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启民专利>正文

球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639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球拍,对一具预定长、宽、高的条状体弯折成型,该条状体中段部位弯折大体成一椭圆形拍面框架,继而该条状体二端预定部位分别弯折成一桥部,而后各该桥部相互趋近并分别成型一直线形握把部,其中该拍面框架与各该桥部间设有一三角喉部体,该拍面框架内部设有以经纬线方向交织而成网状的线体; 其特征在于: 该条状体二端位于该三角喉部体以下的预定部位分别设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二表面相互对应并相隔有预定距离; 更包含有一填充部; 该填充部设于该第一、二表面之间。(*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球拍
本技术涉及一种球拍,特别是指网球拍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习用网球拍的结构大体主要包含一框架、一握把、该框架与该握把间连接一V形连接部、该框架与该连接部间设有一三角喉部等四部分,其中该框架内部设有以经纬线方向交织而成网状的线体,以形成击球用的拍面;由于球拍在击球时所产生震动(震波)将自网状的线体传递至该握把,使得使用者在该握把处的手部收受到震动而生不适。为此,球拍业者对于如何有效降低球拍在击球时所产生震动,莫不各尽其巧思,或于网状的线体设有吸震装置,或于框架上设有吸震装置,或于握把上设有吸震装置,凡此种种,各家均有其巧妙独到之处。依“能量不灭定律”,本技术专利技术人思及一球拍在击球时所产生震动(震波)是不可能凭白无故消失,波动遇到界面一定会有折射、反射、绕射等物理现象,故本技术专利技术人在研发设计层次上,首先思考应如何将震波分散,进而再思考如何有效地吸收震波,才是最有效果的吸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拍,其具有较佳吸震功效。为实现前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球拍,其对一条状体弯折成型,该条状体中段部位弯折大体成一椭圆形拍面框架,继而该条状体二端预定部位分别弯折成一桥部,而后各该桥部相互趋近并分别成型一直线形握把部,在该拍面框架与各该桥部间设有一三角喉部体,该拍面框架内部设有以经纬线方向交织而成网状的线体;其中各该桥部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二表面相互对应并相隔有预定距离,一弹性材质的填充部设于该第一、二表面之间。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及功效,现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不包含网状的线体及握把带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不设有填充部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二)不包含网状的线体、握把带的正视图。图5:为图4不设有填充部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三)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四)不包含网状的线体、握把带的正视图。图8: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五)不包含网状的线体及握把带的侧视图。图9: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六)不包含网状的线体及握把带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球拍,对一具预定长、宽、高的条状体弯折成型,该条状体中段部位弯折大体成一椭圆形拍面框架12,继而该条状体二端预定部位分别弯折成一桥部14,而后各该桥部14相互趋近并分别成型一直线形握把部16,其中该拍面框架12与各该桥部14间设有一三角喉部体18,该拍面框架12内部设有以经纬线方向交织而成网状的线体(图中未示),其中各该握把部16外侧面未予以图示包覆有握把带,方便以显示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其中,在该条状体二端位于该三角喉部体18以下的预定部位分别设有一第一表面42及一第二表面44,该第一、二表面42、44相互对应并相隔有预定距离,如图1至图5所示,各该桥部14设有该第一、二表面42、44。一填充部20,设于该第一、二表面42、44之间,用以吸收该球拍在击球时所产生的震波。本技术的球拍具有以下特点:1·该条状体位于该三角喉部体18以下的预定部位分成二部分,则该球拍在击球时所产生震波在往下传递时,即被分开成二路径,震波能量即已被分散。2·再藉设于该第一、二表面42、44间的该填充部20,其将更有效吸收被分散的震波能量。请参阅图6及图7,前述本技术结构,其中该第一、二表面42、44延伸至各该握把部16,则更加强吸收震波能量的功效。另外,请参阅图8及图9,前述本技术结构,其中该第一、二表面42、44设于各该握把部16,则也可达成本技术功效。前述本技术结构,其中该填充部20一具弹性材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拍,对一具预定长、宽、高的条状体弯折成型,该条状体中段部位弯折大体成一椭圆形拍面框架,继而该条状体二端预定部位分别弯折成一桥部,而后各该桥部相互趋近并分别成型一直线形握把部,其中该拍面框架与各该桥部间设有一三角喉部体,该拍面框架内部设有以经纬线方向交织而成网状的线体;其特征在于:该条状体二端位于该三角喉部体以下的预定部位分别设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民
申请(专利权)人:陈启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