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组推进式水下航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5920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9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泵组推进式水下航行器,可有效解决水下航行器自吸能力差,难以满足水下航行器的水动力性能的问题,技术方案是,壳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喷射口总成和后喷射口总成,壳体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用于控制壳体行进方向的喷射口,进水口与离心泵的进水口相连,离心泵的出水口与高压柱塞泵的进水口相连,高压柱塞泵的出水口分别与前喷射口总成、后喷射口总成和喷射口相连,构成壳体的行进方向控制结构,蓄水箱的进水口与双向齿轮泵的出水口相连,双向齿轮泵的出水口与设置在壳体上的换水口相连,构成壳体的浮力式上下位置调节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高压柱塞泵的吸力,有效提高柱塞泵的效率,进而提高推进效率,使用方便,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下航行器,特别是一种泵组推进式水下航行器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采用喷水推进系统的水下航行器,普遍是以水为介质,通过高压柱塞泵获得较高的速度,由喷管喷出并产生推进力。这种推进系统,由于柱塞泵自吸能力差,难以保证喷射口喷出强力的水流,难以满足水下航行器的水动力性能,从而无法产生足够的推进力来驱动航行器的航行。因此,现有喷水推进系统存在固有的不足,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喷水推进方案用于水下航行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泵组推进式水下航行器,可有效解决水下航行器自吸能力差,难以保证喷射口喷出强力的水流,难以满足水下航行器的水动力性能的问题。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泵组推进式水下航行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分别设置有高压柱塞泵、离心泵、蓄水箱和双向齿轮泵,壳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喷射口总成和后喷射口总成,壳体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用于控制壳体行进方向的喷射口,进水口与离心泵的进水口相连,离心泵的出水口与高压柱塞泵的进水口相连,高压柱塞泵的出水口分别与前喷射口总成、后喷射口总成和喷射口相连,构成壳体的行进方向控制结构,蓄水箱的进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泵组推进式水下航行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分别设置有高压柱塞泵(2)、离心泵(3)、蓄水箱和双向齿轮泵,壳体(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喷射口总成(8)和后喷射口总成(4),壳体(1)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用于控制壳体行进方向的喷射口,进水口与离心泵(3)的进水口相连,离心泵(3)的出水口与高压柱塞泵(2)的进水口相连,高压柱塞泵(2)的出水口分别与前喷射口总成、后喷射口总成和喷射口相连,构成壳体的行进方向控制结构,蓄水箱的进水口与双向齿轮泵的出水口相连,双向齿轮泵的出水口与设置在壳体上的换水口相连,构成壳体的浮力式上下位置调节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组推进式水下航行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分别设置有高压柱塞泵(2)、离心泵(3)、蓄水箱和双向齿轮泵,壳体(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喷射口总成(8)和后喷射口总成(4),壳体(1)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用于控制壳体行进方向的喷射口,进水口与离心泵(3)的进水口相连,离心泵(3)的出水口与高压柱塞泵(2)的进水口相连,高压柱塞泵(2)的出水口分别与前喷射口总成、后喷射口总成和喷射口相连,构成壳体的行进方向控制结构,蓄水箱的进水口与双向齿轮泵的出水口相连,双向齿轮泵的出水口与设置在壳体上的换水口相连,构成壳体的浮力式上下位置调节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组推进式水下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至少有分别设置在壳体上、下、左、右的4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组推进式水下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箱包括对称设置在壳体内左右两侧的第一蓄水箱(10)和第二蓄水箱(6),第一蓄水箱(10)经第一双向齿轮泵(9)并通过壳体上的第一换水口(J6)与壳体外部相连通,第二蓄水箱(6)经第二双向齿轮泵(7)并通过壳体上的第二换水口(J5)与壳体外部相连通,构成壳体的浮力式上下位置调节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组推进式水下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喷射口总成(8)是由并排的三个前喷射管(PQ1、PQ2、PQ3)构成的,后喷射口总成(4)是由并排的三个后喷射管(PH1、PH2、PH3)构成的, 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智远胡泽雄许起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海力特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