设有对应支护桩20表面形状的弧斜面51、52,令所述模板50置于二相邻支护桩20之间且靠设于所述第二钢筋40的内侧时,所述二相邻支护桩20之间间隙通过所述二弧斜面51、52与支护桩20表面贴合而被良好地封堵。如图5A、5B、5C,所述模板50与土体10之间在对应第二钢筋40处
设置有木楔60,用以紧固基坑土体。于本实施例中,如图5B,所述木楔60较佳为小型木楔,并在二相邻支护桩20之间对应第二钢筋40处,以三个木楔60为一组地设置。具体地,本技术支护桩间隙临时封堵结构包括:如图1A、1B所示在基坑的土体10前间隔设置支护桩20,且相邻的支护桩20之间具有间隙;接着,如图2A、2B,在支护桩20朝向基坑内部的一侧,沿支护桩20的竖向X进行植筋;完成后,如图3A、3B另取钢筋40水平地与各支护桩20上相同或相近高度位置的植筋外露端部31焊接固定;再如图4A、4B、4C在水平钢筋40朝向土体10的内侧放置模板50形成临时封堵结构,用于挡抵土体10朝向基坑塌陷;且为了保证模板50能紧固土体10,较佳如图5A、5B、5C,在木模板内侧放置木楔60,提获土体10的紧固作用。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技术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护桩间隙临时封堵结构,形成于基坑土体与多数个设于所述土体前的支护桩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封堵结构包括:第一钢筋、第二钢筋以及模板,其中,所述第一钢筋沿所述支护桩竖向间隔植筋于支护桩背向土体的一侧上,所述第一钢筋具有形成于支护桩表面的外露端部;所述第二钢筋横向地与各支护桩上位于相同或相近高度位置的第一钢筋的外露端部固定连接;令任意二相邻支护桩之间,在第二钢筋朝向所述土体的内侧上设置模板,且所述任意二相邻支护桩之间间隙为所述模板封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护桩间隙临时封堵结构,形成于基坑土体与多数个设于所述土体前的支护桩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封堵结构包括:第一钢筋、第二钢筋以及模板,其中,所述第一钢筋沿所述支护桩竖向间隔植筋于支护桩背向土体的一侧上,所述第一钢筋具有形成于支护桩表面的外露端部;所述第二钢筋横向地与各支护桩上位于相同或相近高度位置的第一钢筋的外露端部固定连接;令任意二相邻支护桩之间,在第二钢筋朝向所述土体的内侧上设置模板,且所述任意二相邻支护桩之间间隙为所述模板封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桩间隙临时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筋通过焊接技术横向地与所述第一钢筋的外露端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申裴鸿斌苏亚武刘鹏杨红岩周申彬柯子平戚明浩汤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