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启民专利>正文

球拍握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6394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球拍握把,其包含有: 一轴柄,其具有预定横断面形状及长度的管体; 一框架,其具有相对二侧端用与该轴柄的上端连接,其内部设有以经纬线方向交织而成网状的线体; 一桥部,该轴柄的下端自该桥部上端穿套入有预定长度; 一握把,其上端预定部分自该桥部下端穿套该桥部及该轴柄下端; 其特征在于: 该握把包含一第一握把及一第二握把; 该第一握把一端设有该桥部及该轴柄下端; 该第二握把一端预定部分与该第一握把另一端预定部分彼此相互穿套。(*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球拍握把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器具的握把,特别是指羽球拍的握把结构。
技术介绍
参阅图1,习用羽球拍的结构大体包含一轴柄91、一框架92、一握把93等三部分,除了其采用碳纤维材质并利用模具一体成型方式制做外,另者,该轴柄91与该握把93可相互组合的独立元件,一般而言,首先利用木工车床对主要以木材为材质的该握把93加工,其对该握把93一端的长轴方向钻孔有一预定深度并对应该轴柄91横断面形状的开孔,然后将该轴柄91穿置入该握把93的开孔,其中在该轴柄91与该握把93之间穿套有一圆锥状前套94元件,用以修饰外观。然而无论是一体成型的碳纤维材质羽球拍,或是组立方式制做羽球拍,其中该握把93是一体成型的元件,而以其一端连接该轴柄91一端,则该羽球拍击球时所产生震波将由该轴柄91传导至整个该握把93,使用者会感受到分布于该握把93上的震波,尤其足手部上的虎口感觉更是敏锐,因而感到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拍握把,其具有较佳避震功效。为实现前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球拍握把,其包含有一轴柄、一框架、一桥部、一握把;该框架设于该轴柄上端,该轴柄下端自该桥部上端穿套入,该握把的上端预定部分自该桥部下端穿套该桥部及该轴柄下端;其中该握把包含一第一握把及一第二握把。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功效,现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习用羽球拍的上半部正视图及下半部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不含框架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二)不含框架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三)不含框架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四)不含框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球拍握把,其包含有一轴柄12、一框架(图中未示)、一桥部14、一握把16。该轴柄12,其具预定横断面形状及长度的管体。该框架具有相对二侧端用与该轴柄12的上端连接,其内部设有以经纬线方向交织而成网状的线体。该桥部14,其一具两开放端的管体,该轴柄12下端自该桥部14上端穿套入有预定长度。该握把16包含一第一握把62及一第二握把64。该第一握把62一端设有该桥部14及该轴柄12下端,该第一握把62自该桥部下端穿套该桥部14及该轴柄12下端。该第二握把64一端预定部分与该第一握把62另一端预定部分彼此相互穿套,如该第二握把64一端设为一开口,该第一握把62另一端的外缘形状对应该开口内缘形状。本技术的球拍握把将具有以下特点:将球拍握把分为两部分而予以穿套接合,则因存在有一接合界面,使得球拍击球时所产生震波会消减传递至使用者所握持该第二握把64,降低手部上虎口的不适感。请参阅图3,前述本技术的结构,其中该第二握把64设为具中空容室,则除可达成本技术目的外,也进一步降低整支球拍重量。请参阅图4及图5,前述本技术结构,其更包含一填充部18,该填充部18设于该第二握把64一端预定部分及该第一握把62另一端预定部分之间,如设于该第一握把62另一端的外缘及该第二握把64开口内缘之间,则更具较佳消减震波功效。前述本技术结构,其中该填充部18一具弹性材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拍握把,其包含有:一轴柄,其具有预定横断面形状及长度的管体;一框架,其具有相对二侧端用与该轴柄的上端连接,其内部设有以经纬线方向交织而成网状的线体;一桥部,该轴柄的下端自该桥部上端穿套入有预定长度;一握把,其上端预定部分自该桥部下端穿套该桥部及该轴柄下端;其特征在于:该握把包含一第一握把及一第二握把;该第一握把一端设有该桥部及该轴柄下端;该第二握把一端预定部分与该第一握把另一端预定部分彼此相互穿套。2、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民
申请(专利权)人:陈启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